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30日 星期日

馮友蘭 1949 年後留在中國大陸的心路歷程

金春峰是馮友蘭的學生,在《馮友蘭哲學生命歷程》中,他援引史料剖析了馮氏留在大陸的心路歷程。

馮友蘭在解放前一直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任客座教授,講中國哲學史。然而,他不打算長居美國:

我在國外講些中國的舊東西,自己也成了博物館裡面的陳列品了,心裡很不是滋味。當時我想,還是得把自己的國家搞好。我常想王粲《登樓賦》裡的兩句話:「雖信美而非吾土兮,夫胡可以久留。」到 1947 年,人民解放軍節節勝利,南京政權搖搖欲墜,眼看全國就快解放了,有些朋友勸我在美國長期住下去。我說:俄國革命以後,有些俄國人跑到中國居留,稱為「白俄」。我決不當「白華」。解放軍越是勝利,我越是要趕快回去,怕的是全中國解放了,中美交通斷絕。於是我辭謝了當時有些地方的邀請,只在回國途中在夏威夷大學呆了一學期。

這段文字收錄於《三松堂自序》,《三松堂自序》是馮友蘭晚年的回憶錄,上述所記當為馮氏心底話。

除了國外的不快經歷,思想上馮氏亦慢慢向馬克思主義靠攏。《新事論》一書明確表示:

(1) 舊的家庭本位生產方式應該結束,代之以資本主義以近代工業為基礎、社會為本位的生產方式。這是歷史的進步與必然。

(2) 不論共產黨或國民黨當權,中國都要走上現代化。而社會主義式的社會本位的中國現代化,比資本主義式的現代化更好,更少弊病。

(3) 文化道德上,儒家文化所集中體現的家庭本位觀念,隨著社會走向現代化,理應退出歷史舞臺而由新的道德觀念取而代之。社會主義的道德以「尚賢」、「大公」、「無私」為基礎,不僅比傳統道德優越,比資本主義道德與文化也更高。

對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及社會主義的同情乃至接受,令他未有對舊文化、舊道德之淪喪感到焦慮,也未有對信奉新思想感困難,此令他對共產黨不生厭惡。

和當時多數知識分子一樣,馮友蘭對國民黨大失所望。1945 年 4 月,馮氏被國民黨河南省黨員代表大會選舉為出席國民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但他 4 月 26 日向朱自清等談代表大會情況時,卻說:「余等大失所望。老頭子 (指蔣介石) 毫無遠見,彼全然背棄自己之信念,遲早將引起反抗。」

1945 年 6 月,馮氏撰文指封建社會的本質如不改變,所有政治的改變都是空的,不過是一種表面的裝飾。文中主張徹底實行「平均地權」的土地政策,剷除舊社會中的特權階級,使舊社會中不勞而獲的人,必須工作才能吃飯。社會中的人都立於平等的地位,真正的民主方可實現。「平均地權」是孫中山先生提出,但孫不講地主與農民之間剝削與被剝削的關係,不從廢除「不勞而獲」與封建特權立論。馮氏的提法,更接近共產黨的主張。

同年 11 月 25 日,昆明大中學生舉行反內戰大會,26 日罷課,要求政府取消集會遊行禁令,保障議論自由,懲辦肇事者,停止內戰。國民黨對學生集會實行鎮壓。馮友蘭與聞一多等起草抗議書,向報界發表。馮氏態度雖不是左派,但亦非站到親國民黨一面,屬第三勢力。隨著聞一多被國民黨特務暗殺,馮氏更加同情共產黨。

馮友蘭夫人的二姐任芝明參加了共產黨,《三松堂自序》有這麼一段:

我回到北京以後,叔明告訴我,他的二姐任銳曾經隨著延安的軍調代表來到北京,也到過我們家;二姐說:「你們可以到延安去,現在延安、北京之間,常有飛機來往,如果你們決定去,全家都可以坐飛機去。」叔明說,二姐已經走了,走的時候交代說:「你們什麼時候決定了,可以去找葉劍英同志去。」

延安釋出隨時歡迎參加革命的訊息,令馮友蘭覺得再沒有走的必要:

當時我們商量,作出了一個決定,反正我們是不走的,解放軍也快要打到北京了,我們就在這裡等著他們吧。當時我的態度是,無論什麼黨派當權,只要它能把中國治理好,我都擁護……當時在知識份子中間,對於走不走的問題,議論紛紛。我的主意拿定以後,心裡倒覺得很平靜,靜等著事態的發展……「何必走呢?共產黨當了權,也是要建設中國的,知識份子還是有用的……」當時我心裡想的,還是社會主義「尚賢」那一套。

他萬萬沒想到自己坦然自信地留了下來,竟是高估了自己與共產黨的關係。

2023年7月28日 星期五

談《紅樓夢》的賈蘭

《紅樓夢》裡,賈蘭這個角色並不顯眼,只知他是已故賈珠、寡婦李紈之子。近日讀到一篇文章<淺議賈蘭「牛心古怪」性格的形成及其兩重性>,對賈蘭有很好的剖析,今不妨分享一下。

文章開首提到第二十二回賈府元宵家宴,唯獨賈蘭不在席上。當時,除了李紈,只有賈政察覺賈蘭不在,賈母、王夫人等全沒為意。作者據此認為賈蘭在榮國府一直缺乏關愛,是被忽視的一群。

何以賈蘭會被忽視?

就賈母而言,她膝下有寶玉、黛玉、湘雲、三春,再有愛心,畢竟精力有限,顧不過來。況且,她極為疼惜女孩,除寶玉外,其樂意照顧的都是女孩。賈母疼愛寶玉,是因為他像極她的丈夫賈代善,兼寶玉有女孩兒般的性格。賈蘭無這些優勢,輩份又距賈母較遠,賈母因此無暇顧及他。

就王夫人而言,長子賈珠早死是她內心之疼,見賈蘭如見賈珠,她自然不願直接面對賈蘭。又賈珠死後,王夫人把希望盡數寄託在次子寶玉身上。寶玉備受寵愛的同時,自然是賈蘭被祖母忽視。

