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9日 星期日

三十三、唐隆之變

李重茂即位不足一個月,宮廷發生了一場政變,韋后及其黨羽自此被徹底肅清。這場政變史稱「唐隆之變」,其發起人有我們熟悉的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還有日後即皇帝位、相王李旦的第三子李隆基。

關於李隆基,我們可對他多作一些介紹。他曾被封為臨淄王。景龍二年(戊申,公元七零八年)四月,兼潞州別駕。景龍四年(庚戌,公元七一零年),他由潞州返回長安。在京師期間,他暗中聚結才勇之士,意圖匡復社稷。

相王子臨淄王隆基,先罷潞州別駕,在京師,陰聚才勇之士,謀匡復社稷。(資治通鑑卷二百零九)

唐太宗在位時,曾挑選官戶及蕃口中驍勇的武士,穿著虎紋衣,跨豹文韉,伴隨自己遊獵,這支侍衛親軍稱為「百騎」。武則天時,「百騎」的規模進一步擴大,成為「千騎」,隸屬左右羽林軍的一部份。中宗時「千騎」轉變成「萬騎」。李隆基看準「萬騎」足以發揮的作用,其於是厚結「萬騎」中的豪傑,積極發展勢力,以取得「萬騎」的信任和支持。

初,太宗選官戶及蕃口驍勇者,著虎文衣,跨豹文韉,從遊獵,於馬前射禽獸,謂之百騎;則天時稍增為千騎,隸左右羽林;中宗謂之萬騎,置使以領之。隆基皆厚結其豪傑。(資治通鑑卷二百零九)

有一崔日用,原本任職兵部侍郎,素來依附韋后、宗楚客等人。其知悉宗楚客意圖廢帝的陰謀後,恐怕楚客的陰謀禍及自己。於是,他差遣寶昌寺僧人普潤向李隆基告密,勸李隆基盡快發動政變。

兵部侍郎崔日用素附韋、武,與宗楚客善,知楚客謀,恐禍及己,遣寶昌寺僧普潤密詣隆基告之,勸其速發。(資治通鑑卷二百零九)

李隆基聯絡太平公主、太平公主之子薛崇簡、鐘紹京、王崇曄、劉幽求、麻嗣宗等人,打算先發制人。

隆基乃與太平公主及公主子衛尉卿薛崇簡、苑總監贛人鐘紹京、尚衣奏御王崇曄、前朝邑尉劉幽求、利仁府折衝麻嗣宗謀先事誅之。(資治通鑑卷二百零九)

適逢「萬騎」受韋播、高嵩(韋黨人物)等人欺負,李隆基於是乘機勸說「萬騎」的首領葛福順、陳玄禮協助誅除韋氏黨羽。葛福順、陳玄禮群起答應。

韋播、高嵩數榜捶萬騎,欲以立威,萬騎皆怨。果毅葛福順、陳玄禮見隆基訴之,隆基諷以誅諸韋,皆踴躍請以死自效。(資治通鑑卷二百零九)

另一萬騎果毅李仙鳧亦願意參與。隆基的勝算大為增加。

萬騎果毅李仙鳧亦預其謀。(資治通鑑卷二百零九)

關於發動政變一事,隆基由始至終皆未有向父親相王李旦言明。

或謂隆基當啟相王,隆基曰:「我曹為此以徇社稷,事成福歸於王,不成以身死之,不以累王也。今啟而見從,則王預危事;不從,將敗大計。」遂不啟。(資治通鑑卷二百零九)

換言之,政變的主要策劃者為李隆基、太平公主等人。

唐隆元年(庚戌,公元七一零年)六月,庚子,晡時,李隆基微服與劉幽求進入禁苑,到苑總監鍾紹京的住處。這時,鍾紹京反悔,打算拒絕支持李隆基。幸得其妻子許氏勸諭,鍾紹京才改變心意。

庚子,晡時,隆基微服與幽求等入苑中,會鐘紹京廨捨;紹京悔,欲拒之,其妻許氏曰:「忘身徇國,神必助之。且同謀素定,今雖不行,庸得免乎!」紹京乃趨出拜謁,隆基執其手與坐。(資治通鑑卷二百零九)

