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8日 星期日

持續發展

在堅尼地的管治下,香港的政治、經濟、教育、民生皆得到了持續穩定的發展。

考選制度的確立

自羅便臣以降,「官學生計劃」一直為港府提供優秀、能幹的管治人才。「官學生計劃」的成功,證明以考試方式選拔公務員的制度卓有成效。堅尼地於是在 1877 年制訂了一套通則,規定全體公務員 (低級工人除外) 以考試方式招聘。當時,英國只是早了七年採納相同原則作為招聘公務員的總體政策。

首次貸款給中國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擁有大量白銀儲備,而清政府在對外戰爭、維新變法上都需要不少金錢,後者遂經常向前者借款,後者則一次又一次協助前者渡過難關。

1875 年,清政府打算收復新彊,但因資金缺乏,光緒帝下令左宗棠「借外國債五百萬」。次年 (即 1876 年),在大班昃臣爵士 (Sir Thomas Jackson) 的努力下,匯豐銀行順利成為清政府 500 萬兩債券的承銷人。左宗棠未幾取得軍事上的勝利,物資補給的源源不絕,全賴匯豐所提供的巨額資金。

誠然,匯豐銀行貸款給清政府,純粹出於經濟上的有利可圖。可是,從客觀效果上看,這多少有助十九世紀末的中國維持平穩、安定的局面。

 

學校、學童數目增加

儘管「補助書館計劃」(Grant-in-Aid Scheme) 引發軒然大波,香港的學校和華人學童數目依舊有增無減。

1872 - 1876 年間,官立學校 (Government schools) 的學生人數由 1,480 增至 2,922,升幅超過一倍。

與此同時,帶有濃厚宗教背景的學校亦發展蓬勃。直至 1874 年為止,香港共有 18 所信奉羅馬天主教的學校,學童人數超過 700 (十六年前,當時香港只有 1 所天主教學校,校內僅得學者 8 人)。1875 年 11 月 7 日,在高主教 (Bishop Timoleon Raimondi) 竭力遊說下,羅馬教廷同意派出六名喇沙會修士到香港辦學,將成立於 1860 年的「聖救世主書院」 (St. Saviour's College) 改名為「聖若瑟男子書院」(St. Joseph's Boys' College)。1876 年,聖公會的包爾騰主教 (Bishop John Shaw Burdon) 更復辦「聖保羅書院」(St. Paul's College,九年前因主要贊助人顛地陷入財政困境而一度停辦),繼續弘揚基督新教的精神。

學校、學童數目的持續上升,標誌著香港慢慢成為一個文明城市。這與當時的中國大陸恰好形成一個鮮明的對比。

 
計劃興建「大潭水塘」

面對人口急劇膨漲,「薄扶林水塘」的食水供應開始無法滿足普羅市民的用水需求。有見及此,堅尼地委派負責工務工程的總測量師派斯 (J. M. Price) 尋找新水源,於 1873 年提出規模龐大的「大潭計劃」- 選址大潭谷興建香港第二個水塘。

大潭谷能夠提供大面積的集水範圍,且可在日後進行擴建工程,是興建水塘的理想地點。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在於:該地距離市區較遠,輸水問題必須先被克服。派斯於是提出解決方案,包括:挖掘一條貫穿黃泥涌山嶺的隧道管道,管道緊接地面依灣仔山勢而建的寶雲輸水道,然後連接西端的濾水池和配水庫。

「大潭計劃」後來雖因經濟不景氣、1874 年的颱風襲港而被迫擱置,但它的提出,多少反映香港的城市發展正在穩步上揚。


遏止販賣「苦力」

堅尼地抵港時,不法的華工 (俗稱「苦力」) 買賣蔚然成風。1873 年,立法局通過三條法令:「移民船裝配法令」(the Emigrant-Ship Fitting Ordinance)、「中國移民船法令」(the Chinese Emigrant Ship Ordinance) 和「中國女性及兒童保護法令」(the Protection of Chinese Women and Children Ordinance),禁止將貨船改裝成「苦力」船、「苦力」船停靠香港、販賣中國的婦女及兒童。

同年,堅尼地勒令停泊在香港的五艘「苦力」船立即離開。至於另外兩艘仍在修理中的「苦力」船,港府則給予 5 -7 天寬限期,然後要求其離開。


結語

就「開創」一面言,堅尼地或有所不足。然而,從「守成」的層面看,堅尼地無疑表現卓越。

香港人至今仍然重視考試、教育機會均等、人權自由,堅尼地作出了一定程度的貢獻。

[主要參考資料]

1. 佘義 (Geoffrey Robley Sayer),Hong Kong 1862 - 1919:Years of Discretion。

2. 曾銳生,《管治香港:政務官與良好管治的建立》。

3. 葉國華,《維港故事:獨掌難鳴》。

4. 古物諮詢委員會,<薄扶林水塘、大潭水塘群、黃泥涌水塘、九龍水塘、城門 (銀禧) 水塘和香港仔水塘的文物價值>,收錄於《第 138 次會議討論文件 (附件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