賈政雖疼愛賈蘭,但他為官作宰,長期在外,俗務纏身,根本顧不得家事。

榮國府以賈母、王夫人為馬首是瞻,二人尚且如此對待賈蘭,遑論他人。府中真正疼愛及保護賈蘭的,只有其母親李紈。李紈與兒子相依為命,賈蘭在一個破損的單親家庭中成長,其內心注定非常敏感,性格因此變得十分孤僻,所謂「牛心古怪」便是在這些條件交織下形成。

除了賈母、王夫人,寶玉還有個極為疼愛他的貴妃姐姐元春。寶玉成為集萬千寵愛在一身的主角,逼迫李紈更把賈蘭捧在手心,這又加劇賈蘭內心的不安全感。

賈蘭心知真正能夠保護他的只有母親,於是慢慢對榮國府眾人失去關懷,亦對榮國府失去歸屬感。

賈蘭有兩個朋友,一是賈菌,一是賈環。賈菌父早亡,與母親相依為命,跟賈蘭同病相憐,同是天涯淪落人,故二人惺惺相惜。不過,賈蘭尚有血性,會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賈蘭則不一樣,「忙按著硯台,勸道:『好兄弟,不與我們相干。』」其袖手旁觀,自私成性,第九回已見端倪。

賈環生母為趙姨娘,同在榮國府被賤視,屬於邊緣人群體,長年累月接受母親仇恨式教育,賈環早已滿肚子怨氣,人格亦非常差。賈蘭和賈環成了朋友,意味著賈蘭逐漸從自私不理事變成一名壞人,他在榮國府崩塌時必落井下石,加速其衰亡。

「牛心古怪」的性格,好處是促使賈蘭發奮向上,勵志圖強。壞處卻是令他只知個人奮鬥,對周圍一切冷漠無情,不願濟困扶貧。

由於賈蘭與賈環交好,賈母死、寶玉失勢,賈環上場,賈蘭母子必獲善待,取得好處。「晚韶華」有「雖說是,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須要陰騭積兒孫」,李紈為了避免「老來貧」所以沒有為賈蘭積陰騭 (叫賈蘭行善事),賈蘭母子在《紅樓夢》後半部是反角可以想見。

2023年7月27日 星期四

英倫音樂狂潮 England Music Wave (28-07-2023)

Scissor sisters – I don’t feel like dancing

Jake Shears – Last man dancing

Alison Goldfrapp – So hard so hot

Goldfrapp – Train

Dua Lipa – Dance the night

Lizzo – Pink

Coco Lee – No Doubt

Michael Jackson – Rock with you

Keane – Can’t stop now

Aqua – Barbie girl

Brett Anderson – Love is dead

Suede – Europe is our playground

https://www.patreon.com/posts/ying-lun-yin-le-86754380

2023年7月25日 星期二

余英時論曹雪芹的漢族認同感及反禮法思想

曹雪芹具有漢族認同意識?

按照余英時分析,曹雪芹雖出身內務府包衣家庭,他卻不是沒有發展出任何漢族的認同意識。這又跟他的交遊朋輩有密切關係。

誰是曹雪芹的交遊朋輩?二敦 (敦敏、敦誠)、張宜泉等。

敦氏兄弟是滿洲宗室子弟,但漢化已深。他們對先祖阿濟格的失敗感不平,也對自己受祖宗連累,於政治上長期失意,深感不滿。敦敏《懋齋詩抄》中有詩借詠南朝篡弑之事,諷刺順治、雍正兩朝事蹟。敦誠詠史更一再對明朝特致其惋惜之意。二敦「牢騷憤激」,對本朝政爭的黑暗看不過眼,不齒滿族先世之所為,對明代之亡寄予同情,凡此種種,皆深刻影響著曹雪芹,令其生起「漢族認同感」。

至於張宜泉,據周汝昌《紅樓夢新證》推斷,其家世可能也是內務府包衣旗籍,祖先或嘗有難言之痛。到了他這一代,已是潦倒非常,故和曹雪芹心境極為相似。宜泉作詩,含有對滿洲貴族統治的諷刺、怨恨,也不乏對當時政治的譏評。宜泉的叛逆性格、反抗思想,是他和雪芹之間的友情基礎。曹雪芹的「漢族認同感」,未嘗不是受張宜泉的「叛滿歸漢」刺激。

《紅樓夢》舊抄本出現「大明角燈」和「耶律雄奴」,「大明」兩字連書在乾隆朝是最犯忌諱的,曹雪芹堅持用「大明角燈」這樣的字眼,反映其中必含深意。另外,「耶律雄奴 (匈奴)」的問題,當時凡是涉及「夷」、「狄」之類歷史上少數民族的字眼都是犯禁的,曹雪芹以嬉笑怒駡的態度來譏刺異族,這正是其「叛滿歸漢」的證明。

曹雪芹雖出身內務府包衣旗籍,但他早已「家業消亡」,換言之,其已從滿洲統治階層中游離分化出來了。在他的交遊圈子中,有不滿現實的二敦兄弟,亦有「叛滿歸漢」的張宜泉。彼此互相詩文唱和,令曹雪芹發展出某種程度的「漢族認同感」。體現在《紅樓夢》中,便是那些偶爾留下的譏刺滿清的痕跡。

曹雪芹反對的是什麼禮?

余英時認為,曹家早已投靠滿洲人,其在文化上已是滿人而不是漢人了。曹雪芹所反對的,是用來緣飾流行於滿族間的那種等級森嚴的社會制度的過時的漢族禮法,亦即八旗世家所遵守之禮法。

事實上,《紅樓夢》中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皆為八旗世家。書中寫的喪禮與祭禮,都是流行於八旗社會的制度。又第十一回寫鳳姐在天香樓看戲,有「鳳姐……款步提衣上了樓來」,俞平伯所藏嘉慶甲子百二十回刻本上有一些嘉道年間的人的評語,在這一句下批道:「上樓提衣是旗裝」,鳳姐是穿旗人服飾。第五十四回鳳姐囑咐寶玉:「寶玉別喝冷酒,仔細手顫,明兒寫不得字,拉不得弓」,只有八旗子弟須熟習弓馬,能騎善射才准作文考試,「提衣」、「拉弓」四字實際暗示寶玉是八旗世家子弟。

曹雪芹在嚴峻的禮法環境中長大,正因為瞭解得深,才能入室操戈,成為禮法的叛徒。《紅樓夢》一書處處暴露禮法的虛偽、醜惡,最顯著者,例如:

