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香港推動愛國教育的,大多擺脫不了形式主義的弊病,這又和共黨的唯物論官方意識形態有關。
猶記得以前讀書時,老師傾向從文化、歷史切入培養學生的愛國心。讀杜甫詩,一定提到杜甫如何憂國憂民。講百年中國,一定提及中國人歷經多重苦難才能躋身世界舞台。那個年頭,沒有天天升五星旗,日日唱《義勇軍進行曲》,但我們都知道五星旗的五粒星代表著什麼,以及《義勇軍進行曲》背後的故事,動容之情不知不覺存於心中。
今時今日,每間學校幾乎都安排制服團體負責升旗,儀式細節一絲不苟,綵排演練嚴格講究,但試問參與學生有幾多對這面要珍而重之的旗有感情?又《義勇軍進行曲》的抗日辛酸、作詞人田漢的不幸遭遇,師生們是否知悉?中環、灣仔一片紅旗,更多是蒼白無力的矯飾服從,空洞而沒靈魂。愛國需要有深度、有內涵,這絕不能靠形式能夠成就。
故宮博物館建成後,老師們會帶學生到館內看清朝皇帝的皇袍、畫像等,從而加深對中國歷史文化的理解。但中國歷史文化是否只為一堆文物古玩?在我看來,徐錫麟、秋瑾的慷慨就義,孫中山先生為革命向華僑募捐,四行倉庫八百壯士奮勇抗日,這些事跡更教人感動,更教人肅然起敬。他們都不是住在皇宮對臣下頤指氣使,而是真正為國盡心盡力。捨本逐末,棄精華而取糟粕,做法適切嗎?
唯物論來自經驗傳統,要凡事都看得見,偏偏感情、精神、愛國魂是看不見的,且要潛移墨化日積月累栽培。有朝一天,街上人人穿華服,中華文化日成為官方節慶,但人人心繫海外,欲移居外地而後快,這又是否有關當局想看到的愛國教育,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