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31日 星期六

自由經濟的奠基者

郭伯偉 1915 年生於蘇格蘭愛丁堡,大學時修讀古典文學及經濟學,1941 年獲殖民地部聘請到香港任官學生,香港淪陷,他臨時轉到英國另一殖民地任職。

香港重光後,郭伯偉抵達香港,負責港府的貿易及經濟事務。1952 年獲擢升為助理財政司,後來升任副財政司。1961 年展開長達十年的財政司生涯。

受亞當斯密 (Adam Smith) 思想影響,郭伯偉篤信自由貿易及自由市場。在他任內,推行「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 (laissez-faire policy)。「自由放任」也者,即政府盡量避免干預市場,讓商人自由進行貿易。另外,政府不應徵收除了足以維持和平、社會安全和財產權以外的賦

有見於內地政局不穩,大量難民湧入,香港天然資源又缺乏,日用品、食物乃至食水都十分依賴進口,郭伯偉積極維持極低的關稅政策,好讓價廉物美的進口貨品流入香港。

他又設法維持低稅,將薪俸稅維持在不多於個人總入息的百分之十五的水平,且刪除一些舊有稅項。

對市場進行任何資助或補貼,包括對本地工業進行補貼,郭伯偉都不贊成。他亦沒有應要求向興建中的紅磡海底隧道提供資助。

對市場作出過份規限,他大力反對,如不同意英倫銀行在 1962 年向港府建議立法限制商業銀行的數量。

部份國家政府傾向對經濟狀況作出詳細統計,郭伯偉則揚言,貧窮國家要脫貧,首要「應廢除國家統計部門」。他覺得,對經濟狀況作統計是十分危險的,因政府會不知不覺根據數據作出干預,阻礙市場自然復甦。

誠然,郭伯偉部份意見跟宗主國英國有出入,例如:

1. 英國反對維持低稅,曾建議香港跟隨新加坡大幅上調薪俸稅;

2. 英國國防大臣曾主張把部份駐港英軍軍費以稅收形式轉嫁香港市民;

3. 英國政府同意要對經濟狀況作詳細統計。

可是,港府始終支持他,未有一面倒向英國靠攏,這令香港比英國更英國,佛利民指出了這一點:

在緊接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一段時期,英國本土正向極端的社會主義政策進發,她其中一個僅餘的殖民地 - 香港 - 卻朝著極端的自由市場政策進發。出於一些官僚積習,殖民地部委派郭伯偉出任香港財政司。結果是:英國本土被社會主義勒死,但她擁有的殖民地卻演化成為展現自由市場風采的重要場地。

適值六十年代港府已取得「財政自主權」,以後無須再將其預算交予倫敦審查。香港也有屬於自己的工業發展,由轉口貿易轉型至以輕工業為主導。郭伯偉因而得以在無拘無束的情況下,實現自己的經濟理念。

有時郭伯偉並非鐵板一塊,如對「廉租屋計劃」,他就不太反對,「廉租屋計劃」不代表福利主義,只是出於政府有急切必要清除寮屋區,對寮屋居民徙置後的一種「補償」。教育方面,他起初反對引入免費教育,後在民間強烈呼聲下,勉強支持引入六年強迫小學義務教育。

郭伯偉 1971 6 30 日退休,財政司一職由夏鼎基接任。夏鼎基在郭伯偉的思想基礎上發展出「積極不干預」政策,讓經濟自由主義繼續在香港體現,「小政府,大市場」,令香港成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系」。

八十年代,美國總統列根,以及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所奉行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甚至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一定程度受香港經驗影響,以香港作為自由市場的典範。

彭定康稱讚郭伯偉是香港「這一切的建築師」,曾蔭權讚揚「他是創造香港這最自由市場經濟體系傳奇的重要人物」。有趣的是,郭伯偉從不自滿,反而說:「我只付出很少。我所做的,只在於嘗試防範危害成果的事發生」、「香港經濟之所以取得成功,全靠香港人的努力」。

