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31日 星期六

八十一、薛延陀敗亡

薛延陀之多彌可汗,其為人性格褊急,好猜忌而不對臣民施以恩惠。其即汗位後,對父時貴臣加以廢棄,而專用親暱小人。國人見多彌可汗這樣的行為,多不願意主動歸附。

薛延陀多彌可汗,性褊急,猜忌無恩,廢棄父時貴臣,專用己所親暱,國人不附。(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八)

多彌又好任意屠殺,以致人人自危。

多彌多所誅殺,人不自安。(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八)

回紇酋長吐迷度於是與僕骨、同羅聯兵,共同出擊薛延陀,多彌大敗。

回紇酋長吐迷度與僕骨、同羅共擊之,多彌大敗。(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八)

唐太宗亦打算對薛延陀用兵。其遂下詔以李道宗、阿史那社爾為瀚海安撫大使;以執失思力率領突厥兵,契苾何力率領涼州及胡兵,薛萬徹、張儉各領所部兵馬,分途並進,以擊薛延陀。

乙亥,詔以江夏王道宗、左衛大將軍阿史那社爾為瀚海安撫大使;又遣右領衛大將軍執失思力將突厥兵,右驍衛大將軍契苾何力將涼州及胡兵,代州都督薛萬徹、營州都督張儉各將所部兵,分道並進,以擊薛延陀。(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八)

太宗派遣宇文法親自前往烏羅護、靺鞨,途中,宇文法遇到薛延陀阿波設之兵馬,宇文法於是領靺鞨迎戰,大破阿波設。

上遣校尉宇文法詣烏羅護、靺鞨,遇薛延陀阿波設之兵於東境,法帥靺鞨擊破之。(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八)

薛延陀見唐兵襲來,諸部大亂。多彌引數千騎兵逃奔阿史德時健部落時,被回紇攻擊,死於回紇兵之手,其宗族後代亦盡被回紇清除殆盡。自此以後,薛延陀之地盡數為回紇所佔據。

薛延陀國中驚擾,曰:「唐兵至矣!」諸部大亂。多彌引數千騎奔阿史德時健部落,回紇攻而殺之,並其宗族殆盡,遂據其地。(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八)

由於多彌可汗已死,薛延陀諸部之首長於是各自領兵互相攻伐。他們又爭遣使節來華,以示效忠唐室。

諸俟斤互相攻擊,爭遣使來歸命。(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八)

薛延陀餘眾西走,剩下七萬餘口。他們共立真珠可汗兄長之子咄摩支為伊特勿失可汗,並返歸其故地。伊特勿失可汗不久去可汗之號,請居郁督軍山之北。薛延陀至此不復再為唐室之威脅。

薛延陀餘眾西走,猶七萬餘口,共立真珠可汗兄子咄摩支為伊特勿失可汗,歸其故地。尋去可汗之號,遣使奉表,請居郁督軍山之北;使兵部尚書崔敦禮就安集之。(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八)

太宗又派遣李世勣招撫原本臣屬於薛延陀之敕勒諸部。

敕勒九姓酋長,以其部落素服薛延陀種,聞咄摩支來,皆恐懼,朝議恐其為磧北之患,乃更遣李世勣與九姓敕勒共圖之。上戒世勣曰:「降則撫之,叛則討之。」(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八)

己未,太宗更決定親自往靈州招撫。

己丑,上手詔,以「薛延陀破滅,其敕勒諸部,或來降附,或未歸服,今不乘機,恐貽後悔,朕當自詣靈州招撫。其去歲征遼東兵,皆不調發。」(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八)

終於,梯真達官、咄摩支皆降唐。七月,咄摩支更至長安,被太宗任命為右武衛大將軍。

李世勣至郁督軍山,其酋長梯真達官帥眾來降。薛延陀咄摩支南奔荒谷,世勣遣通事舍人蕭嗣業往招慰,咄摩支詣嗣業降。其部落猶持兩端,世勣縱兵追擊,前後斬五千餘級,虜男女三萬餘人。秋,七月,咄摩支至京師,拜右武衛大將軍。(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八)

己巳,太宗出行巡幸靈州。

己巳,上行幸靈州。(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八)

