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6日 星期六

鑄造港幣

開埠前的香港是中國東南沿岸的港口之一。中國自明中葉以來,東南沿海地區貿易頻繁。西班牙、萄葡牙等國,往往利用菲律賓作為中轉站,購買來自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適逢西、葡兩國先後在美洲的秘魯、墨西哥發現銀礦,鑄造出大量銀元以作為商業貿易之用,白銀於是大量流入中國,成為中國的主要交易媒介 (神宗年間,內閣首輔張居正推行「一條鞭法」,主張「一律計畝徵銀」,正是為了順應白銀的大量流入)。此一狀況下迄清季嘉慶、道光年間始終未有太大的改變 (清廷不滿英國輸入鴉片,也是因為鴉片貿易令中國白銀大量外流,嚴重影響國家稅收)。

《南京條約》的簽訂,標誌著香港正式成為英國的殖民地。然而,開埠初期,香港居民仍然習慣使用銀元和銅錢,加上港英政府並未自行發行法定貨幣,首任港督砵甸乍只好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在 1842 年 3 月 29 日及 4 月 27 日,公佈以英鎊、西班牙及墨西哥銀元、中國白銀與銅錢等,作為香港暫時的通用貨幣。這做法未幾帶來換算上的不便。

尤其甚者,1844 年底,英國政府為了使香港幣制與英國幣制相應,實現殖民地貨幣制度標準化,一度宣佈英鎊作為香港的法定貨幣。港府初期的幣制主要是採用銀本位,現在政府的財政開支卻往往以金本位 (英鎊) 為記帳單位,箇中引起的混亂和不便,大家可想而知。再者,鑄造及運輸等方面的困難,令香港市面流通的英鎊數量不多,實際在市面大量流通的,反而以銀元為主。有見及此,羅便臣上任後,於 1862 年 7 月宣佈棄用金本位 (即以英鎊作為香港法定貨幣的規定),改採銀本位的貨幣制度,而銀元則作為香港的基本貨幣計算單位。

為了配合幣制改革,港英政府又在 1863 年 4 月首次發行官鑄貨幣,當中包括:「香港一文」、「香港一仙」(此兩種屬於銅幣) 和「香港一毫」(屬於銀幣)。三種貨幣皆在英國國內鑄造。其中,「香港一仙」更是最早在香港流通的。它的正面是維多利亞女王的側面頭像,背面則鑄有「香港一仙」字樣 (用中、英兩種文字鑄成)。

隨著港元的出現,財政司以後在進行預算、決算時,必須以港元作為計算單位。每年的財政盈餘則被運回英國購買英鎊作為香港日後的財政儲備。香港的財政自主,從此開始。

羅便臣採用銀本位幣制及發行港幣一事,另有兩點值得大家注意:

一、 這反映英國人管治殖民地時,比較順應當地人民的風俗習慣、生活方式。

二、 這揭示香港百多年來的財政自主,乃是歷任港督奮力擺脫英國羈絆的產物。

近年,香港不時出現「取消港元,全面改用人民幣」的聲音,港共政府亦不再尊重香港人原有的風俗習慣、生活方式,只知盲目討好「主子」(即中共),任由內地走私水貨客在香港肆虐。百多年來的自主傳統被毀於一旦,正是香港今日奄奄一息、社會抗爭不斷的主要原因。

[主要參考資料]

1. 張連興,《香港二十八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