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9日 星期日

二十二、娑葛自立

關於突騎施酋長娑葛與郭元振的故事,我們過去已經講過。娑葛代替烏質勒統領部眾後,引起闕啜忠節不滿,對娑葛發動攻擊。闕啜忠節乃烏質勒手下的部將,跟隨烏質勒南征北戰,頗具威望。娑葛繼位,闕啜忠節不滿由一少年擔任突騎施部的首領,其於是出兵攻打娑葛。

初,娑葛既代烏質勒統眾,父時故將闕啜忠節不服,數相攻擊。(資治通鑑卷二百零九)

然而,闕啜忠節兵力薄弱,不能長久支持,郭元振於是奏追忠節入朝宿衛。

忠節眾弱不能支,金山道行軍總管郭元振奏追忠節入朝宿衛。(資治通鑑卷二百零九)

忠節不想功虧一簣,適逢周以悌獻計:「方今宰相宗楚客、紀處訥用事,不若厚賂二公,請留不行,發安西兵及引吐蕃以擊娑葛,求阿史那獻為可汗以招十姓,使郭虔瓘發拔汗那兵以自助;既不失部落,又得報仇,比於入朝,豈可同日語哉!」,忠節於是派人賄賂宗楚客、紀處訥,依從以悌之策行事。

忠節行至播仙城,經略使、右威衛將軍周以悌說之曰:「國家不愛高官顯爵以待君者,以君有部落之眾故也。今脫身入朝,一老胡耳。豈惟不保寵祿,死生亦制於人手。方今宰相宗楚客、紀處訥用事,不若厚賂二公,請留不行,發安西兵及引吐蕃以擊娑葛,求阿史那獻為可汗以招十姓,使郭虔瓘發拔汗那兵以自助;既不失部落,又得報仇,比於入朝,豈可同日語哉!」郭虔瓘者,歷城人,時為西邊將。忠節然其言,遣間使賂楚客、處訥,請如以悌之策。(資治通鑑卷二百零九)

對於周以悌的計策,元振極力反對。

元振聞其謀,上疏,以為:「往歲吐蕃所以犯邊,正為求十姓、四鎮之地不獲故耳。比者息兵請和,非能慕悅中國之禮義也,直以國多內難,人畜疫癘,恐中國乘其弊,故且屈志求自暱。使其國小安,豈能忘取十姓、四鎮之地哉!今忠節不論國家大計,直欲為吐蕃鄉導,恐四鎮危機,將從此始。頃緣默啜憑陵,所應者多,兼四鎮兵疲弊,勢未能為忠節經略,非憐突騎施也。忠節不體國家中外之意而更求吐蕃;吐蕃得志,則忠節在其掌握,豈得復事唐也!往年吐蕃無恩於中國,猶欲求十姓、四鎮之地;今若破娑葛有功,請分于闐、疏勒,不知以何理抑之!又,其所部諸蠻及婆羅門等方不服,若借唐兵助討之,亦不知以何詞拒之!是以古之智者皆不願受夷狄之惠,蓋豫憂其求請無厭、終為後患故也。又,彼請阿史那獻者,豈非以獻為可汗子孫,欲依之以招懷十姓乎?按獻父元慶,叔父僕羅,兄俀子及斛瑟羅、懷道等,皆可汗子孫也。往者唐及吐蕃遍曾立之以為可汗,欲以招撫十姓,皆不能致,尋自破滅。何則?此屬非有過人之才,恩威不足以動眾,雖復可汗舊種,眾心終不親附,況獻又疏遠於其父兄乎?若使忠節兵力自能誘脅十姓,則不必求立可汗子孫也。又,欲令郭虔瓘入拔汗都,發其兵。虔瓘前此已嘗與忠書擅入拔汗那發兵,不能得其片甲匹馬,而拔汗那不勝侵擾,常引此番,奉俀子,還侵四鎮。時拔汗那四旁無強寇為援,虔瓘等恣為侵掠,如獨行無人之境,猶引俀子為患。今北有娑葛,急則與之並力,內則諸胡堅壁拒守,外則突厥伺隙邀遮。臣料虔瓘等此行,必不能如往年之得志;內外受敵,自陷危亡,徒與虜結隙,令四鎮不安。以臣愚揣之,實為非計。」(資治通鑑卷二百零九)

可是,宗楚客等人不接受元振的勸告。

楚客等不從,建議「遣馮嘉賓持節安撫忠節,侍御史呂守素處置四鎮,以將軍牛師獎為安西副都護,發甘、涼以西兵,兼徵吐蕃,以討娑葛。」(資治通鑑卷二百零九)

娑葛從娑臘口中得知宗楚客等人的計謀,其於是先下手為強,發五千騎兵出安西,五千騎兵出撥換,五千騎兵出焉耆,五千騎兵出疏勒,正式展開侵掠行動。

娑葛遣使娑臘獻馬在京師,聞其謀,馳還報娑葛。於是娑葛發五千騎出安西,五千騎出撥換,五千騎出焉耆,五千騎出疏勒,入寇。(資治通鑑卷二百零九)

忠節最後被娑葛生擒。

元振在疏勒,柵於河口,不敢出。忠節逆嘉賓於計舒河口,娑葛遣兵襲之,生擒忠節,殺嘉賓,擒呂守素於僻城,縛於驛柱,冎而殺之。(資治通鑑卷二百零九)

由於唐室支持闕啜忠節,娑葛於是殺唐使者御史中丞馮嘉賓,派遣其弟遮努等率眾入侵,其自己則自立為可汗,時為景龍二年(戊申,公元七零八年)十一月,庚申。

十一月,庚申,突騎施酋長娑葛自立為可汗,殺唐使者御史中丞馮嘉賓,遣其弟遮努等帥眾犯塞。(資治通鑑卷二百零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