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7日 星期三

香港建軍芻議

陳雲將「公投制憲」與孫中山的護法運動相比擬。然而,孫中山正因欠缺真誠效忠「三民主義」的革命武裝而功敗垂成。至於推動「港獨」,更加不能無武裝,特別是「差佬」已經開始加強前線裝備,革命軍的培訓實在刻不容緩。

香港過去曾經擁有屬於自己的軍隊 - 皇家香港軍團 (義勇軍)。1995 年軍團解散後,香港防務旋即交由解放軍負責。美其名是不用港人參軍及承擔軍費支出,實際乃奪取香港既有的軍事自主權。尤其影響深遠的是,新生代長期缺乏軍事及體能訓練,加上欠缺保家衛國意識,他們只知體制內改良 (如參加立會選舉),卻不敢展開體制外革命。隨著「港獨」思潮逐漸化成具體行動,招來中共頻密打壓,年青人似乎有重新武裝的需要。

武裝包括三大方面:心態、體魄和知識。

(1) 心態

每位入伍的士兵須自覺以香港為家,且認同香港歷史文化和核心價值。香港既是育我長我的家園,在這裡居住的市民又與我同屬一個民族,我自無理由捨之不顧,該砥礪奮發,守土安民。

(2) 體魄

基於「差佬」和解放軍武備精良,革命軍不宜硬碰硬。民族黨陳浩天認為小規模巷戰、運動戰比較合適 (中大六四講座發言),確是實情。

小規模巷戰、運動戰需要士兵靈活走動,敏捷還擊。故此,革命軍日常的訓練不可少於「差佬」,甚至應比「差佬」還多。

另外,地勢險要往往有助運動戰發揮成效,士兵宜把行山變為生活習慣一部份。

(3) 知識

士兵要熟知香港各區地理形勢。哪裡有天然屏障可守,哪裡容易被圍剿,哪裡可藏伏兵,必須瞭如指掌,切忌紙上談兵。

逃難南來的中華民國老兵、華籍英兵皆適合任職教官,因他們具備豐富臨陣作戰經驗,並熟悉訓練士兵的種種環節、軍人基本道德等 (當然,英國承認《中英聯合聲明》失效,派專家長官前來執教,講授最新軍事資訊、科技,更佳)。

建立軍隊後,體制外革命固然勝算大增,長遠看來,它亦有助香港與歐美大國平起平坐,免受宰制,百利而無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