海耶克在《到奴役之路》中提到:

a. 社會試圖通過中央計劃來確保持續繁榮,不可避免地導致極權主義,威脅到了個人的政治自由。

b. 自由市場的競爭優於強制性的規劃,因為自由市場是唯一可以協調人類活動而同時免受權威強制或任意干預的手段。

c. 沒有市場機制和自由價格機制,小團體根本無從得知正確的資源需求情報,也因此無法做出正確的決策來分配資源和產品。

d. 國家沒有任何理由不幫助建立一個全面的社會保險制度,為那些很少有人能夠提供充分保障的共同的生命危險提供保障。

b, c, d 和郭伯偉的見解是相通的,至於 a,相信是他堅持「自由放任」的核心原因。由此亦見香港六、七十年代不走極權,尊重個人政治自由。

2020年10月30日 星期五

柏立基接任港督

柏立基 (Sir Robert Black) 1906 年出生於蘇格蘭愛丁堡,大學時主修歷史。畢業後參加殖民地部招聘試,脫穎而出,任金文泰的私人秘書。二戰期間一度入伍,1942 年被日軍捕獲,關押於馬來亞的戰俘營。日本投降後,柏立基重新投入殖民地政府。 1952 年抵港任輔政司。

柏立基面對最棘手的難題,要算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大批難民湧港。另外,美國禁運對香港轉口貿易造成的打擊亦要注意。和歷任輔政司不同,柏立基為人沉實,富幽默感,無浮跨風氣,且有長期服務不同殖民地的經驗。葛量洪曾預言,他有朝一日會出任港督。

對於政制改革,柏立基傾向漸進改良,1952 年主張重設在戰後遭廢除的兩個市政局民選議席,1953 年又將民選議席增至四個。

1954 年   12 月,他獲任命為新加坡總督。優秀的表現獲英國政府肯定。葛量洪卸任,柏立基接任香港總督兼駐港三軍總司令。1958 1 23 日抵港履新。

葛量洪任內,香港製造業蓬勃發展,經濟穩步上揚,昔日的轉口港慢慢轉型為以製造業為主的出口港。柏立基接手,不久為香港取得「財政自主權」,以後港府無須再將其財政預算呈交倫敦審查。在制訂經濟政策時,港府也不用徵求殖民地大臣的同意。港府可以獨立自主地訂立自己的經濟政策,殖民地部只會在香港對外借貸的事務上作出干預。有謂此有助促進香港的實然 (de facto) 的自治。

郭伯偉 (Sir John Cowperthwaite) 1961 年出任財政司,任內貫徹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laissez-faire policy),除了維持低稅,還減少政府對市場的干預。這為後來「積極不干預」政策和自由市場等奠下基礎。

著名美國自由主義經濟學家佛利民 (Milton Friedman) 評價郭伯偉:

在緊接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一段時期,英國本土正向極端的社會主義政策進發,她其中一個僅餘的殖民地 - 香港 - 卻朝著極端的自由市場政策進發。出於一些官僚積習,殖民地部委派郭伯偉出任香港財政司。結果是:英國本土被社會主義勒死,但她擁有的殖民地卻演化成為展現自由市場風采的重要場地。

柏立基還創立香港工業總會,進一步推廣香港的工業發展。有見於工人基本權益欠保障,他通過法例,引入有薪假期和法定工時等措施。

毛澤東在中國大陸發動「大躍進」,實行「三面紅旗」,結果導致工業停頓,農產失收,出現大飢荒。大量難民再次湧港 (1961 年的二百五十萬急增到 1964 年初的三百萬),一方面固然為香港經濟帶來充足勞動力,但另一方面也對香港市政、住房、教育各方面造成沉重負擔

承繼葛量洪興建公屋的方針,1962 年港府推出「廉租屋計劃」,為中低收入家庭人士提供質素較徙置大廈好的住房。廉租屋由工務司署負責設計及建築,建成後由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負責管理。

鄔勵德 (Michael Wright) 1912 年生於香港,外祖父與父親都在工務局工作。他於英國考獲測量師及建築師資格,1938 年回港加入工務局,1963 年升任工務司。他在二戰時被俘,四十多人迫住在一個房間,他因此在戰俘營思考如何改善華人居住環境,成就廉租屋設計,並提倡廉租屋應有獨立廚房及廁所。