當時,羽林軍皆屯駐於玄武門。葛福順、李仙鳧先後前來,請隆基發號施令。

時羽林將士皆屯玄武門,逮夜,葛福順、李仙鳧皆至隆基所,請號而行。(資治通鑑卷二百零九)

二更時分,劉幽求請隆基下令動手,葛福順等人於是拔劍直入羽林營,斬韋璿、韋播、高嵩。羽林將士聽得葛福順等人曰:「韋后鴆殺先帝,謀危社稷。今夕當共誅諸韋,馬鞭以上皆斬之!立相王以安天下。敢有懷兩端助逆黨者,罪及三族!」,莫不倒戈相向,欣然聽命於李隆基。

向二鼓,天星散落如雪,劉幽求曰:「天意如此,時不可失!」福順拔劍直入羽林營,斬韋璿、韋播、高嵩以徇,曰:「韋后鴆殺先帝,謀危社稷。今夕當共誅諸韋,馬鞭以上皆斬之!立相王以安天下。敢有懷兩端助逆黨者,罪及三族!」羽林之士皆欣然聽命。(資治通鑑卷二百零九)

李隆基接過從前線送來的韋璿等人的首級,知悉玄武門已經被葛福順等人所控制、羽林軍亦已倒戈對付韋后黨羽,其於是與劉幽求等出禁苑南門,直入宮中。鍾紹京則率領二百多個手執斧鋸的工匠跟隨李隆基。

乃送璿等首於隆基,隆基取火視之,遂與幽求等出苑南門,紹京帥丁匠二百餘人,執斧鋸以從。(資治通鑑卷二百零九)

隆基又下令,葛福順率領左萬騎攻玄德門,李仙鳧率領右萬騎攻白獸門。兩軍會師於凌煙閣前,福順等殺守門將,斬關而入,聲勢大振。

使福順將左萬騎攻玄德門,仙鳧將右萬騎攻白獸門,約會於凌煙閣前,即大噪,福順等殺守門將,斬關而入。(資治通鑑卷二百零九)

李隆基方面,其勒兵玄武門外,三更過後,其率領總監及羽林軍長驅直入。諸衛兵在太極殿宿衛中宗棺木者,聞羽林軍聲言「韋后鴆殺先帝,謀危社稷。今夕當共誅諸韋......立相王以安天下」,莫不被甲響應。

隆基勒兵玄武門外,三鼓,聞聲,帥總監及羽林兵而入,諸衛兵在太極殿宿衛梓宮者,聞噪聲,皆被甲應之。(資治通鑑卷二百零九)

韋后惶惑走入飛騎營,被飛騎將士斬首。安樂公主此時正在照鏡畫眉,軍士闖入宮中後亦將之斬殺。

韋后惶惑走入飛騎營,有飛騎斬首獻於隆基。安樂公主方照鏡畫眉,軍士斬之。(資治通鑑卷二百零九)

武延秀、賀婁氏也遇害身亡。

斬武延秀於肅章門外,斬內將軍賀婁氏於太極殿西。(資治通鑑卷二百零九)

上官婉兒表示自己一早已「心附帝室」,並積極樹立黨羽以與韋后集團抗衡。隆基不接納,將之斬死。

初,上官昭容引其從母之子王昱為左拾遺,昱說昭容母鄭氏曰:「武氏,天之所廢,不可興也。今婕妤附於三思,此滅族之道也,願姨思之!」鄭氏以戒昭容,昭容弗聽。及太子重俊起兵誅三思,索昭容,昭容始懼,思昱言;自是心附帝室,與安樂公主各樹朋黨。及中宗崩,昭容草遺制立溫王,以相王輔政;宗、韋改之。及隆基入宮,昭容執燭帥宮入迎之,以制草示劉幽求。幽求為之言,隆基不許,斬於旗下。(資治通鑑卷二百零九)

劉幽求要求隆基請相王前來,隆基以局面未定,立即阻止。同一時間,韋氏黨羽、親信盡被搜捕、殺害。

時少帝在太極殿,劉幽求曰:「眾約今夕共立相王,何不早定!」隆基遽止之,捕索諸韋在宮中及守諸門,並素為韋后所親信者皆斬之。(資治通鑑卷二百零九)

