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5日 星期日

英資洋行

自從 1842 年開埠以來,香港經濟日趨繁盛,這與英資洋行的貢獻有密切關係。

以下我們將簡單介紹四大英資洋行 - 怡行、寶順、和記、太古的成立。

以走私鴉片起家:怡和洋行

怡和洋行 (又名渣甸洋行) 於 1832 年由兩名蘇格蘭裔英國人威廉‧渣甸 (William Jardine) 及詹姆士‧馬地臣 (James Matheson) 在廣州創辦。洋行早年從事走私鴉片的貿易,累積了大量資本。直至 1834 年,怡和洋行已經取代東印度公司,成為中英鴉片貿易的主要公司,佔廣州對外貿易的三分之一。亦正因為此,當清廷在 1839 年派遣欽差大臣林則徐到虎門銷煙,威廉‧渣甸最為不滿,親自在倫敦遊說英國政府與清廷開戰,間接引發日後中英鴉片戰爭。

威廉‧渣甸又注意到香港獨特的地理位置,可以利用作為貿易據點,其於是大力建議英國政府從清廷手中奪取香港。適逢查理‧義律認為香港可作為駐華海軍的後勤補給基地,香港未幾被英軍單方面佔領 (依據《穿鼻草約》)。

1841 年,英軍在上環上坑口街登陸。同年,英國人開始拍賣香港的土地,怡和洋行隨即以 565 英鎊購入銅鑼灣 (當時稱為東角) 一帶的大片土地 (此乃香港首幅出售的地皮)。次年,怡和洋行將總公司從廣州遷至香港,正式以香港作為根據地。

怡和洋行在香港的競爭對手有寶順洋行、沙遜洋行、旗昌洋行等。放棄對華走私鴉片後,洋行轉為在香港及中國大陸投資興建鐵路、船塢、工廠等。1863 年黃埔船塢的創辦、1876 年上海吳淞鐵路的興建,怡和洋行皆有參與其中 (換言之,怡行洋行對香港及中國的現代化,起著推動的作用)。


風光一時的對手:寶順洋行

寶順洋行,又名顛地洋行 (「寶順」乃顛地洋行在中國通行的中文名稱,取其「寶貴和順」的意思)。1823 年,英國人托馬斯‧顛地 (Thomas Dent) 來到廣州,以合伙人的身分加入大衛蓀 (Davidson) 洋行。次年,大衛蓀離開中國,洋行更名為顛地洋行。兩年後,蘭斯祿‧顛地 (Lancelot Dent) 代替托馬斯‧顛地成為顛地洋行的負責人,洋行業務蒸蒸日上。

和威廉‧渣甸一樣,蘭斯祿‧顛地也是廣東著名的鴉片商,藉走私鴉片置富。林則徐在虎門銷煙,寶順洋行遭受嚴重損失,顛地遂建議英國以武力打開清廷的貿易大門,促成鴉片戰爭。

鴉片戰爭結束後,寶順洋行的總部設在香港,專門從事鴉片入口、轉口貿易,以及對外輸出茶葉、生絲 (茶葉產自安徽一帶,生絲則產自杭州、嘉興、湖州地區) 等業務。怡和洋行是它的競爭對手,但兩者的鴉片進口量、貨船數目其實不相伯仲。顛地後來更成為「聖保羅書院」(St. Paul's College) 的主要贊助人,積極推動香港教育事業的發展。

不過,好景不常,1867 年,香港發生第一次金融風暴。寶順洋行因陷入財政困境而被迫結業,「聖保羅書院」亦隨之停辦。位於畢打街東與德輔道中交界的總行大樓,不久被改建成香港大酒店 (Hong Kong Hotel),輾轉為置地公司所購,建成告羅士打行 (Gloucester Building),再演變成今天的置地廣場。


出色的後起之秀:和記洋行、太古洋行

與怡和、寶順相比,和記洋行成立較晚,始於 1860 年。它的業務主要是經營布匹、雜貨及食品的轉口貿易。

至於太古洋行,創辦人為約翰‧施懷雅 (John Swire,1793 - 1847),其業務包括:從事進出口貿易、經營輪船隊等。1870 年,太古洋行在香港開設分行,成為在港英資洋行的一分子。

「官商一體」管治模式的確立

由於各英資洋行在經濟上舉足輕重,洋行的「大班」往往能夠阻礙,甚至挑戰港府的管治。砵甸乍出任港督不足一年、戴維斯被迫提早兩年辭職,這都是和他們不得各洋行「大班」支持有關。

文咸上任後,為了改善港府、英資洋行之間的緊張關係,採用「行政吸納」的手段,將各洋行的「大班」吸納至定例局中。1850 年,怡和洋行的「大班」大衛‧渣甸被任命為定例局首位非官守議員,同時加入定例局的非官守議員還有約瑟‧艾德格 (威廉‧渣甸的外甥)。1857 年,大衛‧渣甸退出定例局,由弟弟若瑟‧渣甸 (Joseph Jardine) 接任。1861 年,亞歷山大‧波斯富 (Alexander Perceval) 被委任為首席非官守議員,波斯富亦是怡和洋行的「大班」。至於另一位怡和洋行的「大班」詹姆斯 (James Whittall),則在 1864 年加入定例局。寶順洋行方面,主席約翰‧顛地 (John Dent) 也曾經出任定例局首席非官守議員。港府未幾進一步吸納各洋行的「大班」至行政局,「官商一體」的管治模式從此確立。

官商合作管治,好處在於:政策的制訂考慮到商人的意見,一旦推出,即能夠獲得大財團的支持,政府的施政因而比較暢順。壞處則是容易造成官商勾結和偏重商人利益。

結語

今時今日,怡和、和記黃埔、太古集團依然活躍。

香港能夠發展成為一個現代化的轉口港,且對中國大陸產生正面貢獻,英資洋行實在功不可沒!

[主要參考資料]

1. 葉國華,《維港故事:獨掌難鳴》。

2. 曾銳生,《現代香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