(1) 第七回借焦大之口罵「扒灰、養小叔子」,開宗明義點破隱藏在禮法後面的醜行。

(2) 第四十回劉姥姥被鳳姐諸人捉弄後,說:「我只愛你們家這行事,怪道說『禮出大家』」,戳穿賈府的假正經,號稱禮法世家卻對她這個「莊家人」十分無禮。

(3) 第六十三回賈敬死後,賈珍、賈蓉父子在居喪盡禮、做孝子賢孫的背後,竟和尤氏姊妹鬼混。

有別於戴震反對以「理」殺人,曹雪芹重心在反對「禮」。他卒之在阮籍身上找到共鳴,在《莊子》中找到思想資源。

敦誠《贈曹芹圃》有「步兵白眼向人斜」,張宜泉《題芹溪居士》題下小注有「姓曹名沾,字夢阮,號芹溪居士」,「步兵」、「白眼」、「阮」皆指阮籍,可見曹雪芹是以阮籍自許。

至於《紅樓夢》與《莊子》的關係,第七十八回寶玉撰<芙蓉女兒誄>,明言「遠師楚人之言,招魂、離騷、九辯、枯樹、問難、秋水、大人先生傳等法」。另第二十一回寶玉讀<篋>篇並續莊子文,第二十二回引<列禦寇>篇,第六十三回妙玉的「畸人」之說,俱見《紅樓夢》深受《莊子》影響。

曹雪芹對老莊痛斥儒家禮法感同情,也對阮籍「禮豈為我輩設」相投契,阮籍不能忍受魏晉高門的偽禮法,曹雪芹不能忍受八旗世家的偽禮法,二人因此精神相通。

《紅樓夢》以「情」為最後歸宿,是因為「情」正是「禮」的對立面。曹雪芹最為傾倒湯顯祖,湯顯祖是把「情」放在「性」或「理」的對立面。與曹雪芹同時的戴震,也是用「情」和「自然」來打擊「理」。曹雪芹講「禮」而不講「理」,是因為在特殊的八旗背景下,「理」的壓力遠不及「禮」來得直接而沉重。

《紅樓夢》兩個對立的世界,其實就是「情」世界與「禮」世界的分野。前者出於自然,是「真」的、「乾淨」的;後者乃由人為,是「假」的、「骯髒」的。以「情」為中心的大觀園,處在「禮」世界的重重包圍之中,其在真實的人間終究不可能存在。故此,在《紅樓夢》最初構想的階段,大觀園注定終歸於太虛幻境,這是一個必然的結局。

[主要參考資料]

<曹雪芹的「漢族認同感」補論>、<曹雪芹的反傳統思想>,二文收錄於余英時《紅樓夢的兩個世界》

2023年7月23日 星期日

余英時論金陵十二釵正冊排名

在<「眼前無路想回頭」- 再論《紅樓夢》的兩個世界兼答趙岡兄>中,余英時提到,金陵十二釵正冊內的名次,其排列絕不是根據身份,而是採取了另外的標準,即與寶玉的關係,所謂「通部情案,皆必從石兄掛號」。

十二釵始於黛玉、寶釵,二人是與寶玉情感關係最深的女子。由於難分軒輊,冊子把二人合成一幅畫,《紅樓夢曲子》中第二支《終身誤》和第三支《枉凝眉》也同樣是薛、林並舉,避開了高下問題。然而,勉強要分,黛玉終究高出寶釵一頭。庚辰本第十九回雙行夾注引後回「情榜」評曰:「寶玉情不情,黛玉情情」,寶玉之下分明是黛玉而非寶釵。綜觀全部《紅樓夢》,寶玉之心確是一直偏向著黛玉,尤其能夠證明寶釵地位不及黛玉。

薛、林以下是元春,元春和寶玉雖是骨肉親情,卻非比尋常。元春歸省一回,曹雪芹特別說明原委,謂「其名份雖系姊弟,其情狀有如母子」。及至元春召見寶玉,「元妃命他進前,攜手攬於懷內,又撫其頭頸笑道:『比先競長了好些。』一語未終,淚如雨下」,正因為元春和寶玉的感情已由姊弟進而為母子,加上大觀園這個理想世界便是在元春歸省的名義下建造起來的,後來寶玉和諸釵入住大觀園也出於元春之命,某種意義上,元春可以說是理想世界的創造者,其排名雖不能與薛、林相比,但已可緊隨在後。

元春之後是探春。探春與寶玉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妹,他們之間更有自然發生的友情,這比賈赦之女迎春、寧國府的惜春要深一層。

第五名是史湘雲。余英時同意紅學家周汝昌的觀察,覺得湘雲與寶玉之間大約有些「未免有情,誰能遣此」的味道。事實上,第三十二回中,黛玉一度疑心寶玉「同史湘雲也做出那些風流佳事來」。另寶玉看見史湘雲「一彎雪白的膀子掠於被外」,跟見了寶釵的「雪白一段酥臂,不覺動了羨慕之心」,十分相似。惟湘雲已嫁衛若蘭,故寫得遠為蘊藉含蓄。

第六名是妙玉。妙玉雖為與賈府毫無親友淵源的女尼,排名卻超出迎春、惜春、巧姐,理由是她和寶玉之間有一種微妙的情感。她在鳳姐、李紈、秦可卿之上,是因為她在大觀園中是最乾淨的人物。

緊接是迎春、惜春,二人與寶玉關係不及鳳姐跟寶玉的,但二人都是清潔的女兒,住在大觀園之內,而且未婚,寶玉欣賞未婚女子而不喜已婚的,故二人在鳳姐前。至於巧姐,乃鳳姐之女,她因此排在鳳姐之後。

鳳姐在正冊有一席位,是因為她雖身住現實世界,精神上的認同則毫無可疑地在大觀園之內。余英時舉出下列例證:

(1) 除了大觀園建造之前「協理寧國府」一段外,鳳姐的活動幾乎全集中在大觀園之內。

(2)「抄檢大觀園」時,鳳姐處處維護大觀園中人物。這和她在「協理寧國府」期間所表現的毒辣面貌,形成強烈對照。

(3) 鳳姐對邢岫煙照顧特別體貼,她對園中「別的姊妹」都是愛護的。

(4) 第四十五回鳳姐曾說「我不入社花幾個錢,不成了大觀園的反叛了,還想在這裡吃飯不成!」「大觀園的反叛」這幾個字提醒讀者,鳳姐不折不扣是大觀園理想世界的中堅分子。

