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9日 星期三

談季卿叔、杜葉錫恩辭世

近日,孫季卿、杜葉錫恩相繼辭世。二人雖然同歸塵土,卻展現出截然不同的人生形態,值得我們這些在生者「心嚮往之」。

季卿叔生前乃無線的金牌綠葉。因 76 年投考佳視編劇不遂,輾轉加入演員行列,一演就超過 30 年。和尚、醫師、掌櫃、市井小民等角色,皆是季卿叔的拿手好戲。不過,要數到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莫過於 1996 年版《笑傲江湖》中的「莫大先生」。遺憾的是,他從未飾演過男主角。2013 年,他的頸部更長有一巨大腫瘤。然而,事業上的失意、身體上的毛病並未令季卿叔心生沮喪。練得一手好書法的他,以「流水落花春去也,行雲野鶴任逍遙」自勉。即使死訊傳出,也是異常的低調。這種「知足寡欲」、「安時處順」的做人態度,只有道家型的隱士可以持守。

和季卿叔迥異,杜葉錫恩早年積極從事教育及社會運動。1954 年與杜學魁創立慕光英文書院。六十年代,出任市政局議員,連番利用傳媒的輿論壓力逼使港府正視日益嚴重的貪污問題,間接促使「廉政公署」的成立。她又積極為社會基層爭取權益,認為「活著就要為窮人說話」。儘管近年親共取向越趨明顯,杜葉錫恩依然深受老一輩民主派的尊重,這由李柱銘讚揚她是「爭取民主的先驅」可見一斑。儒家向來要求「君子」仗義執言,不屈服於當權者的淫威之下 (孟子曰:「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對社會上顛連無告者予以支持 (《禮記》:「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觀乎杜氏的一生,正好是儒門「君子」的具體示範。

季卿叔、杜葉錫恩皆是香港輝煌時代的象徵。他們的辭世,多少標誌著昔日盛世正式離我們而去。

又綜觀今天的政圈、娛圈人物,能恬淡自守者固然不多,擇善固執者更屬稀有品種。當吳克儉可以自吹自擂「一個月睇三十本書」、「財爺」曾俊華憑威士忌吧越來越多論證低下階層生活已經有所改善,回望季卿叔、杜葉錫恩的一生,不禁令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