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日 星期六

上水打虎

1915 年 3 月 8 日,上水發生了一樁「打虎」事件。

香港很早就有老虎出沒。根據 Geoffrey Herklots 指出,這些華南虎從深圳與廣東地區來港過冬,一般會在上水和沙田一帶逗留 2 至 3 天才離開。1911 年,一頭老虎在大嶼山咬死六十多隻家豬,村民用船把剩餘豬隻運到另外一個小島,豈知老虎竟然渡海而至,再咬死十多隻。20 厘米長的虎腳印,令人心驚。當村民決定成立打虎隊,那頭老虎卻不知所蹤。

四年後,上水警署 (一說粉嶺警署) 接獲村民報案,稱在龍躍頭發現有老虎出沒。歐裔警員哥察 (Ernest Goucher)、賀蘭斯 (Hollands),印度裔警員納頓星 (Rutaan Singh) 帶備霰彈槍和手槍到場調查,怎料這是一頭身長 2.6 米、重 131 公斤的雌性孟加拉猛虎,過程中老虎飛身撲出,納頓星當場殉職,哥察遇襲受傷 (年僅 21 歲,被嚴重咬傷,除手臂遭撕破,腰下與大腿之間的身體亦被撕裂),賀蘭斯以手槍擊退牠避過一劫。

時任新界助理警司的寶靈翰 (Donald Burlingham) 聞訊,大為震怒,親自帶隊重組行動,圍捕老虎。老虎敵不過獵殺,卒之被擊斃。可憐哥察四日後傷重不治,於「國家醫院」(Civil Hospital,西營盤) 逝世,葬在跑馬地公墓。殉職警員增至兩人。

事後寶靈翰與一眾警察、記者跟被吊起的老虎屍體合照留念。照片流傳至今,是一張難能可貴的歷史圖片。

屍體隨即製成標本,放在香港大會堂 (指舊大會堂) 公開展覽。大會堂拆卸 (1933 年),屍體歸還警隊。警方把虎頭砍下,改製成虎頭標本的牆壁掛飾,懸於中央警署 (俗稱「大館」) 警官餐廳的大門門頂上。1980 年代,標本移送至山頂警隊博物館永久收藏。

二戰結束後,香港迅速發展,老虎無處棲身,加上大陸獵殺 / 捕捉華南虎,近三四十年已再無老虎出沒紀錄。

今天的樂富,原名「老虎岩」,相傳戰前時有老虎出沒,因而得名。港府上世紀六十年代大力發展黃大仙區,嫌「老虎」二字不吉利,遂改用諧音「樂富」稱呼該處。

「上水打虎」反映:(1) 過去有一群歐洲人、印度人,曾經為保護香港人民,獻上自己寶貴的生命;(2) 英國人有將不幸美化的幽默感 (製造虎頭掛飾),且尊重歷史 (未有毀棄虎頭)。

隻字不提歐洲人、印度人對香港的貢獻,拆卸古蹟銷毀檔案以抹去舊日歷史,此非香港常態。

又老虎南下威脅港人日常生活,可視為中國大陸對香港的不良影響。人心惶惶,伸出援手的是外國人。背靠「祖國」就是好?英殖必定是屈辱?讀讀歷史,好好深思吧!

[主要參考資料]

1. <百年前上水猛虎噬殺兩警>,《香港商報》(2017 年 3 月 24 日)。

2. <虎年專輯 - 虎年虎謎虎蹤>,《蘋果日報》(2010 年 2 月 13 日)。

3. <香港故事:香港人兩打大老虎>,https://kwantailo.wordpress.com/

4. <香港都有華南虎?>,http://someoneintheearth.blogspot.hk/2008/01/blog-post_21.html

5. Geoffrey Herklots,《Hong Kong Countrys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