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1日 星期六

憾事兩樁

1904 年,海旁填海工程 (Praya Reclamation) 將近尾聲 (畢打街西到西港城一段)。三年後,工程結束,只有一兩個地段仍然空置。與此同時,電車路軌開始鋪設,由筲箕灣至堅尼地城,全長約 9 米,電車正式投入服務,旋即成為港島地標。

不過,成功、進步背後,未嘗沒有令人沮喪的失敗。

1899 - 1902 年,英國與德蘭士瓦共和國 (Transvaal Republic) 和奧蘭治自由邦 (Orange Free State) 爆發戰爭 (第二次波耳戰爭)。英軍取得勝利,控制了當地金礦和鑽石礦,急需聘請勞工從事開挖。香港作為中轉站,一度嘗試充當橋樑把山東部份農場工人按照契約送往南非好望角。荔枝角還為此架設多座特別倉庫 (depots),監管工作港府負責。可惜歷經 1500 人被發送,運工人到南非計劃突然告吹 (據聞和英國自由黨號召群眾集會反對用華人為奴有關),倉庫關閉。數年後,倉庫轉型成監獄。

倫尼 (Alfred Herbert Rennie) 乃加拿大籍退休公務員,眼見香港沒有一間像樣的麵粉廠,遂專門從家鄉輸入材料,並購買照鏡環一塊平地 (今天的調景嶺),在該處興建一小型磨坊,經營麵粉生意。礙於成本過高及麵粉質素欠佳,公司 1908 年 4 月 (一說 1906 年) 宣佈結業。倫尼 14 日在距離麵粉廠廠址 3 公里外的鯉魚門水域跳海自盡,死後下葬跑馬地墳場。麵粉廠未幾遭拆卸,廠址一直荒廢,無人居住,野草叢生。

坊間流傳倫尼於麵粉廠上吊,「吊頸嶺」一名因此出現。上世紀五十年代,港府社會局救濟署署長李孑農取「吊頸嶺」諧音,改稱該地為「調景嶺」,寓意「調整景況」。英文名則稱作「Rennie's Mill」(倫尼氏磨坊),直至 97 主權移交才改叫「Tiu Keng Leng」。

運華工到南非計劃,香港經歷種種,正好反映:這座城市過去是英國殖民地,其一方面受倫敦民間政情左右,一方面亦需在某程度上支持、配合宗主國經營。

至於倫尼個人悲劇,證明香港昔日之所以成功 (有自己的麵粉製造),全賴不少外國人付出過努力。儘管他們早被歷史洪流淘汰剩盡,港人有多少知道米泰華拉 (天星小輪前身九龍小輪創辦人)、倫尼是誰,其所留下的痕跡及貢獻始終不滅。寶琳南路迄今保有一塊寫著「Rennie's Mill」的路牌,指示調景嶺位置,便是一個例子。

[主要參考資料]

1. 佘義 (Geoffrey Robley Sayer),Hong Kong 1862 - 1919:Years of Discretion。

2. 馬木池、張兆和、黃永豪、廖迪生、劉義章、蔡志祥著,《西貢歷史與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