2017年7月4日 星期二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小時候看電視劇《西遊記》,經常聽見唐僧 (江華飾演) 喃喃地唸:「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原來出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早在東漢時,佛教已經傳入中國。天竺僧人攝摩騰、竺法蘭來華譯經,漢明帝命人興建佛寺供二僧居住,名曰「白馬寺」。後來安世高、支婁迦讖相繼前來,安引進小乘佛學,支則介紹大乘。《心經》屬大乘經典之一。

小乘大乘的主要分別在於:小乘只求自己清淨解苦 (所謂「自了漢」),大乘卻同時強調幫助他人脫離苦海 (所謂「普渡眾生」)。《心經》據說源自觀自在菩薩為舍利子 (釋迦弟子) 講述般若波羅蜜多的方法。

「般若」指成佛的智慧,「波羅蜜多」言「到達彼岸」,令人心看破塵世 (此岸) 種種虛妄,不復執著、痛苦,此乃《心經》的主題。

「色」指色法,即世間一切千差萬別的現象。「空」有兩義。一義為「空無」。熊十力《新唯識論》解釋:「俗舉空言,便與色異,世間執色為有故;今依真諦道理解析色法,而至極微,更析至鄰虛 (極微更析之便無有物,名曰鄰虛),色法畢竟空無。《經》故說言『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另一義為「空理」。熊氏說:「由法相空故,即於法相而識空理。如色法實性即是空理故,說色不異空;空理即是色法之實性故,說空不異色。由色與空理互不異故,遂申之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空宗《大般若經》的精髓,盡蘊含在《心經》這四句內。

上世紀九十年代,林夕填寫《皇后大道東》歌詞,刻意加入此四句,「色」改指 97 主權移交前香港的璀璨繁華,「空」指香港移交中共後變得空無所有,非常有意思,充分突顯港人內心憂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