(5) 鳳姐不只加入詩社,還寫下了一句詩。

(6) 鳳姐和寶玉之間無愛情,卻存在一種類乎姊弟一般的深厚而親切的友情。第七回鳳姐到寧府去看尤氏,寶玉也要跟了逛去。他們「姐兒兩個坐了車」同去,回來時鳳姐「和寶玉攜手同行」,同車而歸。第十五回寧府送秦可卿之殯,寶玉原是騎馬的,但鳳姐笑著勸寶玉上車。兩人之間流露著一種真摯的情感。

(7) 鳳姐對寶玉和黛玉的愛情一直表現了同情和支持。誠如周汝昌所言:「至於鳳姐,他雖然罪惡重重,但這方面 (寶黛姻緣) 的重要關節上,她是和寶玉一面的,而絕非敵對。她在寶、黛之間,是個出力人物,從黛玉一入府,直到後來言談行動,排難解紛,都是維護寶、黛的,前八十回所寫。斑斑可見……」撇開後四十回的妄續,鳳姐基本上是《紅樓夢》唯一有促成「木石姻緣」意向的人,單憑這一點,她在正冊中的地位便當在李紈之上。

李紈身份是寡婦,寶玉曾說「稻香老農並不善作,卻善看,又最公道。你評閱優劣,我們都服的」,其對李紈更多是「尊而不親」,李紈排名較鳳姐為低,可想而知。

2023年7月20日 星期四

人文精英的殞落

米蘭昆德拉離世,世上從此少了一個文學、哲學大師,我沒認真讀過昆德拉的作品,但一句「人類對抗權力的鬥爭,就是記憶與遺忘的鬥爭」,相信不少香港人都聽過,這便是人文的威力。

從余英時、倪匡、李怡到米蘭昆德拉,雖然大家專精的領域不盡相同,但都屬於廣義的人文學者。世界不太公平,科學家、經濟學家很容易獲得獎項,偏偏文學家、歷史學家、作家很難有類似殊榮。勉強言之,就只有諾貝爾文學獎和唐獎。科學家需要實驗室來成就其學問知識,人文學者需要大量藏書,可惜後者往往要節衣縮食用自己微薄的薪金購入珍貴圖書,前者不時有政商機構願意資助。

科學講程序、講訓練,人才易得。文史哲要做得出色,多少要具備創造力及鑑賞能力,這多少要有天份,人才難覓。讀余英時的作品,常覺其理路井然,學識淵博。倪匡的科幻小說,天馬行空無出其右,卻又帶有相當的寫實。李怡論政筆端帶有情感而不乏睿智。至於昆德拉,寫的是小說,談的是哲理。這些人走後,世上能否找到替代?只怕很難,畢竟培養文化人才,不花數十數百年之功不易成就。

人才撒手人寰,獨留下一部部著作。可是,在不讀書的年代,真心開卷者有幾人?尤其不幸的是,大師遠去,若無子嗣好友,生前藏書往往被胡亂擺放甚至棄置,人文學之傳承,不亦難乎!

所以,人文學 / 文化的保存與弘揚,前提是社會大眾必須有一意識去珍惜有關方面的人才及作品。一個金錢至上、物欲橫流、到處是思想禁區的國度,人文學 / 文化注定萎縮,相關人才亦注定悄然殞落,無人珍惜。

2023年7月19日 星期三

及時行樂 (20-07-2023, 新舊廣東歌、外語歌)

1. 陳慧琳 - 談情的價值 (DJ Thomas Remix)

2. 吳浩康 - 先入為主

3. 曾若華 - 格拉斯哥流浪

4. 陳柏宇 - 車匙

5. 黃伊汶 - Show Me Love

6. T.A.T.U. - All about us

7. 林憶蓮 - 微涼

8. Blue Jeans + 林憶蓮 - 下雨天

9. 陳慧嫻 - 秋色

10. Delta T - Pretty Lady

11. 姚婥菲 - 這個姿態

12. Radiohead - There, there

2023年7月18日 星期二

愛國教育不能流於形式主義

今天在香港推動愛國教育的,大多擺脫不了形式主義的弊病,這又和共黨的唯物論官方意識形態有關。

猶記得以前讀書時,老師傾向從文化、歷史切入培養學生的愛國心。讀杜甫詩,一定提到杜甫如何憂國憂民。講百年中國,一定提及中國人歷經多重苦難才能躋身世界舞台。那個年頭,沒有天天升五星旗,日日唱《義勇軍進行曲》,但我們都知道五星旗的五粒星代表著什麼,以及《義勇軍進行曲》背後的故事,動容之情不知不覺存於心中。

今時今日,每間學校幾乎都安排制服團體負責升旗,儀式細節一絲不苟,綵排演練嚴格講究,但試問參與學生有幾多對這面要珍而重之的旗有感情?又《義勇軍進行曲》的抗日辛酸、作詞人田漢的不幸遭遇,師生們是否知悉?中環、灣仔一片紅旗,更多是蒼白無力的矯飾服從,空洞而沒靈魂。愛國需要有深度、有內涵,這絕不能靠形式能夠成就。

故宮博物館建成後,老師們會帶學生到館內看清朝皇帝的皇袍、畫像等,從而加深對中國歷史文化的理解。但中國歷史文化是否只為一堆文物古玩?在我看來,徐錫麟、秋瑾的慷慨就義,孫中山先生為革命向華僑募捐,四行倉庫八百壯士奮勇抗日,這些事跡更教人感動,更教人肅然起敬。他們都不是住在皇宮對臣下頤指氣使,而是真正為國盡心盡力。捨本逐末,棄精華而取糟粕,做法適切嗎?

