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4日 星期二

黨國不應凌駕親情,管治無需自製敵人

儒家文化一大核心是親情至上,孔子曾說:「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父親偷羊,兒子發現了,該怎麼辦?孔子說兒子該為父親隱瞞,在家中循循善誘父親,叫他下次不要再犯,而非大義滅親,送官究治。此在現代固然有違守法意識,但背後未嘗沒有更深一層的考慮 – 父子天倫關係是無價的,孝這種德行是彌足珍貴。舉凡任何人為了其他原因背棄親情,這些人皆非仲尼之徒,對中國文化亦非心悅誠服。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大陸在毛澤東主政下,出現子女批鬥父母的奇怪現象,他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要忠於毛主席,要忠於黨。黨國的利益凌駕親情,這是中共的死結之一,也是其契接不到儒家文化的地方。時至今日,中國大陸的經濟、創科優勢,無人會置疑,但這麼一個大國,是否就繼承著傳統文化?是否官員穿漢服打卡,學生要到孔子像前參拜,就等於繼承傳統?當做媳婦的為了國家安全,堅決和家翁脫離關係,來個大義滅親,儒家的親情至上去了哪裡?當年錢穆、牟宗三等對中共未能首肯,就是在這一點上看不過眼。

又有效管治需要涉及技術問題的處理,如何保障就業、刺激經濟、開拓財政來源之類,決不是靠自製假想敵可以成就。同樣發生在毛澤東年代,大躍進及人民公社的失敗,實際源自土法煉鋼做法不合符科學,以及大鑊飯令人民失去進取工作的動力。毛澤東卻認為是黨內存有「階級敵人」,拖三面紅旗後腿,令運動功敗垂成。有「階級敵人」,自然就要揪出來,結果無數冤假錯案出現。「階級敵人」後來大家都知道,是指「黨內謀求資本主義復辟的資產階級當權派」,但這一個派真的存在嗎?打倒了這個派,1966 年至 1976 年十年時間,中國經濟又有什麼發展?

英國人管治不是特別優秀,但他們至少實事求是,不會自製稻草人迫害同胞。六七暴動後,麥理浩上任,對暴動成因的方方面面做過一番研討,他其中一項成就是成立廉政公署,而這是針對當時警權過大及警隊貪污嚴重而發,此乃對症下藥一顯例。彭定康的政改,中共覺得「三違反」,但這未嘗不是對「八八直選」以來民間越來越熾烈的民主訴求的回應。經驗主義、實證精神,是英國的文化瑰寶,香港以往的良政善治,部份亦得益於此。

今天,要令市民對政府有信心,自覺維護國家安全,關鍵不在市民,而在政府諸位官員身上。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什麼叫做「身正」,說到底就是為官者盡其為官的責任,當香港市民豐衣足食,安居樂業,不愁生計,而且有空間從事社區參與,他們哪裡還會想到極端主張?極端主張在香港又哪裡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