2020年10月29日 星期四

足球發展

自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英國炮兵和皇家海軍將足球帶到香港。

1886 年,輔政司駱克及一班英國商人創立香港足球會 (Hong Kong Football Club)。該會不但組織足球隊參賽,而且負責制訂比賽章則,以及創辦香港足球高級銀牌賽 (香港足球會 1895 年仿照英格蘭足總盃舉辦)。1898 - 99 年度,香港足球會首次奪得高級銀牌冠軍。1919 - 20 年度,香港足球會奪得香港甲組足球聯賽冠軍。惟二戰後,香港足球會實力大不如前,1957 - 58 年度甲組聯賽位列尾二,首次降班。

香港甲組足球聯賽在 1908 年首次舉辦,球圈反應相當好,參加球隊包括:皇家工兵、巴付陸軍、海軍船塢、軍醫、葡萄牙會、青年會、炮兵、Boy's Own Club,該屆聯賽冠軍為巴付陸軍。

香港甲組足球聯賽一直只有外國球員參與,直至 1923 - 24 年度,南華才成為首支奪得甲組聯賽冠軍的華人球隊。

1908 年,「華人足球隊」成立,希望使得香港華人都能夠參與香港足球運動,「華人足球隊」1910 年更名「南華足球會」,1916 年遷往跑馬地樟園之會址,並正式加入香港足球總會 (1914 年成立,獲英格蘭足球總會正式承認為屬會, 1954 年註冊為有限公司,同年加入國際足球總會及亞洲足球聯盟),參加乙組聯賽,1918 年升上甲組。

1922 年,南華發掘了年僅 17 歲的李惠堂,李惠堂在賽事中擔任前鋒,擁有高超的足球技巧、卓越的領導才能。1923 年,南華首次遠征澳洲。

南華在 1923 - 24 年度獲得聯賽冠軍,之後數個球季,南華也取得佳績,多次打入三甲,扭轉了洋人球隊壟斷香港甲組足球聯賽的局面。1925 年,李惠堂轉會。1927 年,大部分南華主力球員轉投新成立的中華,南華實力因而一落千丈。直到 1931 年李惠堂重投南華,南華實力才恢復。

1930 至 1941 年,南華共奪得八次聯賽冠軍。一眾南華球員更加入中華民國足球隊,代表中國出席柏林奧運。煇煌的戰績吸引了一大批忠實球迷,李惠堂被稱為「中國球王」。

日據時期,香港足球發展遭到重挫。可是,戰後洋人球隊大幅減少,給予華人球隊火速冒起的機會。

五十年代,南華、傑志、九巴鼎足而立。

南華共得到 1950 - 51、1951 - 52、1952 - 53、1954 - 55、1956 - 57、1957 - 58、1958 - 59 和 1959 - 60 年度八屆聯賽冠軍,以及 1955、1957、1958、1959 年的高級銀牌賽冠軍。

傑志體育會 1931 年創立,隊中成員都是草根階層。1938 年勇奪乙組銀牌冠軍,受日本侵港影響,傑志會務一度中斷。二戰結束後,香港甲組足球聯賽恢復,傑志在 1947 - 48 年度球季首次參加甲組聯賽,獲冠軍。1948 - 49 年度更發掘了一顆球壇彗星 - 姚卓然。姚卓然技術超卓,在傑志效力,光芒四射。「阿叔」林尚義年輕時也曾在傑志效力。

九龍巴士足球隊是九龍巴士公司屬下的一支足球隊,1947 年 3 月創立,1947 - 48 年度加入香港甲組足球聯賽,獲季軍。1950 - 51 年度獲高級組銀牌冠軍。1953 - 54 年度首次奪得香港甲組足球聯賽冠軍。

另有光華、星島、東方、愉園。

光華康體會於 1936 年由中華電力公司文職人員組成,1936 - 37 年度加入香港丙組足球聯賽,翌年升上乙組,獲初級銀牌冠軍。成立第三年,升上甲組。五十年代初,光華獲許文奎等上海來港商人支持,以一班原上海青白足球隊球員為主力。不過,光華成績一直平平。

星島體育會 1940 年由南洋富商胡文虎之子胡好創立,因球隊行軍迅速,故有「噴射機」的美譽。胡好財力雄厚,在向班霸南華高薪挖角下,一口氣羅致了不少人才,1940 - 41 年度球季獲得甲組季軍,1946 - 47 年度球季奪得甲組冠軍。

