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4日 星期六

與英國人合作的香港本地華人:盧亞貴、郭甘章、譚亞財

香港開埠初期,本地華人對英國的統治並不抗拒。

據當時一位英國軍醫憶述,香港居民「似乎勤奮而溫順......從各方面看,他們似乎總體上性格很平和;對於改受英國統治,看不出他們有明顯的贊同或厭惡」。而後來出任「議政局」 (即今天的「行政會議」) 議員的周壽臣 (首名「議政局」的華人議員),更在 1900 年代初自誇,他的祖先曾協助義律張貼告示,宣佈香港成為自由港。

由於香港本地華人不如舟山的華人般具有強烈的排外意識,英國人於是並未有對香港本地華人予以強力的壓迫,反而樂意與他們合作。香港本地華人因此可透過與英國人進行經濟上和政治上的合作,以謀取自身的名位和利益。

有人可能會問:「何以香港本地華人的民族觀念如此薄弱?與英國人合作而不以為恥?」對此,陳雲將責任歸咎於滿清之苛政,他說:

清初朝廷為了斷絕閩粵沿海人民接濟明朝遺臣鄭成功之艦隊,實行海禁,頒布遷界令。遷界令又名遷海令,康熙元年 (一六六二年) 由輔政大臣鰲拜下令,由山東省至廣東省沿海居民內遷五十里,房屋全部焚毀,不准出海。禁令使香港的漁業和鹽業廢置,田園荒蕪,內遷期間死人無數......此堅壁清野之焦土政策,令沿海漢人厭惡滿清,積下仇怨,乃有支援反清復明之舉。

中英鴉片戰爭前夕,欽差大臣林則徐嚴禁華人供應清水糧食予英國人 (這亦是鴉片戰爭爆發之導火線),不少華人照樣向英人補給,甚至戰爭爆發之際,他們還為英軍提供情報。英國將領義律遊說英王,要求清廷割讓香港島時,其中一項理由,乃英國人需履行公義,保護提供補給之香港人。(《香港城邦論》,頁 27 – 28 )

徐承恩在<城邦述事:香港本土意識簡史>一文中則把時限進一步拉長,認為早在漢武帝消滅南越國以後,香港本地的「海洋族群」 (以蜑家人、福佬人為主) 已經常遭受中原政權的無理對待,甚至嚴重打壓。反叛、抗爭由是成為香港本地「海洋族群」的傳統,推動著他們日後願意與英國人合作,卻不對此感到愧疚 (詳參《香港民族論》)。

在眾多與英國人合作的本地華人當中,盧亞貴、郭甘章、譚亞財三人可說是其中的表表者。

盧亞貴,蜑家人。他原本靠從事海盜勾當和為外國船舶提供補給為生。鴉片戰爭期間,由於盧氏不理清廷禁令,仍舊為英軍提供糧食補給。英國戰勝後,向盧亞貴贈予一幅位於下市場 (Lower Bazaar,即今上環蘇杭街、文咸街一帶) 的土地,以作酬謝。這幅土地後來成為許多香港華人聚居的地方,盧亞貴因此成為香港當時最富有和最具權勢的華人之一。戴維斯任職「香港總督」期間,盧亞貴更一度投得鴉片專賣權,從事鴉片買賣。

和盧亞貴相同,郭甘章 (又名郭亞祥) 也是蜑家人,亦曾於鴉片戰爭期間向英軍提供物資補給。英國接管香港島後,郭甘章遷至島上定居。1845 年,他加入「鐵行輪船公司」 (Peninsular and Oriental Steam Navigation Company,即「大英火輪船公司」),未幾當上買辦 (中西方商人之間的主要中介)。1852 年,郭甘章在上海虹橋建立了一所修理外國船舶的船塢。1854 年,郭氏更從鐵行公司購入一些機械工程廠和船廠。1860 年代,郭甘章成立「發興行」,經營來往香港、澳門與廣州的客輪服務,與歐資的「省港澳輪船公司」 (Hong Kong, Canton and Macao Steamboat Company) 競爭。1876 年,郭甘章已經是香港第三大稅戶。1877 年,他旗下擁有 13 艘汽船,被譽為「香港第一代華人船王」。

值得一提的是,郭甘章的英語水平並不高。他純粹憑藉開放的胸襟,主動與外國人接觸、交往,建立自己的事業。又他常常充當港英政府的顧問,為港府提供了不少有益的意見。

至於譚亞財 (又名譚三才),其主要對香港的城市發展有大貢獻。他祖籍廣東開平。1841 年以前,譚氏曾在新加坡的殖民地政府船塢出任「工頭」。1841 年,他從新加坡來到香港。香港一些重要的建築物,如鐵行大廈、港英政府用作「最高法院」的大樓等,皆由他著手興建。譚亞財因在香港和新加坡為英國人服務有功,後來獲賞一幅位於下市場的土地。另外,他同時是一位大慈善家,熱衷於參與慈善事業。

根據中國過往的慣例,盧亞貴、郭甘章、譚亞財的出身背景根本不可能讓他們有機會晉身地方上的士紳階層。他們現在之所以能夠顯赫有名,名垂史冊,主要原因是:

(1) 他們敢於挑戰中央政府的管治權威,違反中央政府所頒下的禁令,向英人提供糧水、情報。

(2) 他們沒有狹隘的民族意識、強烈的排外情緒,卻具有開放的胸襟、為自己的利益打算的理性思慮能力,知道「互惠互利」的重要性。

(3) 英國人重視道義,恩怨分明,懂得論功行賞。又英國人亦沒有堅持「種族優越論」,而願意與在港華人通力合作。

盧亞貴、郭甘章、譚亞財的事跡,多少告訴我們:「香港回歸中國」是一個徹底的錯誤。遠離中土,靠近西洋 (特別是英國),華洋雜處,共存共榮,這才是香港原來的本相!

[主要參考資料]

1. 高馬可 (John M. Carroll),《香港簡史》(A Concise History of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