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4日 星期六

謹慎守業

除了整頓警隊,堅尼地還善待本地華人,興建「堅尼地城」,推動若干改革。

重視本地華人

過往管治其他殖民地的經驗令堅尼地深深服膺於「間接管治」原則。適逢華商的財富和社會地位逐漸上升、華人社群日益鞏固,堅尼地於是盡量減少政府直接的干預,改為攏絡華人領袖,尊重華人社群的意見。

其中一種堅尼地用以爭取華人領袖支持的方法是:邀請華人領袖出席港督府舉行的各項慶典、社交活動。此外,他又要求督府官員增進對華人社會的了解,拉近歐籍人士與華人的距離。

鑒於華人向來有歸鄉安葬、不願客死異鄉的傳統,堅尼地於 1875 年批准東華醫院在新建城市 (即「堅尼地城」) 裡設立義莊 (最初設於牛房附近,後來因市區發展需要,於 1899 年遷往大口環現址),收容客死者的靈柩,並助其返回家鄉安葬。中央書院持續培養能夠繼承中國傳統的現代化人才,堅尼地對此亦表示贊同,視中央書院「為帶動中國的一粒原子 (An atom to leaven the whole mass of China sooner or later)」。

比觀開埠初期「本土人和歐人幾乎完全隔絕」(第四任港督寶靈語),華洋隔閡於堅尼地任內明顯得到緩和。儘管「地方分治」(即歐籍人士住在港島的中央部分和半山區,華人則在東西兩端搭建木屋生活) 仍然貫徹執行著,華人慢慢與歐籍人士進行良性互動,這對港府維持有效管治是極為有利的。

建造「堅尼地城」

堅尼地在任期間,積極進行填海工程,開闢了西區岸邊土地。這片新土地後來稱為「堅尼地城」。

「堅尼地城」是「維多利亞城」(City of Victoria) 的一部份。「維多利亞城」始建於 1841 年英軍佔領香港島後,開埠以來,一直被外界視作香港的首都,中心為香港聖公會的聖約翰座堂。1857 年,香港政府將「維多利亞城」的範圍劃分成「四環」,即西環、上環、中環、下環。「四環」又再細分為「九約」,包括了東角、跑馬地等地。「堅尼地城」正是屬於「四環」中的第一環 (即西環)、「九約」中的第一約。

「堅尼地城」位處港島最西陲,南面背靠摩星嶺,北面遠望卑路乍灣 (海灣的名稱是紀念在 1841 年測量維多利亞港的英國海軍愛德華‧卑路乍軍官),西面與大小青洲隔着硫磺海峽,東面與石塘咀相連,是香港最早被開發的地區之一。它的名字曾經歷過多次改易,初名「堅利德城」,後改稱「堅彌地城」,再簡化成「堅尼地城」。又因它是西環的盡頭,故被稱為「西環尾」。

實施若干改革

堅尼地執政期間,開始容許立法局議員提動議案,在議會中討論各種事宜,立法會權力得以擴大。另外,他正式以港元作為香港全境的單一貨幣單位 (unitary monetary unit for the entire territory)。

結語

香港經過堅尼地管治,「一個由華洋資產階級和殖民官僚所組成的統治階層開始形成」(轉引自張連興)。到了軒尼詩 (Sir John Pope Hennessy) 出任港督,立法局終於出現第一位華人非官守議員 - 伍廷芳。

「堅尼地城」於日據時期曾被改名為「山王台」。香港重光後,該地的發展較中上環、灣仔、銅鑼灣和北角緩慢。加上區內有不少擾民的社區和工業建設 (如焚化爐、水泥廠、屠房、殮房、廢物轉運站等),交通有欠便利 (主要依靠巴士、小巴、電車,出入耗時),「堅尼地城」自此風光不再。直至 97 主權移交後,港共政府將部份擾民設施遷移 (關閉兩個焚化爐和屠場),配合高級住宅的發展、港鐵「堅尼地城站」正式啟用,「堅尼地城」才恢復生氣。

[主要參考資料]

1. 徐承恩,<十九世紀之香港自治>。

2. 徐承恩,《城邦舊事:十二本書看香港本土史》。

3. 張連興,《香港二十八總督》。

4. 高馬可 (John M. Carroll),《香港簡史》(A Concise History of Hong Kong)。

5. 鄺健銘,《港英時代:英國殖民管治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