東方足球隊前身為華人行足球隊,成立於 1925 年,由一班在中環華人行大廈工作的足球愛好者創辦。1927 年改名東方足球隊,1928 年又改名東方體育會。同年,東方加入香港乙組足球聯賽。1936 年,東方升上甲組。1939 - 40 年度奪高級銀牌冠軍,1955 - 56 年度奪甲組聯賽及高級銀牌雙料冠軍,並奪得第一屆默迪卡盃。東方早年具有右派色彩與親台背景,故每次與具有左派色彩的愉園對壘,均特別受到矚目,被傳媒稱為「國共大戰」。

愉園由 5 名僑光中學校友創立,1957 年加入香港丙組足球聯賽,兩年後升上甲組。1965 年,愉園首次奪得甲組聯賽冠軍。

2020年10月28日 星期三

廣播事業

香港麗的呼聲 (Radio Rediffusion) 1949 3 22 日啟播,是香港首家商營廣播電台,它是英國麗的呼聲於香港開設的分公司。

啟播初期,安裝費港幣 25 元;每月收費港幣 9 元,24 小時節目播送,分兩個廣播頻道:銀色台 (粵語廣播)、藍色台 (英語廣播)

全盛時期,有節目主持及藝人包括:鄧寄塵、譚炳文、高亮、鍾偉明、李我、蕭湘等。當時最受歡迎的,莫過於廣播劇和天空小說。部份廣播劇更在新加坡與吉隆坡的麗的呼聲播出。

鄧寄塵,廣東南海人,戰後在廣州新生電台及時代電台當播音藝員,1949 年加盟香港麗的呼聲廣播電台,專長詼諧,一人扮演八把不同的聲音,聲演廣播劇,獲「諧劇大王」美譽。1956 年開始灌錄唱片,唱過粵語流行曲如《飛哥跌落坑渠》、《詐肚痛》等。

譚炳文生於小康之家,有六位兄弟姊妹,父親曾經營珠寶金錶行,於五十年代開始播音工作。

高亮 1958 年加入邵氏成為粵語片男主角。其後加入香港麗的呼聲。

鍾偉明 11 歲加入山月影業公司當場記,並跟隨恩師關文清學習電影編導。他又常與中學同學演出話劇。1947 年在香港電台參演首個廣播劇《復活的玫瑰》,1952 年加入麗的呼聲擔任節目編導,以業餘性質演播廣播劇,不久成為全職播音人。

鍾偉明演播的廣播劇,有科幻、戲劇化小說、倫理、偵探、國術小說等劇種,他更因《韋倫探案》、《洪熙官》等深入民心而被冠以「播音皇帝」的稱號。

1955 年,鍾偉明離開麗的呼聲而加入美國新聞處,負責製作有關香港的綜合節目。不過,麗的呼聲不讓他請辭,多次和美國新聞處洽商,最終,美國新聞處特別准許鍾偉明在業餘時間參加麗的呼聲、香港電台及商業電台的廣播工作。

李我,原名李晚景,又名李耀景、李國祥,香港長大,畢業於香港華仁書院。幼時跟母親學唱粵曲,13 歲隨名導演湯曉丹學習編劇。戰亂期間,李我粵港兩邊走,與同伴組「新春秋劇團」到廣州演出。廣州風行電台台長在戲棚聽到李我的粵劇表演,大為欣賞,遂請他擔任廣播劇主持,初試啼聲。1946 年創作「天空小說」,轟動省城。

「天空小說」是一系列的廣播劇,劇中所有角色全由李我一手包辦,無劇本,只有寥寥數十字大綱,由李我即席演繹。著名的有《黑天堂》、《蕭月白》等。

1949 年,香港麗的呼聲重金禮聘李我加盟,一年間訂戶增加六倍。何佐芝其後創辦香港商業電台,李我加入。

關於改名李我,原因是:「當時想到自己無父、無母、無兄、無弟、無妻,只有一個我,所以就改了單名一個我字」。

李我第二任妻子蕭湘,也是著名播音員,有「倫理小說之母」的稱號。澳門綠邨電台剛開業,蕭湘投稿應徵獲取錄,1959 年加入商業電台。

1957 4 月,港府向麗的呼聲發出執照,准許開辦有線電視。同年 5 29 日,麗的映聲 (共投入 400 萬元資本創辦) 開台,成為香港首間電視台,也是全球華人地區首個電視台。麗的映聲以有線傳播,月費總共 70 港元 (收看月費 25 元,另加電視機租借月費 45 ),在當時來說可算是非常昂貴。

