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7日 星期六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西漢初年,學者賈誼把秦代速亡的原因歸結為「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戰國時期,列國爭雄,爾虞我詐,乃一攻取之勢。秦國不講仁義,只知急耕厲戰,建立強大的經濟及軍事實力,卒之滅六國一統天下。可是,戰後社會亟待休養生息,百姓亦需要過平淡的日子,乃一守成之勢。秦始皇依舊不講仁義,動輒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攻打匈奴、修築長城,儼如戰爭狀態,民間充斥忿恨久矣,終在二世元年全面爆發,秦僅享祚十五年而亡。

早在賈誼之前,陸賈曾對漢高祖劉邦說:「居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騎馬馳騁,象徵武力、強迫、大規模動員手段的運用。凡此種種,俱有助奪取江山,卻不足以保守之、有效治理之。要保守及有效治理江山,別有一套手段在,即賈誼口中的仁義之道。

唐太宗、清聖祖皆能洞悉攻守之勢轉變而施行仁義,「均田」及「租庸調」成為定制、禁止圈占土地,便是箇中顯例。貞觀之治、康熙盛世得以出現,絕非偶然。相反,血腥夷平西夏、金及南宋的元政權,其由始至終打壓漢人和南人 (漢人和南人科舉考試內容較艱深,打死蒙古人要被處死),群雄最後並起,將蒙古人逐回塞北。

今天「港獨」呼聲沸沸揚揚,這也是攻守之勢一轉變。倘若港共堅決推行洗腦教育,對「獨派」的憂慮與心境不加理解和體諒,下場將無異於秦、元兩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