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6日 星期四

年紀大了

隨著年紀漸長,以往不喜歡喝不喜歡吃的東西,現在都變得不太抗拒。

兒時對茶並沒好感,覺得它苦澀,略嫌納悶,不如豆奶香甜,可樂舒暢。不過,今時今日,呷一口熱普洱,苦後回甘的感覺,令人難忘。還有那份溫熱、那份平和中正,這是其他飲料難以給予。我甚至為此喜歡上茶樓呢!

魚是另一我往昔不愛吃的東西。我害怕喉頭鯁骨,除非經過特別「篩選」,否則我決計不會吃。然而,不知是人成熟了抑或境界有提升,近月我竟嗜魚,甚至欣賞起吃魚的過程。原來箇中隱藏著極深奧學問。強行把魚肉拔出,骨往往苦苦纏夾,無從清除。必須順著勢頭將魚肉慢慢推出,輕輕碰一碰特製的蒸魚豉油,再放入口裡。如此魚骨想作惡都欠缺機會下手,苦頭自然吃少很多。

做人何嘗不會因年紀漸長而「覺今是而昨非」?「知好色而慕少艾」,凡血氣方剛的青年都經歷過,「求而不得,輾轉反側」,心猿意馬的悸動,浪漫純真,堪稱成長之印記。可是,三十過後,見多識廣,開始明白《倚天屠龍記》殷素素所言非虛:「越是好看的女人,越會騙人」,一轉改為「娶妻求淑女」。「淑女」樣貌未必出眾,但勝在賢慧,且善解人意,持家有道。天仙美女仍可遠觀膜拜,要過一輩子的話,普通人始終比較合適。

又少年總是懷抱理想,拒絕向現實妥協。犧牲時間、金錢、心力?不打緊,反正犧牲得起。但步入中年,距離死亡越來越近,生活壓力次第侵襲,怠惰相伴隨之。與其堅持虛無縹緲的理想,倒不如安於現狀、珍惜在世每一日。

德國哲學家海德格有一名著《存在與時間》,存在的意義必須透過時間才能彰顯,說得非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