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2日 星期四

以義治國,何必言利

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在歡迎習近平的晚宴中提到香港,說:「由於鄧小平先生『一國兩制』的遠見卓識,為在《中英聯合聲明》下的香港回歸中國主權開闢了道路」。之所以要重提鄧小平「一國兩制」的構想、《中英聯合聲明》,目的是要藉著中共已故領導人的餘威、《聲明》作為一份具有國際法約束力的雙邊外交文件,以抑制習近平近年對香港實行「一國一制」的狂想。

然而,習近平卻報之以「中、英兩國日後保持著良好的溝通和合作,利在兩國,惠及世界」。只講未來的利益,不談過去的承諾,一副「我身上滿是錢,你奈何得我麼?」的土豪姿態。同是發表講話,女王陛下贏得香港人大力支持,習近平卻落得被人指罵的下場,中、英兩國領導人水準的差異,高下立見。

前港督彭定康於去年 9 月曾發表文章,指出英國有持續的「道德和政治義務」(moral and political obligation) 為香港發聲,確保中國尊重當初的承諾,貫徹實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如今女王舊事重提,正是仗義執言,如彭督所願。反觀習近平,言必稱孔孟,到頭來卻只知「誘之以利」,對「正其誼不謀其利」(漢儒董仲舒語)、「小人喻於利」(出自《論語》) 視而不見,「中國夢」究竟是什麼一回事,不是十分清楚嗎?

中國近代著名思想家王韜說得好:「(英國) 不獨長於治兵,亦長於治民,其政治之美,駸駸乎可與中國上古比隆焉」。比較女王陛下與習近平的言論,前者明顯更具三代遺風,是「君子」的典範。香港人至今不忘「事頭婆」和米字旗,這並非「戀殖」兩個字所能夠解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