經過一夜的震盪,韋氏勢力被徹底肅清。辛巳,隆基前往晉見父親相王李旦,向父親請罪。相王李旦似未有怪責隆基,反稱讚隆基說:「社稷宗廟不墜於地,汝之力也!」。

比曉,內外皆定。辛巳,隆基出見相王,叩頭謝不先啟之罪。相王抱之泣曰:「社稷宗廟不墜於地,汝之力也!」(資治通鑑卷二百零九)

相王不久入宮輔助少帝李重茂。

遂迎相王入輔少帝。(資治通鑑卷二百零九)

諸韋親黨則繼續被收捕、處死,包括韋溫、宗楚客、宗晉卿(楚客之弟)。

閉宮門及京城門,分遣萬騎收捕諸韋親黨。斬太子少保、同中書門下三品韋溫於東市之北。中書令宗楚客衣斬衰、乘青驢逃出,至通化門,門者曰:「公,宗尚書也。」去布帽,執而斬之,並斬其弟晉卿。(資治通鑑卷二百零九)

趙履溫。

初,趙履溫傾國資以奉安樂公主,為之起第舍,築臺穿池無休已,擫紫衫,以項挽公主犢車。公主死,履溫馳詣安福樓下舞蹈稱萬歲;聲未絕,相王命萬騎斬之。百姓怨其勞役,爭割其肉立盡。(資治通鑑卷二百零九)

為了自保,娶韋后妹崇國夫人為妻的李邕、韋后乳母王氏為妻的竇從一各自斬其妻子的首級以獻。

秘書監汴王邕娶韋后妹崇國夫人,與御史大夫竇從一各手斬其妻首以獻。邕,鳳之孫也。(資治通鑑卷二百零九)

竇從一最後被貶為濠州司馬。

貶竇從一為濠州司馬。(資治通鑑卷二百零九)

年老的韋巨源則被亂兵所殺。

左僕射、同中書門下三品韋巨源聞亂,家人勸之逃匿,巨源曰:「吾位大臣,豈可聞難不赴!」出至都街,為亂兵所殺,時年八十。(資治通鑑卷二百零九)

得到過韋后重用的馬秦客、楊均等人,亦被殺死。

相王奉少帝御安福門,慰諭百姓。於是梟馬秦客、楊均、葉靜能等首,尸韋后於市。(資治通鑑卷二百零九)

崔日用領兵誅除諸韋於杜曲時,大量濫殺襁褓嬰兒,慘烈之狀,駭人聽聞。

崔日用將兵誅諸韋於杜曲,襁褓兒無免者,諸杜濫死非一。(資治通鑑卷二百零九)

這可謂是「唐隆之變」的「副產物」。

相王李旦先奉少帝御安福門,慰諭百姓。再而大赦天下,並以臨淄王李隆基為平王,兼知內外閑廐,統領左右廂萬騎。

相王奉少帝御安福門,慰諭百姓。(資治通鑑卷二百零九)

是日,赦天下,云:「逆賊魁首已誅,自餘支黨一無所問。」以臨淄王隆基為平王,兼知內外閑廐,押左右廂萬騎。(資治通鑑卷二百零九)

薛崇簡、鍾紹京、劉幽求、麻嗣宗由於協助李隆基平諸韋有功,各被委以要職。

薛崇簡賜爵立節王。以鍾紹京守中書侍郎,劉幽求守中書舍人,並參知機務。麻嗣宗行右金吾衞中郎將。(資治通鑑卷二百零九)

武氏宗族的殘餘勢力、紀處訥、張嘉福皆被清除。又公主府官盡被罷廢。

壬辰,命紀處訥持節巡撫關內道,岑羲河南道,張嘉福河北道。(資治通鑑卷二百零九)

武氏宗屬,誅死流竄殆盡。侍中紀處訥行至華州,吏部尚書同平章事張嘉福行至懷州,皆收斬之。(資治通鑑卷二百零九)

罷諸公主府官。(資治通鑑卷二百零九)

「唐隆之變」的成功,再一次證明佔領玄武門、控制羽林軍的重要性。而「萬騎」的協助,亦是政變成功的另一要素。日後李隆基得以奪取帝位,「萬騎」發揮的作用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