唯物論來自經驗傳統,要凡事都看得見,偏偏感情、精神、愛國魂是看不見的,且要潛移墨化日積月累栽培。有朝一天,街上人人穿華服,中華文化日成為官方節慶,但人人心繫海外,欲移居外地而後快,這又是否有關當局想看到的愛國教育,值得深思。

2023年7月16日 星期日

從法藏《華嚴金師子章》看華嚴宗之哲學義理

和其他大乘宗派一樣,華嚴宗接受「緣起性空」此一共法。世間一切事物都由「因緣」(「因」是主要條件,「緣」是補助條件) 和合而生起,也隨「因緣」離散而消失。法藏補充,「因」是指不變的真如,即真常心,「緣」是指無明,即愚痴妄念。兩相和合,生起萬法 (現象)。

由於一切現象都是因緣和合的結果,它們都是不真實的假相,所以是「色空」。所有客觀存在的事物,皆不是獨立自存的實體,這種存在只是一種虛幻的存在,叫做「幻有」。「色空」、「幻有」兩不妨礙,形相是緣起而有,所以虛幻,其本身非實有,所以是「空」。順便一提,這個「空」不是斷空,即離開現象另有一「空」。

沿襲唯識宗《攝大乘論》的三性說,法藏亦講偏計執、依他起、圓成實性。凡夫受世俗觀念驅使,把事物看作真實存在的東西,忘記了它們只是無自性、空無所有的「幻有」,這種虛妄的執著、錯誤的成見,叫做偏計所執性。至於依他起性,是指現象世界依種種因緣條件而生起,為一虛幻的存在。圓成實是圓滿、成就、究竟真實的意思,圓成實性即清淨心、真如。去掉偏計所執性,領悟依他起性,體證圓成實性,是華嚴宗的中心課題。

一切事物都是不真實的假相,是暫時的,所以其無永恆之相,即「無相」。世間一切生滅,只是緣聚緣散,就現象本身言,並無生滅,故云「無生」。

按照法藏意見,佛的教法可分為五個階段,亦可稱五個層次:

1. 聲聞教 – 一切現象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並無實體性,亦不能久住,變動不居。

2. 大乘始教 – 一切現象俱無實體性,所以畢竟空 (「證法空」)。

3. 大乘終教 – 萬法雖空,不礙幻有。緣生假有兩相依存,真俗二諦歷然可觀。

4. 大乘頓教 – 以理奪事,事隱理顯,空有雙泯,名言路絕,棲心無寄,直辯真性本空。一言以蔽之,就是泯去真空、假有的二分,直悟真如。

5. 一乘圓教 –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明白真如隨緣生起萬法,萬法皆為真如的體現。真如、萬法互相融攝,兩不妨礙。

華嚴宗的「法界緣起」,可歸結到「十玄門」及「六相」上。

「十玄門」包括:

I. 同時具足相應門

真如隨緣生起一切現象,任一現象具足一切現象,無有差別。

II. 一多相容不同門

真如、現象相容而又互不相同。一方面看,真如是一,現象是多。另一方面看,每一現象都是真如的體現。

III. 祕密隱顯俱成門

如果注意現象,現象會顯現,而真如隱沒,如果注意真如,真如顯現,而現象隱沒。現象和真如的隱現同時存在。

IV. 因陀羅網境界門

現象與現象之間相互滲雜,縱橫交織,彼此互攝,重疊無盡。這是説明現象錯綜複雜的普遍聯繫。

每一事物中有無數事物。尤其甚者,這一事物,不但包含一切事物,還包含了每一事物中所包含的一切事物。其他任何一個事物中所包含的一切事物,也各各包含一切事物。此即所謂因陀羅網境界。

V. 諸藏純雜具德門

現象之間內容截然不同,所以是雜。每一現象皆可包含其他一切現象,所以是純,既是雜又是純,互不妨礙,互不矛盾。

VI. 諸法相即自在門

現象彼此相依相即,又各自存在。有別於「一多相容不同門」著重真如 (理) 與現象 (事) 的相容和不同的關係,此門更著重講現象與現象的相攝、包含 (即「事事無礙」)。

VII. 微細相容安立門

極微細的事物都能包容一切事物。

VIII. 十世隔法異成門

十世時移世易是相隔,但每一事物又能遍十世,同時成就,雖異而成。

IX. 由心迴轉善成門

一切都隨「真心」(自性清淨心) 轉變生成,一切都是「真心」的變現。

X. 託事顯法生解門

通過現象顯示真如,令人產生真正的悟解,由不覺轉為覺。

「六相」指事物的六種相狀:

a. 總相 – 事物的整體

b. 別相 – 事物整體的各個組成部分

c. 同相 – 組成為整體的各部分的共同性

d. 異相 – 事物整體各部分的差別

e. 成相 – 各部分共同組成為整體

f. 壞相 – 各部分只停留在各自本位上,不共同組成為整體。

合而觀之,這是從哲學上論述部分和整體的各種關係。值得注意的是,「隨舉一法,具此六相緣起」,它們更似是從不同面向審視現象。

法藏根據起信論思想,認為阿賴耶識有生滅和不生滅兩個方面,有覺和不覺兩種含義,眾生可以通過覺產生對事物真性的瞭解,克服無明。斷去無明後,具一切種智,即成菩提,一悟永悟,一成永成。妄想斷盡,永離苦源,魔惱不相侵奪,即入涅槃。

2023年7月14日 星期五

何必講著數

「世界有變數,香港有著數」,敢問從何得知世界在變?退一步,縱然知道有變,世界哪一刻不在變動之中?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曾說:「人不能踏過同一條河兩次」,「世界有變數」基本上是「阿媽係女人」一類無意義的話。

「著數」是廣州口語,書面語可以說成「討便宜」、「佔好處」等。堂堂大國,念茲在茲都是蠅頭小利,這與唯利是圖的小人有何分別?中國文化之偉大可貴在孔孟儒學,孔子教人「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孟子對梁惠王亦言「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傳統中國向來不講單純的利益,利益之上更有應該不應該,即道德,道德良知永遠居首位,規範著利益的追求,這才是中國人一貫思維,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趁火打劫,乘國際出現變亂以自肥,此完全有違儒家思想,不合符中國文化主流價值,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香港人當然不願為之。

香港過去雖然西化時麾,但多少保留了前清遺下的道德風俗。中國大陸先經過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打倒孔家店」,再歷六六至七六年的十年文革,基本上傳統道德價值蕩然無存。八九民運,是西方自由主義刺激使然,也是士大夫良知最後的覺醒。血腥鎮壓,取而代之是數十年「悶聲發大財」,致使今天成就出「著數論」,但這與中國傳統何干?此乃摧毀傳統的不幸產物,不可視作中華文化本身。

有了錢,就去召妓,東莞淫業一度興旺,正是今天參加港姐的佳麗們,擺出企街般的姿勢的由來。位位美女,身穿短裙,蹲下而不覺羞恥,我們很難想像她們和柳如是、李清照有什麼傳承關係?

