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7日 星期三

言行反常,罪在中共

英國人管治香港,政府官員、大學校長的言行尚算中規中矩,不料主權移交 19 年,一切竟然徹底逆轉。

林鄭呼籲「泛民」議員「唔好有權用到盡」,不斷利用「點算法定人數」、「提出中止辯論」進行「拉布」,阻止「網絡廿三條」通過。她似乎不知道:(1)「拉布」乃現時立法會組成方式不公、部份議員無法按正常渠道阻撓惡法通過所採用的「非常手段」;(2)「網絡廿三條」存有不少令市民墮入法網的灰色地帶。而議員的職責在於確保市民權利不被剝奪,「拉布」因此不成問題;(3) 權力從來只能講「有 / 沒有運用」,不能講「用 / 不用得盡」。議員有權而不用盡,變相主動放棄自己應有的權利,無異於失職。

當然,林鄭或許並非不知道。在中共加強對香港的箝制下,變個臉、擺出「好打得」的姿態畢竟有利自保,尤其是她曾公開讚揚「曾蔭權過去四十年,盡心盡力服務香港,希望社會不要忘記」。故此,我們不妨說,「言不由衷」四字,正是林鄭今天的寫照。

公事上的劍拔弩張、咄咄逼人,純粹出於偽裝,旨在延續自己的政治壽命。一旦返抵閨房,寂寞上湧,真情始終會按捺不住,而需要向外釋放。「相真的由心生。不過呢,大部分人都說,特別我老公說我愈來愈靚,因為心地善良,所以愈來愈靚」便是由此而來。這段話的內容固然不是事實,卻標誌著中共對林鄭心理的嚴重折磨。

同樣受中共摧折的,還有港大校長馬斐森。

「教育沙皇」李國章霸氣主持第一次校委會會議,惹得港大學生憤怒包圍會場。馬斐森事後向全體師生發電郵,譴責學生衝擊猶如進行「暴民統治」(mob rule),不可縱容,且已將相關片段交給警方。

馬斐森的言論和做法,遭到不少支持學生的抗爭者非議。他們不再記起馬斐森曾經獨自坐在校園的一角默默吃著三文治,亦未嘗聽過馬斐森在一個閉門場合中被李國章迫逼承認副校長遴選的缺失。甚麼「不會讓你孤軍作戰」,說說罷了,總之譴責、出賣學生就是錯。形勢比人強,689 不斷施壓,可憐校長捨己調停雙方,終不為眾人所諒解,箇中辛酸實在不足為外人道。

林鄭也好,馬斐森也好,他們言辭的怪異、心理的苦痛,無不源出於中共的壓迫。羅爾斯 (John Rawls) 認為,要成為自主的個人,必須先得到公正的社會、政治制度保護和養育。中共如何不公不義,不用多說,大家應該一目瞭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