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斯恩修士,法國出生,在新加坡開始傳教生涯。一戰期間曾服兵役,後返回新加坡教書。1921 年,他加入聖若瑟書院任教。十一年後,轉到喇沙書院,成第二任校長。他幫助建立香港公民協會,成為協會主席。同時也幫助建立聯合國香港協會,爭取香港自治。1957 年 10 月死於香港。
跟香港革新會成員全是歐裔人士不同,香港公民協會以華人為主,他們都是教師、專業人士及商人。政治取態上傾向中間和保守。其創會目標包括:
1. 促進港人經濟、社會及文化福利;
2. 建立健全而不斷擴展的教育系統;
3. 推動官民之間的緊密合作與諒解;
4. 盡一切可能保護婦女及兒童的權利;
5. 提高港人對公共事務的興趣及參與度;
6. 研究香港政府的運作機制,並通過建設性建議提高政府的效能和聲望;
7. 提倡增加香港各選舉的選舉權的規模和範圍;
8. 參與香港本地政治,促進和實現協會宗旨
1 和 2 屬社會民生層面,3 至 8 則是政治層面。它與香港革新會同為戰後香港的在野黨。
1956 年,香港公民協會參與市政局選舉。他們在政綱中提出推行政治改革,贏得市政局六個民選席位中的兩個。及後,香港公民協會在市政局的席位由兩個增加到八個。外籍領導人離去,香港公民協會徹底華人化,張有興成為其中負責人。
張有興畢業於喇沙書院,1945 年底創辦張連貿易 (香港) 有限公司,任總經理,從事鋼筆、文具等入口生意,其後業務擴展至瑞士手錶,成為多隻瑞士名錶的遠東獨家入口分銷商。不久生意越做越大,業務涉及家具、燈飾、禮品、聖誕裝飾、玩具等。1946 年,張有興加入香港總商會。1954 年有份參與成立香港公民協會。
1957 年 4 月 1 日,張有興加入市政局,任副主席。他不時為民請命,曾促請港府提供免費小學教育,可謂香港重光後第一代的民主派。
張有興不甘心香港停留在英國殖民地狀態 (戲稱之為「殖民地博物館藏品」),1960 年領導香港公民協會與香港革新會結成聯盟,派遣代表赴倫敦,敦促英國政府為香港進行憲制改革。聯盟要求:
a. 立法局民選議員和委任議員各佔一半;
b. 市政局由民選議員組成,並擁有更大權力。
可惜被英國政府拒絕。
曾奕文《香港最早期政黨及民主鬥士:革新會及公民協會》提到戰後香港有利政黨形成:
在 19 世紀的香港,無論是外藉或本地居民都會希望政府盡量不去干擾他們的生活。而政府的角色只是去保障他們的生命及財產安全,以及提供一個安定的營商及就業環境。英籍官員盡量不干涉華民的生活是因為他們真心以為本地人希望政府可以讓居民自己處理自己的事務。由於殖民地政府刻意的疏遠政策,間接鼓勵本地居民自己組織去解決問題,因此華人領袖在戰前時便藉著文武廟、東華三院、保良局及團防局等組織去管理華人事務,這些「士紳」充當了政府與居民的橋梁。
但自二戰之後,香港的社會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首先,戰後百廢待興令殖民地政府沒有足夠資源去加強社會服務。此外,香港從未經歷過像二戰後有大量居民回流的情況。再加上因為大陸的內戰而湧入的難民,一時間令殖民地政府的人口、房屋、醫療及教育等政策均陷於困局。在「積極不干預」政策下,同時由於擔心吸引更多的人從大陸移民到香港,港英政府亦刻意避免提供福利服務,所以該責任便被敎會及其他志願團體分擔。但它們的資源及經費有限,只能夠幫助少部份人士。因此,戰後的香港人不單要面對惡劣的居住環境以及低收入的困境,更飽受社會不公平及貪污的煎熬。
由於
傳統的士紳已經不能代表廣大的群眾、尤其是戰後居港的新移民,橋梁功能大為失色。當時的香港,急需要新的組織去代表及幫助市民。
香港革新會與香港公民協會於是應運而生。
曾氏指出:
香港最早期的政黨 - 香港革新會及香港公民協會在二戰後便相繼成立。作為市民與政府之間的橋梁以及監察政府的政黨,它們除了爭取民主發展之外,還特別關注香港的房屋政策、醫療保障、教育普及、以及社會的不同問題。
故此,凡以為香港「本地政黨在八十年代後才誕生,而香港人在九十年代開始才比較關心政治」的判斷,都是誤解,決非史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