總括而言,香港人愛著數,但不是不講道德。中國要強大,不是靠大嘴巴和筆桿子,還要靠官民的身體力行。

2023年7月13日 星期四

阿波羅星的星球安全教育

阿波羅星近年出現星球安全問題,當地政府為避免年輕一代受其他星球蠱惑,決定在所有學校推行星球安全教育。其中一所歷史悠久、向來敬拜馬路亞神的學校,從來對星球安全教育一無所知,為爭取政府撥款繼續營運,今年起試行星球安全教育,為此特意開了一場討論會,讓校內老師交流意見。

「其實,我們星球一向無外族入侵,又甚少內亂,何須刻意多提保護星球安全?」老師 A 執教鞭將近六十年,親民直率令他深受學生歡迎。

「你這說法就不對了,我們的米飯班主是誰?上面叫到,難道我們不做?你們年青的說說,不推星球安全教育,你們能去快樂星旅遊渡假嗎?」老師 B 年資較老師 A 淺,卻異常地現實,他知道年青入行的大多為了飯碗,故乘機問年青教師意見,助長自己聲勢。

「現時的課擔已經很多了,還加多個星球安全教育,要自製教材,還不知須不須出卷、改卷,我……覺得沒太大必要。」

然而,此番話一出,其他年青老師馬上緘默。他們都知道,一旦附和,必定沒好下場。

果然,校長宣佈要做好、做穩、做妥星球安全教育,未幾老師 A 和那個敢言的年青老師消失於校園,學生縱有不捨,亦不敢表露。

星球安全教育第一課教阿波羅星的星旗、星歌。可是,阿波羅星的先人們本是一群寇盜,他們奪了撒馬爾星的旗做旗,搶去巫利星創作的曲子做歌。有學生翻查資料發現內情,向老師提問,老師無言以對,上報校長,結果,該學生被懷疑精神有問題,關入精神病院,同學們有予以同情的,也被當作精神受污染,遭關押。一時間,校內學生人數急劇下降,但校長似乎十分滿意這狀況,畢竟下周教育當局就要來視學,少些異見分子意味著出岔子的機會越少。

下周終於到來,視學官不是阿波羅星土生土長的人,乃外來人士。他左看看,右看看,連連搖頭。觀畢星球安全教育授課後,他更是滿臉不悅。

「我不知道你們以往是怎麼辦學,現在既要全面優化、準確掌握星球安全教育的重中之重,怎可能在課室、在禮堂掛上馬路亞神的像?即使掛,亦應該是阿羅星的旗放中間,旁邊掛較小型的像。明不明白?還有,什麼用漫畫、文創產品表達對阿波羅星的情懷,這完全是對星球的輕蔑!要表達愛星球之情,只能透過寫文章,用漫畫、文創產品,學生只會當作玩遊戲!」

「但我們很多學生寫不到完整句子……」

「這是你們做教師的問題!你們不盡責,教得不好,他們當然不能寫。你們用心些,寫文章有什麼難?這位老師未免教學欠熱誠!」

視學官終於離開,校長馬上暈了過去。校園早已沒學生,獨剩下老師 B 和一眾年輕教師開會檢討視學官建議,馬路亞神像在黑夜中悄然隱沒。

2023年7月10日 星期一

李碩《翦商》顛覆上古史論述

關於中國上古有人殉風俗,《孟子.梁惠王上》已有證明,「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孔子認為,用假人陪葬在意念上與用真人陪葬無異,最初發明俑的人,一定會得到報應,絕子絕孫。我們可以推想,在俑發明之前,用活生生的人陪葬是曾經出現過的,惟史料缺乏,我們所知實在有限。

近年,中國大陸有一歷史學者李碩,出版《翦商:殷周之變與華夏新生》,深入探討人殉、人祭的歷史源流。先介紹一下他。最初讀中文,為北京大學中文系學士,畢業後從事新聞記者、編輯工作,後考入清華大學歷史系攻讀碩士、博士。2012 年發表<周滅商與華夏新生>,《翦商》正是以此文為基礎,擴充寫成。

《翦商》開篇運用考古發掘材料還原了一場發生在商朝末年的人祭,下命令的正是紂王,屠殺分三輪,第一輪殺 19 人,第二輪殺 29 人,第三輪殺 24 人。李碩指出:「這不是簡單的屠殺。主祭者準備充分,從祭祀坑的挖掘和修整,到每一個殺祭步驟,比如屍身擺放、撒朱砂、填土、打碎陶器、擺放各種祭品,都執行得有條不紊。而且,地面上還在同步舉辦包含燒烤祭品在內的獻祭儀式。這些都說明當時的人對舉辦此類祭祀活動已經很熟悉,有一套相對固定的操作流程」,他又說:「有較多兒童和嬰兒,主要被分屍、肢解甚至烹食」。據此,再看易牙烹親子給齊桓公品嚐,便不難理解,吃稚子嬰兒本來是一直以來的風俗。

按李碩考證,自新石器時代以降,華北形成了殺人獻祭的原始宗教,夏朝沿襲,商朝達至鼎峰。從龍山時代到商代,稱為「華夏舊文明」。關於商朝人祭的殘酷,李碩說:「對商人來說,在聚會典禮時殺戮異族,不僅僅是給諸神奉獻祭禮,也是讓圍觀者獲得精神刺激和滿足的『盛宴』,比如,多處人祭坑留有蓄意虐殺的跡象,尤其當人牲數量不足,獻祭者還會儘量延緩人牲的死亡,任憑被剁去肢體的人牲儘量地掙扎、哀嚎或咒駡。」

一般認為,人祭在殷商晚期逐漸、自然、不知不覺地退場。可是,李碩不以為然。他說:「人祭的消亡和周滅商有直接關係。在周武王死後,輔政的周公旦取締了商人的人祭風俗,並消除了關於人祭的文字記錄和歷史記憶;周公此舉可能是為了防止其死灰復燃,執行得也比較成功,於是留下了三千年的記憶空白。」在另一處,他提到「周滅商後,周公旦一代人迅速廢除了人祭宗教,並抹去了與此相關的文獻與記憶,從而開創了和平、寬容的『華夏新文明』,其影響延續至今」、「周人並未開創一種新的宗教,而是採用世俗的人文主義立場,與極端宗教行為保持距離,不允許其干預現實生活,所謂『敬鬼神而遠之』,這奠定了後世中國的文化基礎」、「周公時代變革的最大結果,是神權退場」。總之,人祭的終結,以及相關記載的消失,始於周公。

