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30日 星期二

辛亥革命對香港的影響

盧吉任內,中國爆發辛亥革命。1911 年 10 月 10 日,駐紮武昌的湖北新軍起義,奪取了城內一個軍械庫。其後,漢陽、漢口的革命黨人聞風而動,相繼發難,武昌宣佈獨立。接著兩星期,共十省響應革命,其他各省也陸續脫離清政府。1912 年 1 月 1 日,中華民國成立,定都南京,孫中山獲推舉為臨時大總統。

辛亥革命成功,令在港華人振奮歡騰,盧吉說:「頓時全城沸騰,這種不可思議的景象,是此殖民地歷史上前所未見,聞所未聞......全體華民此刻似都欣喜若狂」,可以為證。

1911 年 10 月 18 日,四百名群眾遊行到大清銀行和《商報》(立場傾向保皇派) 辦事處,強迫他們除下黃龍旗。馬應彪 (先施百貨創辦人)、李煜堂 (原籍廣東新寧,香港富商、四邑商會主席) 等成立「粵東紅十字會」,為革命傷員提供藥物及醫護人員。東華醫院籌集食物賑濟難民,剪髮匠免費替人剪辮子。全城莫不擁護革命,卻對前清遺老留有餘地,容許他們建別墅、聽音樂、作詩、打麻將,過流亡貴族的生活。前衛得來念舊,這就是香港!

革命黨人不想香港出現排外情緒。然而,部份港人 (集中在低下階層) 認為是時候驅逐殖民宗主 (更多希望趁火打劫),他們製造炸彈、購置槍械、搶掠商店、向警察掟石、毆打洋人、劫獄,形勢急轉直下,逼使港府展開拘捕行動。幸得華人精英何啟、韋玉於立法局投票支持修訂《維持治安條例》,批准對煽動暴亂的囚犯施以笞刑,否則動亂很有可能持續,香港無法恢復穩定 (華人精英有穩定社會的功能)。

1912 年總登記官在報告裡分析動亂成因:中國「革命所孕育的激昂情緒」加上「愚昧無知的政治熱情」,帶來了「凶險情勢」和「肆意妄為之徒可乘之機」。亂事能夠迅速平息,全賴團防局「眾士紳不辭勞苦」,「殖民地上各人恪守法紀」。

動亂過後,港府始對革命活動感到憂慮。在此之前,港府立場一向中立,甚至傾向同情革命。

因香港人口以華人為主,華人普遍懷有中國民族主義 (反對歧視,抵制美國貨、日本貨不時發生),期待中國變革圖強,倘若一昧鎮壓革命,只會招致不滿,迎來管治危機。故此,第十一任港督威廉‧羅便臣處理廣州起義失敗的孫中山,一方面向他發出驅逐令,限制其五年內不得進入香港,一方面仍拒絕廣州當局要求,不把一名孫的追隨者引渡到中國,且未有試圖取締興中會等革命組織。第十二任港督卜力更直接收容維新派康有為,派警察保護陳少白免被清廷刺客暗殺 (楊衢雲剛身死)。

不過,謂港府故意推動中國革命,未免失當。本地學校從不教授中國近代史,僅課程內容有探討議會政體,學校圖書館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書刊,間接刺激學生思考政治,投身革命。又給孫中山下的驅逐令始終有效,康有為不久遭婉轉建議前往新加坡,俱反映香港不完全是革命孕育地。港府仗賴捍衛言論、新聞、出版、集會結社自由,令革命黨人樂於在香港辦報、策劃行動、躲避風頭,似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隨著《教育條例》、《煽動刊物條例》出台,港府盡量防範任何破壞香港穩定的言論和宣傳,可視為辛亥革命對香港的影響。

[主要參考資料]

1. 高馬可 (John M. Carroll),《香港簡史》(A Concise History of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