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9日 星期日

十二、突厥進犯

神龍二年(丙午,公元七零六年)十二月,己卯,突厥的默啜可汗再度進犯。其率領軍隊寇掠鳴沙。靈武軍大總管沙吒忠義與之交戰,大敗而回,死者六千餘人。

十二月,己卯,突厥默啜寇鳴沙,靈武軍大總管沙吒忠義與戰,軍敗,死者六千餘人。(資治通鑑卷二百零八)

突厥乘勝進侵原、會等州,搶掠隴右牧馬萬餘匹而返。

丁巳,突厥進寇原、會等州,掠隴右牧馬萬餘匹而去。(資治通鑑卷二百零八)

沙吒忠義因戰敗而被免官。

免忠義官。(資治通鑑卷二百零八)

神龍三年(丁未,公元七零七年)春,正月,庚戌,中宗要求文武百官就著突厥進犯「各進平突厥之策」。其中,右補闕盧輔所上的奏疏,頗有見地,甚得中宗的歡心。

春,正月,庚戌,制以突厥默啜寇邊,命內外官各進平突厥之策。右補闕盧輔上疏,以為:「郤谷悅禮樂,敦詩書,為晉元帥;杜預射不穿禮,建平吳之勳。是知中權制謀,不取一夫之勇。如沙吒忠義,驍將之材,本不足以當大任。又,鳴沙之役,主將先逃,宜正邦憲;賞罰既明,敵無不服。又,邊州刺史,宜精擇其人,使之蒐卒乘,積資糧,來則御史,去則備之。去歲四方旱災,未易興師。當理內以及外,綏近以來遠,俟倉廩實,士卒練,然後大舉以討之。」上善之。(資治通鑑卷二百零八)

細心分析盧輔的看法,他主要認為:

(一) 軍隊主帥本不可由只有「一夫之勇」的人充任。沙吒忠義之委任,是兵敗主因之一。

(二) 「主將先逃」是鳴沙兵敗另一原因。

(三) 「四方旱災」是鳴沙兵敗第三原因。

(四) 「正邦憲」、「明賞罰」是克敵必要之方法。

(五) 精擇邊州刺史,透過他收集強悍的戰士,積儲軍糧,以備突厥。這是致勝的另一重點。

中宗又改派張仁願為朔方道大總管,以防備突厥。

五月,戊戌,以右屯衛大將軍張仁願為朔方道大總管,以備突厥。(資治通鑑卷二百零八)

景龍元年(丁未,公元七零七年)十月,丁丑,張仁願終於大破突厥。

冬,十月,丁丑,命左屯衛將軍張仁願充朔方道大總管,以擊突厥。比至,虜已退,追擊,大破之。(資治通鑑卷二百零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