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日 星期日

因病去職

1885 年 12 月,寶雲因身體健康欠佳,提早離港,在任僅兩年零九個月。

寶雲管治香港的時間雖然短暫,卻作出了不少值得後世肯定的貢獻。

首先,他改革定例局,增加官守議員、非官守議員的席位。1884 年 2 月 28 日,新組成的定例局舉行第一次會議,非官守議員有端納洋行總經理芬理斯‧賴里 (Phineas Ryrie)、怡和洋行總經理佛蘭西斯‧約翰遜 (Francis Bulkeley Johnson)、匯豐銀行總經理暨香港商會代表昃臣爵士 (Sir Thomas Jackson)、沙遜洋行總經理暨太平紳士代表腓列特‧沙遜 (F. D. Sassoon)、華人黃勝五人。

其次,他把香港的管治模式趨近憲政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儘管被授予比其他英國殖民地總督多的權力 (可向居民直接徵稅),寶雲堅持每周與行政局成員會面 (之前港督與行政局成員會面屬休閒聚會,不定期舉行),每年則在定例局舉行公開及閉門會議,交代未來的施政重點 / 審視現時各項政策的進度,增加透明度。除此之外,他又在定例局設立各個常務委員會 (standing committees),處理金融、法律、公共基礎建設等事宜。

其三,他促成了大潭水塘的興建、皇仁書院 (即中央書院) 的蓬勃發展 (1884 年 4 月 26 日,寶雲主持了書院新校舍的奠基儀式。隨著各建築項目竣工,書院可容納約 1,000 名學生,吸引無數廣東華人前來就讀)、銅鑼灣避風塘的修築 (1883 年建成,位於高士威道對出的海灣,為香港第一個避風塘)。

唯一惹人詬病,是他早期籌組潔淨局 (Sanitary Board) 時的安排。潔淨局只有 4 名官守議員 (包括:測量總監、首席醫官、總登記官、警隊首長),沒有非官守議員,令英籍商人社群極為憤怒。尤其是寶雲曾經批評歷屆港督常常以政府官員充填原本為非官守議員而設的定例局議席,他於潔淨局的人事安排,變相自打嘴巴,不滿之聲有增無減。

可是,誠如佘義指出,寶雲或許將定例局和潔淨局視為兩個功能完全迥異的機構,後者純粹負責執行 (executive),前者不然。據此而觀,英商的指責未必有道理。

無論如何,1887 年通過的《公共衛生條例 (Public Health Ordinance)》,將英商怒火徹底平息。潔淨局加入了兩名非官守議員,由陪審員中有繳交差餉者投票,結果堪富利士、法蘭些士當選。這次選舉乃香港首次舉行有關政府機關的間選選舉,影響深遠。

寶雲離港前,發表了一篇告別演說,其中短短數語,扼要講出當時香港的生命故事 (life story):

在過去短短的四十三年間,這個荒蕪而貧瘠的小島,被建設成一個英國殖民地。它的崛起,得益自上帝庇佑,以及我們種族的活力和所建立的企業。它現在已經取得令人驕傲的成就 - 成為大英帝國第三大航運市場 (third greatest mart of shipping),位列倫敦和利物浦之後。

寶雲返英後,獲委任為皇家委員會首長 (chief of a Royal Commission),協助馬爾他 (Malta) 草擬新憲法。他更能夠任職英國樞密院 (Privy Council,英國君主的諮詢機構)。1899 年 2 月 21 日,寶雲在白禮頓 (Brighton) 病逝,享年 77 歲。

喬治‧斯特拉恩 (George Strahan) 初時獲委任港督,但突然從伯恩茅斯 (Bournemouth) 傳來的噩耗,致使香港被迫進入「港督位置懸空時期」(Interregnum)。幸好當時港府官員主要通過二十年前設立的官學生計劃選拔出來 (著名的有駱克、迪恩、李斯特等),具備豐富知識,且善於與華人溝通,香港卒之未有因此面臨管治困境。

[主要參考資料]

1. 佘義 (Geoffrey Robley Sayer),Hong Kong 1862 - 1919:Years of Discretion。

2. 張連興,《香港二十八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