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9日 星期一

填海風波

寶靈在任期間,曾推出填海計劃,建議興建一條長約 4 哩闊 50 呎的海旁大道,連接中環政府山以北至東角一帶,以及在填海區興建公眾碼頭。計劃公佈後,由於遭到寶順洋行 (又名顛地洋行,英資怡和洋行和美資旗昌洋行的主要競爭對手) 老闆、定例局成員顛地 (Lancelot Dent) 的強烈反對,定例局最後決定無限期擱置有關計劃。

羅便臣於 1859 年接任「香港總督」後,對香港的填海工程再度予以關注。他一方面完善寶靈任內已經展開的填海工程 (如解決港府與岸邊業主的爭執,令工程得以順利完成),一方面嘗試重提寶靈尚未完成的填海計劃,主張把中區海旁的堤岸向外延伸,填出 100 尺,以獲取更多的土地。

1864 年 8 月 15 日,港府測量官向中區海旁的工商業主公佈填海詳情。儘管港府答應業主們可免費使用填海所得的土地若干年 (填海及築路的費用則由業主們承擔),業主們始終不願接受有關工程。同年 9 月 13 日,中區海旁的業主甚至聯名上書輔政司,要求港府停止計劃。礙於計劃由羅便臣親自提出,輔政司不敢輕舉妄動,官民之間的矛盾一時無法消解。直至羅便臣不久將填海計劃擱置,風波才漸告平息。

「填海風波」反映英治香港也有施政失當的時候。港府之所以能夠化險為夷,全賴:

(1) 將維持有效、穩定的管治置於第一優先 (first priority) 位置;

(2) 對人民的意願予以尊重,不強人所難。

今天,不少香港人仍然難忘英治時期的美好時光,這並不純粹出於「戀殖崇英」,而是有其理性認知作為基礎的。

[主要參考資料]

1. 張連興,《香港二十八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