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重光後,郭伯偉抵達香港,負責港府的貿易及經濟事務。1952 年獲擢升為助理財政司,後來升任副財政司。1961 年展開長達十年的財政司生涯。
受亞當・斯密 (Adam
Smith) 思想影響,郭伯偉篤信自由貿易及自由市場。在他任內,推行「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 (laissez-faire policy)。「自由放任」也者,即政府盡量避免干預市場,讓商人自由進行貿易。另外,政府不應徵收除了足以維持和平、社會安全和財產權以外的賦稅。
有見於內地政局不穩,大量難民湧入,香港天然資源又缺乏,日用品、食物乃至食水都十分依賴進口,郭伯偉積極維持極低的關稅政策,好讓價廉物美的進口貨品流入香港。
他又設法維持低稅,將薪俸稅維持在不多於個人總入息的百分之十五的水平,且刪除一些舊有稅項。
對市場進行任何資助或補貼,包括對本地工業進行補貼,郭伯偉都不贊成。他亦沒有應要求向興建中的紅磡海底隧道提供資助。
對市場作出過份規限,他大力反對,如不同意英倫銀行在 1962 年向港府建議立法限制商業銀行的數量。
部份國家政府傾向對經濟狀況作出詳細統計,郭伯偉則揚言,貧窮國家要脫貧,首要「應廢除國家統計部門」。他覺得,對經濟狀況作統計是十分危險的,因政府會不知不覺根據數據作出干預,阻礙市場自然復甦。
誠然,郭伯偉部份意見跟宗主國英國有出入,例如:
1. 英國反對維持低稅,曾建議香港跟隨新加坡大幅上調薪俸稅;
2. 英國國防大臣曾主張把部份駐港英軍軍費以稅收形式轉嫁香港市民;
3. 英國政府同意要對經濟狀況作詳細統計。
可是,港府始終支持他,未有一面倒向英國靠攏,這令香港比英國更英國,佛利民指出了這一點:
在緊接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一段時期,英國本土正向極端的社會主義政策進發,她其中一個僅餘的殖民地 - 香港 - 卻朝著極端的自由市場政策進發。出於一些官僚積習,殖民地部委派郭伯偉出任香港財政司。結果是:英國本土被社會主義勒死,但她擁有的殖民地卻演化成為展現自由市場風采的重要場地。
適值六十年代港府已取得「財政自主權」,以後無須再將其預算交予倫敦審查。香港也有屬於自己的工業發展,由轉口貿易轉型至以輕工業為主導。郭伯偉因而得以在無拘無束的情況下,實現自己的經濟理念。
有時郭伯偉並非鐵板一塊,如對「廉租屋計劃」,他就不太反對,「廉租屋計劃」不代表福利主義,只是出於政府有急切必要清除寮屋區,對寮屋居民徙置後的一種「補償」。教育方面,他起初反對引入免費教育,後在民間強烈呼聲下,勉強支持引入六年強迫小學義務教育。
郭伯偉 1971 年 6 月 30 日退休,財政司一職由夏鼎基接任。夏鼎基在郭伯偉的思想基礎上發展出「積極不干預」政策,讓經濟自由主義繼續在香港體現,「小政府,大市場」,令香港成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系」。
八十年代,美國總統列根,以及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所奉行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甚至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一定程度受香港經驗影響,以香港作為自由市場的典範。
彭定康稱讚郭伯偉是香港「這一切的建築師」,曾蔭權讚揚「他是創造香港這最自由市場經濟體系傳奇的重要人物」。有趣的是,郭伯偉從不自滿,反而說:「我只付出很少。我所做的,只在於嘗試防範危害成果的事發生」、「香港經濟之所以取得成功,全靠香港人的努力」。
海耶克在《到奴役之路》中提到:
a. 社會試圖通過中央計劃來確保持續繁榮,不可避免地導致極權主義,威脅到了個人的政治自由。
b. 自由市場的競爭優於強制性的規劃,因為自由市場是唯一可以協調人類活動而同時免受權威強制或任意干預的手段。
c. 沒有市場機制和自由價格機制,小團體根本無從得知正確的資源需求情報,也因此無法做出正確的決策來分配資源和產品。
d. 國家沒有任何理由不幫助建立一個全面的社會保險制度,為那些很少有人能夠提供充分保障的共同的生命危險提供保障。
b, c, d 和郭伯偉的見解是相通的,至於 a,相信是他堅持「自由放任」的核心原因。由此亦見香港六、七十年代不走極權,尊重個人政治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