李碩還提到,孔子尊周公,是因為他晚年發現了周公這些事跡,「最早對殷商這段塵封的往事進行追索考證的並非現代人,而是殷商後裔、儒家『六經』的編輯者孔子……他編輯的『六經』保存了一些真相……這是孔子在探究到真實歷史之後做出的決定,他要繼續周公的事業,重塑華夏文明」,孔子讚美周公,編輯六經,按照周公精神整理歷史文獻,標誌著周公開創新華夏、埋葬舊華夏事業的完成。直至考古學家挖出夏、商遺址,上古中國血腥的歷史真實,才得到復原。

書中更講述「西周之後,人們還創造了那些更古老的半神帝王的『創世紀』,比如黃帝和炎帝,嫁接和混淆了很多周族早期傳說,造成了很多混亂」,「以現代學術標準看,《尚書》中那些最古老的篇章,如堯、舜、禹及夏朝,都是不可靠的,只有到了商朝才開始有一些可信的內容」、「(周昌請求紂王不再使用『炮烙之刑』) 這實乃後世的一種道德敍事,並不符合當時的規則」,處處衝擊主流上古史觀。

讀畢《翦商》,堯、舜、禹、湯、文、武的聖王傳統純屬虛構,中國實在有許多不為人知的一面,有待發掘。

2023年7月7日 星期五

及時行樂 (07-07-2023, 陳慧琳 Special + 新歌速遞)

1. 陳慧琳 - 風眼

2. 陳慧琳 - 我的親人

3. 陳慧琳 - 談情的價值

4. 陳慧琳 - 花花宇宙 (Glorious 80’s Remix)

5. 陳慧琳 - 對你太在乎

6. 陳慧琳 - 最愛演唱會

7. Maria Cordero - 感激這對手

8. Beyond - 無語問蒼天

9. 陳曉東 - 燒光了火柴

10. AI 尹光 - Dear my friend

11. Blur - St. Charles Square

12. Calvin Harris, Ellie Goulding - Miracle (David Guetta Extended Remix)

2023年7月6日 星期四

陳曉東新歌細訴中年愛情真諦

除了陳慧琳積極籌備新歌和演唱會,當年同樣為正東唱片力捧新人的陳曉東,最近亦推出新歌,歌名叫做《燒光了火柴》,顧名思義,是向千禧年前後的成名作《劃火柴》(收錄於 2002 年推出的《從未忘記》) 致敬,亦可說是延續。

假如《劃火柴》講的是少男少女的愛情心聲,《燒光了火柴》則是講中年人的愛情體會,這也貼合東東現在的心境,畢竟他已 47 歲,且有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沒有「失意嗎?找一個樂天的少艾。發悶嗎?想走兩步便換對鞋。興奮嗎?將二人夢一手破壞」,取而代之是「溫馨靜靜一天,有你就夠」、「無盡對岸,平靜已很嚮往,縱已沒再轟烈仍不枉,沿途青蔥的輕狂,才配被窩心細看」,明白愛情是細水長流,不是貪新厭舊求刺激,是《燒》一大主題。

MV 以《初戀無限 Touch》為藍本,重新呈現電影中的經典畫面,打正旗號賣回憶。至於作曲人徐浩,乃首次與東東合作。近二十年,東東不時北上發展,集中經營中國大陸市場,難得再次推出廣東歌,而且是極地道的 K 歌品種,相信樂迷對他這一次充滿誠意的回歸,是引頸以待,歡迎之至。

順便一提,當年和東東傳出戀情的張柏芝,近日亮相「灣區升明月」音樂晚會,演唱《星語心願》,依舊年青和美艷動人,兩人各自有不同的人生,卻一樣保養得宜。

2023年7月5日 星期三

陳慧琳重返樂壇三部曲

樂壇天后陳慧琳近日重返樂壇,推出三首新歌,皆極具水準。《風眼》是典型伍樂城曲式,歌詞講如何從愛情的挫折中看出曙光,非常正能量。《談情的價值》請來老拍擋雷頌德操刀,想當年 Mark Lui 曾為 Kelly 度身訂造多首舞池精品,今次也不例外,大玩電音,值得注意是許弘毅的詞,引用《般若心經》探討愛情,此和 Sammi 鄭秀文援引哲學理論講愛情,有異曲同工之妙。

《我的親人》是三首歌中最深得我心。友達以上,戀人未滿,或未能開花結果的愛情,常被人賤視或看輕,但在這首歌中,卻以「親人」稱呼之,比愛人更親厚。「這親人,這親人,又貼心也難禁。做你的親人,患病時緊貼附近。我們如至親,親暱過陌生者遠近,除非與別人熱吻,mm-hmm,曾經都跟你合襯」,大家若有印象,2017 年李克勤曾發表過一首歌叫《C3PO》,其中提到「情迷不意亂,共坐太空船,妳飛多遠陪伴多遠。縱已知,明明似非有緣,劇情無人可扭轉。從來不覺倦,用盡我的所有力氣照料妳,珍惜妳。如珠、如寶,如 C3PO 每日效勞,望到,卻觸不到」,當年李克勤請來周慧敏在 MV 中當女神角色,今次 Kelly 則找來曾演過《南海十三郎》的謝君豪當 MV 男主角,同樣是靚仔靚女,同樣是正面肯定不完滿的愛情,顛覆主流愛情觀出奇地一致。

陳慧琳接受訪問時透露,即將於 9 月 30 日、 10 月 1 日在澳門舉行演唱會,觀乎其在 4 月 30 日於沙田馬場大跳《花花宇宙》、《大日子》,還有新近 Chill Club 的 Mini Concert,無走音,無不夠氣,甚至有樂迷稱讚她的演出比以前更加穩定,是行走 CD,相信演唱會可觀性甚高。最重要是 Kelly 無論外貌、身形都沒有走樣,歌迷打氣依然熾烈,一切彷彿回到千禧年前後,單是買回憶,已值回票價。

