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9日 星期六

石頭圍之戰

「林村凹之戰」後,抗英鄉民退守錦田村外,重整旗鼓,期間不乏有人逃走和投敵。伯傑上尉、奧戈爾曼中校判斷鄉民不會在第二天發動攻勢,當時鄉民堅持抗英者僅餘 400 人。

4 月 18 日黎明時分,伯傑率領一支部隊到上村南面山頭的山腳一帶作長程巡邏。他們沒有帶備任何補給,金錢亦欠奉。伯傑懷疑抗英分子逃向該處,想越過山凹往荃灣,希望盡快剿清,以免自己側翼受威脅。

一路行軍,士兵們全身濕透,感到不適。伯傑獲告知早上 4 時 30 分有補給運到,但承諾沒有兌現。梅含理所僱用的一批苦力因連續多個小時於惡劣環境下不眠不休搬運貨物,無法忍受,丟下貨物,遁入山中。伯傑拿不到補給,又不想徵用村民物品,以免激發抗英情緒。其卒之領兵 200 人回大埔旗桿山拿取補給 (尤其是糧食和個人裝備),留守上村臨時營地只有 40 人,由巴雷特中尉指揮。

伯傑從大埔回程,聯同奧戈爾曼和輔政司駱克打算於上午 11 時 30 分在林村凹跟「亞洲炮兵營」西蒙茲部隊會合。不料「亞洲炮兵營」大炮蹤影不見。伯傑擔心巴雷特中尉及其部下安危,遂全速趕返上村,下午 1 時左右抵達。

抗英鄉民把監視不抗英者的巡邏隊、防守屯門及后海灣登陸地點的部隊召回沙埔村營地,集結最後兵力,與英軍拼死一戰,合計約 1600 人。伯傑此時只能動用 300 多人。甫完成初步部署,抗英分子已經來襲,下午 2 時 30 分,攻勢展開。

既屬終極一戰,自然視死如歸。奧戈爾曼說:「(抗英鄉民) 越過一片由旱作耕地形成的非常平坦的平原,以三列橫隊十分正規的隊形掩殺過來,搖着旗並高聲吶喊。這明顯是非常堅決的進攻」,伯傑說:「敵人以非常堅定和自信的方式推進」。抗英鄉民用大炮、前膛槍和新式步槍猛攻,伯傑則命手下四個連沿一條「乾涸河道」的堤岸佈防,掩護英軍。

鄉民雖在人數、士氣上佔壓倒性優勢,但其武器畢竟不及英軍先進,駱克形容:「要是他們擁有現代武器,我軍處境就更為困難。不過即使如此,他們還是勇往直前。」

奧戈爾曼表示:「他們自恃人多勢眾,意圖是一舉把我們擊潰。」不禁令人想起數十年後在上海發生的「淞滬會戰」。國府軍隊以落後裝備迎戰先進、機動化日軍,靠的是前仆後繼「人海戰術」。抗英分子脅人命和槍炮硬碰,顯然屬中國傳統作戰方式,同歸於盡的打法。

伯傑見狀,沒有立即下令開火,反而按兵不動。直至鄉民走近英軍防線二百碼處,英軍才以步槍猛烈射擊。

隨著鄉民四散逃逸,英軍繳獲「約七門小口徑火炮、大量抬槍和少量老式步槍」。這場戰事史稱「石頭圍之戰」(戰場在石頭圍村附近)。除了元朗村民,深圳河以北也有村民參與是次抗英鬥爭。

平情而論,伯傑拒絕徵用村民物品、港督卜力宣稱英軍見到抗英分子潰散逃竄就停火,可見英人處處克制忍讓,具文明氣度。相反,鄉民們集中兵力作殊死戰,勇武有餘,智力不足,跡近野蠻。

97 主權移交後,大埔海濱公園建有一「香港回歸紀念塔」,其碑記云:「......租借之初,先民保衛鄉土,慘烈犧牲......殖民管治,宣告結束,前恥盡去,國運當興。」回顧歷史,先民犧牲果真為保衛鄉土乎?抑或出於自私、排外?「前恥」又從何說起?

[主要參考資料]

1. 夏思義 (Patrick H. Hase),《被遺忘的六日戰爭 - 1899 年新界鄉民與英軍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