1956 年,何東去世,其子何佐芝分得    萬港元遺產,於 1959 8 26 日開創香港商業電台,初時台址位於荔枝角 (即美孚新邨) 油庫附近。

2020年10月27日 星期二

香港公民協會成立

香港公民協會 (Hong Kong Civic Association) 1954 10 26 日由加斯恩修士 (Reverend Brother Brigant Cassian) 創立,是 1946 年港督楊慕琦所提議設立以推動憲制改革的組織之一。

加斯恩修士,法國出生,在新加坡開始傳教生涯。一戰期間曾服兵役,後返回新加坡教書。1921 年,他加入聖若瑟書院任教。十一年後,轉到喇沙書院,成第二任校長。他幫助建立香港公民協會,成為協會主席。同時也幫助建立聯合國香港協會,爭取香港自治。1957 10 月死於香港。

跟香港革新會成員全是歐裔人士不同,香港公民協會以華人為主,他們都是教師、專業人士及商人。政治取態上傾向中間和保守。其創會目標包括:

1. 促進港人經濟、社會及文化福利;

2. 建立健全而不斷擴展的教育系統;

3. 推動官民之間的緊密合作與諒解;

4. 盡一切可能保護婦女及兒童的權利;

5. 提高港人對公共事務的興趣及參與度;

6. 研究香港政府的運作機制,並通過建設性建議提高政府的效能和聲望;

7. 提倡增加香港各選舉的選舉權的規模和範圍;

8. 參與香港本地政治,促進和實現協會宗旨

1 2 屬社會民生層面,3 8 則是政治層面。它與香港革新會同為戰後香港的在野黨。

1956 年,香港公民協會參與市政局選舉。他們在政綱中提出推行政治改革,贏得市政局六個民選席位中的兩個。及後,香港公民協會在市政局的席位由兩個增加到八個。外籍領導人離去,香港公民協會徹底華人化,張有興成為其中負責人。

張有興畢業於喇沙書院,1945 年底創辦張連貿易 (香港) 有限公司,任總經理,從事鋼筆、文具等入口生意,其後業務擴展至瑞士手錶,成為多隻瑞士名錶的遠東獨家入口分銷商。不久生意越做越大,業務涉及家具、燈飾、禮品、聖誕裝飾、玩具等。1946 年,張有興加入香港總商會。1954 年有份參與成立香港公民協會。

1957 4 1 日,張有興加入市政局,任副主席。他不時為民請命,曾促請港府提供免費小學教育,可謂香港重光後第一代的民主派。

張有興不甘心香港停留在英國殖民地狀態 (戲稱之為「殖民地博物館藏品」)1960 年領導香港公民協會與香港革新會結成聯盟,派遣代表赴倫敦,敦促英國政府為香港進行憲制改革。聯盟要求:

a. 立法局民選議員和委任議員各佔一半;

b. 市政局由民選議員組成,並擁有更大權力。

可惜被英國政府拒絕。

曾奕文《香港最早期政黨及民主鬥士:革新會及公民協會》提到戰後香港有利政黨形成:

19 世紀的香港,無論是外藉或本地居民都會希望政府盡量不去干擾他們的生活。而政府的角色只是去保障他們的生命及財產安全,以及提供一個安定的營商及就業環境。英籍官員盡量不干涉華民的生活是因為他們真心以為本地人希望政府可以讓居民自己處理自己的事務。由於殖民地政府刻意的疏遠政策,間接鼓勵本地居民自己組織去解決問題,因此華人領袖在戰前時便藉著文武廟、東華三院、保良局及團防局等組織去管理華人事務,這些「士紳」充當了政府與居民的橋梁。