李道宗方面,其領兵渡磧口時,遇上薛延陀之阿波達。阿波達領官民數萬拒戰李道宗,為道宗所擊破。道宗乘勝追擊,直追阿波達等人二百里。

江夏王道宗兵既渡磧,遇薛延陀阿波達官眾數萬拒戰,道宗擊破之,斬首千餘級,追奔二百里。(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八)

道宗與薛萬徹又各遣使招撫敕勒諸部,結果,諸部酋長皆願意入朝。

道宗與薛萬徹各遣使招諭敕勒諸部,其酋長皆喜,頓首請入朝。庚午,車駕至浮陽。(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八)

在回紇、拔野古、同羅、僕骨、多濫葛、思結、阿跌、契苾、跌結、渾、斛薛等十一姓遣使入貢之下,太宗終於取代薛延陀,成為北方之總共主。

回紇、拔野古、同羅、僕骨、多濫葛、思結、阿跌、契苾、跌結、渾、斛薛等十一姓各遣使入貢,稱:「薛延陀不事大國,暴虐無道,不能與奴等為主,自取敗死,部落鳥散,不知所之。奴等各有分地,不從薛延陀去,歸命天子。願賜哀憐,乞置官司,養育奴等。」上大喜。辛未,詔回紇等使者宴樂,頒賚拜官,賜其酋長璽書;遣右領軍中郎將安永壽報使。(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八)

太宗一方面對已歸附唐室之部落加以編列,將其所在地轉成州郡。

壬申,上幸漢故甘泉宮,詔以「戎、狄與天地俱生,上皇並列,流殃構禍,乃自運初。朕聊命偏師,遂擒頡利;始弘廟略,已滅延陀。鐵勒百餘萬戶,散處北溟,遠遣使人,委身內屬,請同編列,並為州郡;混元以降,殊未前聞,宜備禮告廟,仍頒示普天。」(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八)

一方面禮待俟斤遣來之使節。

庚辰,至涇州;丙戌,逾隴山,至西瓦亭,觀馬牧。九月,上至靈州,敕勒諸部俟斤遣使相繼詣靈州者數千人,咸云:「願得天至尊為奴等天可汗,子子孫孫常為天至尊奴,死無所恨。」甲辰,上為詩序其事曰:「雪恥酬百王,除凶報千古。」公卿請勒石於靈州;從之。(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八)

貞觀二十年(丙午,公元六四六年)十二月,戊寅,回紇俟利發吐迷度、僕骨俟利發歌濫拔延、多濫葛俟斤末、拔野古俟利發屈利失、同羅俟利發時健啜、思結酋長烏碎及渾、斛薛、奚結、阿跌、契苾酋長皆來朝。太宗設宴加以款待。

戊寅,回紇俟利發吐迷度、僕骨俟利發歌濫拔延、多濫葛俟斤末、拔野古俟利發屈利失、同羅俟利發時健啜、思結酋長烏碎及渾、斛薛、奚結、阿跌、契苾酋長皆來朝。庚辰,上賜宴於芳蘭殿,命有司厚加給待,每五日一會。(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八)

貞觀二十一年(丁未,公元六四七年),太宗正式下詔把四夷之根據地納入唐室的版圖中,四夷君長竟不反對。

丙申,詔以回紇部為瀚海府,僕骨為金微府,多濫葛為燕然府,拔野古為幽陵府,同羅為龜林府,思結為盧山府,渾為皋蘭州,斛薛為高闕州,奚結為雞鹿州,阿跌為雞田州,契苾為榆溪州,思結別部為蹛林州......為置顏州;各以其酋長為都督、刺史,各賜金銀繒帛及錦袍。敕勒大喜,捧戴歡呼拜舞,宛轉塵中。及還,上御天成殿宴,設十部樂而遣之。諸酋長奏稱:「臣等既為唐民,往來天至尊所,如詣父母,請於回紇以南、突厥以北開一道,謂之參天可汗道,置六十八驛,各有馬及酒肉以供過使,歲貢貂皮以充租賦,仍請能屬文人,使為表疏。」上皆許之。於是北荒悉平,然回紇吐迷度已私自稱可汗,官號皆如突厥故事。(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八)

至此,由薛延陀之敗亡而引發的北方亂事才被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