2023年7月4日 星期二

黨國不應凌駕親情,管治無需自製敵人

儒家文化一大核心是親情至上,孔子曾說:「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父親偷羊,兒子發現了,該怎麼辦?孔子說兒子該為父親隱瞞,在家中循循善誘父親,叫他下次不要再犯,而非大義滅親,送官究治。此在現代固然有違守法意識,但背後未嘗沒有更深一層的考慮 – 父子天倫關係是無價的,孝這種德行是彌足珍貴。舉凡任何人為了其他原因背棄親情,這些人皆非仲尼之徒,對中國文化亦非心悅誠服。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大陸在毛澤東主政下,出現子女批鬥父母的奇怪現象,他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要忠於毛主席,要忠於黨。黨國的利益凌駕親情,這是中共的死結之一,也是其契接不到儒家文化的地方。時至今日,中國大陸的經濟、創科優勢,無人會置疑,但這麼一個大國,是否就繼承著傳統文化?是否官員穿漢服打卡,學生要到孔子像前參拜,就等於繼承傳統?當做媳婦的為了國家安全,堅決和家翁脫離關係,來個大義滅親,儒家的親情至上去了哪裡?當年錢穆、牟宗三等對中共未能首肯,就是在這一點上看不過眼。

又有效管治需要涉及技術問題的處理,如何保障就業、刺激經濟、開拓財政來源之類,決不是靠自製假想敵可以成就。同樣發生在毛澤東年代,大躍進及人民公社的失敗,實際源自土法煉鋼做法不合符科學,以及大鑊飯令人民失去進取工作的動力。毛澤東卻認為是黨內存有「階級敵人」,拖三面紅旗後腿,令運動功敗垂成。有「階級敵人」,自然就要揪出來,結果無數冤假錯案出現。「階級敵人」後來大家都知道,是指「黨內謀求資本主義復辟的資產階級當權派」,但這一個派真的存在嗎?打倒了這個派,1966 年至 1976 年十年時間,中國經濟又有什麼發展?

英國人管治不是特別優秀,但他們至少實事求是,不會自製稻草人迫害同胞。六七暴動後,麥理浩上任,對暴動成因的方方面面做過一番研討,他其中一項成就是成立廉政公署,而這是針對當時警權過大及警隊貪污嚴重而發,此乃對症下藥一顯例。彭定康的政改,中共覺得「三違反」,但這未嘗不是對「八八直選」以來民間越來越熾烈的民主訴求的回應。經驗主義、實證精神,是英國的文化瑰寶,香港以往的良政善治,部份亦得益於此。

今天,要令市民對政府有信心,自覺維護國家安全,關鍵不在市民,而在政府諸位官員身上。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什麼叫做「身正」,說到底就是為官者盡其為官的責任,當香港市民豐衣足食,安居樂業,不愁生計,而且有空間從事社區參與,他們哪裡還會想到極端主張?極端主張在香港又哪裡有市場?

2023年7月2日 星期日

九巴 30 的前世今生

九巴 30 前身是 16A,1948 年 12 月 11 日投入服務,屬戰後開辦的路線。

16A 最初來往佐敦道碼頭和荃灣大光明戲院。佐敦道碼頭 1933 年 3 月 6 日啟用以來,一直提供九龍至港島 (中環、灣仔) 的客輪及汽車渡輪服務,那時地鐵尚未出現,佐敦道碼頭的角色更見重要。碼頭旁邊設有巴士總站,16A 是其中一條以碼頭為終點站的巴士路線。

16A 在荃灣接駁港島的交通上發揮關鍵作用,其客源之多可想而知,亦見當時荃灣人有不少須遠赴港島工作,反映港島實為香港的經濟重心。

1951 年,16A 總站延長至荃灣西約,同時加開輔助線 16B。「荃灣西約」介乎油柑頭至柴灣角的青山公路一帶,柴灣角在 1960 年代荃灣填海以後,逐步發展成為工業區,稱柴灣角工業區。區內有許多工業大廈,員工上下班要有交通工具代步,16A 於是有角色。1960 年 12 月 1 日,九巴增派雙層巴士行走,由此可見當時乘搭人數之多。

六七暴動期間,16A 停駛,1970 年 7 月 27 日,16A 才重新投入服務,但路線縮短至荃灣碼頭。1973 年 7 月 16 日,九巴路線重組,16A 改稱 30。

麥理浩出任港督,銳意發展新界,1975 年,荔景邨入伙,1978 年 3 月 6日,30 開始了服務荔景山區的時代。儘管 46B (荔景山至荃灣碼頭) 的出現令 30 一度撤出荔景山,1983 年 30 再次繞經荔景。

在前一年,即 1982 年 5 月 16 日,30 荃灣終點站發生變動,延長至柴灣角 (西)。柴灣角 (西) 其實即今天的荃威花園。荃威花園 1978 至 1981 年落成並入伙,終點站變更反映 30 開始服務荃威居民往返荃灣市區及九龍。

1989 年 2 月 27 日,30 的特快線 30X 投入服務,來往荃威花園及黃埔花園,為唯一直接往返荃灣及紅磡的巴士路線。此一安排自然是配合 1985 至 1991 年黃埔花園的落成而設。

1991 年 10 月 3 日,30 配合 30X 提升至全日服務,九龍終點站縮短至長沙灣,1992 年 9 月 13 日遷往長沙灣廣場。九十年代初,隨著海底隧道及地鐵通車,佐敦道碼頭的過海渡輪服務作用大減,汽車渡輪業務於 1994 年 1 月 6 日首先停航,碼頭後來更在 1996 年 2 月 1 日停用。30 不再以佐敦道碼頭為終點站,多少反映碼頭角色功能已不復往昔。與此同時,1989 至1992 年,長沙灣廣場第一、二期次第落成,這是長沙灣一個新商場及寫字樓。以此為終點站,反映九十年代初的香港已轉向商業白領主導的時代。

1994 年 3 月 21 日,配合 46A (麗瑤至荃灣碼頭) 永久停駛,30 繞經麗瑤及葵芳,使荔景、祖堯來往荃灣的車程被加長。由於荃灣出長沙灣有多種交通選擇,30 營運狀況開始不佳,班次亦漸告疏落,直至現在。

總括而言,30 見證香港從工業邁向商業,也見證公私營房屋的迅速發展,以及渡輪服務的式微,是揭示香港歷史變遷的一面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