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8日 星期日

巧妙盤算,失敗收場

麥理浩接替戴麟趾出任港督,推行一系列德政,包括:十年建屋計劃、九年免費教育、開發新市鎮、成立廉政公署等。

黃金歲月背後,其實隱含政治盤算。李彭廣《管治香港》指出,麥督希望藉著在香港進行的改革和龐大建設工程,為英國政府創造與中共談判香港前途的籌碼。換言之,英國政府計劃以最短的時間,把香港各方面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盡量拋離大陸,並突出香港社會和制度的優勢,從而影響中共在處理香港問題的態度和政策。

麥督積極改善民生,發展經濟。他深信,在中共加強與世界各國互動合作的過程中,國際化的香港能夠扮演正面角色,作出合適貢獻,從而換得中共允許其享有政治上的「高度自治」。中共不致把香港毀滅,扼死會「生金蛋的鵝」。

儘管麥督明白未來不明朗、85% 不受英國政府控制 (美國在遠東地區對抗共產主義的時代正在結束,中共步出外交孤立,它未必願意從經濟得益一面繼續容忍香港這個「百年屈辱」),計劃仍然按原定安排展開。終於,十年苦心經營,換來 97 後「五十年不變」的承諾,以及一紙劃分港中權限的「小憲法」-《基本法》。成功未必稱得上,但總算盡了最後努力,對得住香港人,光榮撤退。

怎知中共領導層只是各派人馬勢力平衡的暫時產物。一派打倒另一派,前一派承諾的、簽訂的,通通不算數。許下「港人民主治港」承諾、簽署《聯合聲明》的趙總書記,因在「六四」同情北京學生,遭到軟禁。「五十年不變」、「一國兩制」往後繼續是人情,不繼續也是道理。港人如果想得深入些,當時就應該促請英方採取行動,拖延甚至中止主權移交。

尚具經濟優勢可以討價還價不去討,待得農工業式微,第三產業全線依賴服務大陸人方可維持生存,才知道要捍衛自治,太遲了!

至於中共近年經濟迅速崛起,不斷利用「新香港人」溝淡、邊緣化土生土長港人族群,僅維持虛假的「兩制」欺騙外國人前來投資,恐怕非麥督初時能夠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