但自二戰之後,香港的社會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首先,戰後百廢待興令殖民地政府沒有足夠資源去加強社會服務。此外,香港從未經歷過像二戰後有大量居民回流的情況。再加上因為大陸的內戰而湧入的難民,一時間令殖民地政府的人口、房屋、醫療及教育等政策均陷於困局。在「積極不干預」政策下,同時由於擔心吸引更多的人從大陸移民到香港,港英政府亦刻意避免提供福利服務,所以該責任便被敎會及其他志願團體分擔。但它們的資源及經費有限,只能夠幫助少部份人士。因此,戰後的香港人不單要面對惡劣的居住環境以及低收入的困境,更飽受社會不公平及貪污的煎熬。

由於

傳統的士紳已經不能代表廣大的群眾、尤其是戰後居港的新移民,橋梁功能大為失色。當時的香港,急需要新的組織去代表及幫助市民。

香港革新會與香港公民協會於是應運而生。

曾氏指出:

香港最早期的政黨 - 香港革新會及香港公民協會在二戰後便相繼成立。作為市民與政府之間的橋梁以及監察政府的政黨,它們除了爭取民主發展之外,還特別關注香港的房屋政策、醫療保障、教育普及、以及社會的不同問題。

故此,凡以為香港「本地政黨在八十年代後才誕生,而香港人在九十年代開始才比較關心政治」的判斷,都是誤解,決非史實。

2020年10月26日 星期一

馬文輝與聯合國香港協會

馬文輝,澳洲華商、先施百貨創辦人馬應彪第四子。早年為公司於英國當買手,認識不少政界人物,曾住過澳洲、法國等地,深受西方民主思想與制度影響。

戰後,港督楊慕琦提出政制改革,馬文輝回港積極研究如何令香港人「當家作主」,有更多權利去管理自己的事務。他主張香港應該像英國大部份殖民地般,透過普及而平等的選舉,逐步建立由公民認可的本土政府,繼而達至獨立。

葛量洪接任港督,對香港前途問題的看法與楊慕琦迥異,不支持政改。

以羅文錦 (父親羅長肇為第一代香港歐亞混血兒,乃開埠初期富商,與何東份屬好友,經何東引薦任怡和洋行買辦。1914 年,與劉鑄伯、何東等創辦大有銀行。羅文錦早年留學英國,後返港任太平紳士、東華醫院主席、立法局非官守議員。1946 年,獲委任為行政局成員,妻子是何東長女何錦姿) 為代表的立法局非官守議員 (大部份是歐籍議員),亦在 1949 3 月一次立法局動議辯論中反對政改,主張改革立法局,加入更多非官守議員,容許部份由英籍人士選舉產生 (非英籍華人無選舉權)

葛量洪及立法局非官守議員的保守態度,激發香港革新會 (Reform Club of Hong Kong) 成立。

香港革新會由大律師貝納祺 (Brook Antony Bernacchi) 與友人葉錫恩 (Elsie Hume Elliot) 創立,屬「反對派」政治團體,成員集中在港島,俱為歐裔人士。

1949 年,馬文輝加入香港革新會,響應推動政改。他同時組織香港華人革新協會,爭取在殖民地政制下實施有限民選機制。

受限於中共壓力,以及葛量洪的反對,「楊慕琦計劃」於 1952 年宣佈擱置。當時,馬文輝聯合五百個民間團體表示抗議,並邀請葛量洪出席公開辯論以討論香港人是否需要自治,但遭拒絕。

1953 年,馬文輝成立聯合國香港協會 (United Nations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採取比較激進及以基層民眾為主的路線推動香港政制改革。

聯合國香港協會的創會目的是:推廣「聯合國」所標舉的人權、平等、自決、自由、民主等價值原則。

因應<聯合國憲章>諸條內容,例如:

尊重人民平等權利及自決原則

……其人民尚未臻自治之充分程度者,承認以領土居民之福利為至上之原則......以充分增進領土居民福利......

於充分尊重關係人民之文化下,保證其政治、經濟、社會、及教育之進展,予以公平待遇,且保障其不受虐待

按各領土及其人民特殊之環境、及其進化之階段,發展自治;對各該人民之政治願望,予以適當之注意;並助其自由政治制度之逐漸發展

馬文輝倡議以普世價值為道德基礎,發展香港自治和獨立。港人應該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成就一個屬於自己的政體。

馬文輝的本土意識與身份認同論述,無疑是太過前衛,也不合實際政治處境。

1954 年,他參與籌建香港公民協會。香港革新會、香港公民協會可謂是戰後香港兩個最接近在野黨的政治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