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5日 星期二

從氣候變遷看「五胡亂華」

韓國磐說:

少數民族既已大量遷居內地,時間既久,人口繁殖日多,矛盾日深,一旦起而反抗,必至不可收拾。(《魏晉南北朝史綱》)

將「五胡亂華」的發生,歸咎到晉室容許大量胡人內徙,以及未有進行徙戎上。

誠然,這是一個方面。可是,早在二十世紀初,美國地理學家亨廷頓便於《亞洲的脈動》一書中指出,「五胡亂華」之所以出現,是因為中原和中亞氣候轉旱,各民族迫於生計,遂鋌而走險。

竺可楨撰<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提到東漢末年至南北朝,北半球正處於小冰河時期,氣候非常寒冷。他舉出下列例子以作證明:

(1) 三國時期,曹操在銅雀臺種桔,已經不能結出果實;

(2) 曹丕到淮河廣陵視察十多萬士兵演習。淮河忽然結冰,演習不得不停止。這是第一次有記載的淮河結冰。

(3) 南北朝時,南京覆舟山竟築有冰房,用以保存食物新鮮。

(4)《齊民要術》記當時黃河以北杏花盛開、桑樹生葉的時間較現在遲了兩周到四周。又黃河流域石榴樹過冬要「以蒲藁裹而纏之」。

中原尚且如此,遑論塞北地區。由於北方溫度驟降,致使遊牧民族不能繼續生存,其於是毅然南下,和農耕民族搶奪生存空間和資源。

竺可楨的研究,啟發樓嘉軍寫<氣候演變與民族遷徙 – 東漢、魏晉時期北方少數民族內遷新探>,經過考察漢魏時期北方少數民族內遷情況,樓氏認為,草原民族高度依賴氣候。氣溫高,牧草就豐盛,人們容易生存。氣溫低,牧草就萎靡,人們生存就有困難。當時北方草原地區氣候趨於寒冷,縮小了草場面積,牛羊大規模死亡,加速了遊牧民族人口與生產資料之間的矛盾,遊牧民族生活變得困頓,為了求生,他們不得不跟農耕文明作鬥爭。北方遊牧民族的南遷,因此可被視為氣候演變直接促成的移民活動。而農耕文明在鬥爭過程中不免要吃虧,甚至被破壞 (管彥波《民族地理學》)。

許倬雲談「五胡亂華」,也傾向從氣候切入,在《許倬雲說歷史:大國霸業的興廢》,他說:

西元二百年到約西元六百年,是整個地球的寒冷時期,甚至可說是小冰河期。北方的族群都受寒冷氣候的影響紛紛南移,骨牌效應使得後面的族群推動前面的族群,一波一波地往南推。到了氣候溫暖地區,人口眾多,新來的北方族群侵入了南方,也可能往東、往西蔓延出去。西歐歷史上的「蠻族大入侵」就是發生在這個時候,從此以後,歐洲的人口面貌完全改觀。同樣在中國的北方,也有大量的北方族群侵入南方,持續三四百年之久,就是中國歷史上所說的「五胡亂華」。一般歷史書上說,「五胡亂華」是中國最為混亂的時期。其實,這一波族群入侵不僅改變了中國本來的人口結構,同樣,中國北方原來的人口在骨牌效應下,也一波一波地不斷南侵,改變了南方的人口結構。

公元四世紀到六世紀,匈人向西遷移,入侵西羅馬帝國,史稱「蠻族大入侵」。1902年,英國考古學者斯坦因 (Marc Aurel Stein) 在中國敦煌西部的玉門關遺蹟挖掘到四世紀初來自中亞粟特商人的書簡,稱為《粟特文古信札》(Sogdian Ancient Letters)。書簡裡描述四世紀中國西晉永嘉之禍的戰亂情況時,是以匈人稱呼匈奴人,證實匈人在中亞是匈奴人的別稱。「蠻族大入侵」遂被認為跟東亞北方氣候變遷有關。

2025年2月23日 星期日

以張際亮為切入點認識黃爵滋、林則徐派系

要了解黃爵滋、林則徐派系,張際亮是很好的切入點。《清史稿.張際亮傳》:

際亮,字亨甫,建寧人……燠以名輩自處,縱意言論,同坐贊服,際亮心薄之。燠食瓜子粘須,一人起為拈去,際亮大笑,眾慚。既罷,復投書責燠不能教後進,徒以財利奔走寒士門下。燠怒,毀於諸貴人,由是得狂名,試輒不利……十八年,鄉試者約:「張際亮狂士不可中。」而際亮已易名亨輔,中式。拆卷,疑欲去之,副考官申解而止。

……際亮故與桐城姚瑩善。二十三年,聞瑩以守土事被誣下獄,入都急難。及事白而際亮疾篤,以所著思伯子堂詩集囑瑩,遂卒。其後瑩子濬昌輯而刊之,都三十二卷。

透過上述文字,我們可以知道:

(1) 張際亮嚴守「義利之辨」,故看不起曾燠「徒以財利奔走寒士門下」;

(2) 張際亮的擇善固執令他難以通過考試進入朝廷,反得來「狂士」的名號;

(3) 張際亮畢生與姚瑩交情深厚。

姚瑩《張亨甫傳》:

曾食瓜子粘鬚,一人起為拈去。亨甫大笑,眾慙,曾不懽而罷。明日亨甫投書,責曾不能教導後進,徒以財利奔走寒士,門下不知自愛,廉恥俱喪,負天下望,累數百言。曾怒,毀之於諸貴人,亨甫以是負狂名。

「不知自愛,廉恥俱喪,負天下望」,張際亮的價值觀是儒家式的,顯而易見,狂士仍是士的一種。關於姚瑩,《清史稿.穆彰阿傳》:

文宗自在潛邸深惡之,既即位十閱月,特詔數其罪曰:「穆彰阿身任大學士,受累朝知遇之恩,保位貪榮,妨賢病國。小忠小信,陰柔以售其奸;偽學偽才,揣摩以逢主意。從前夷務之興,傾排異己,深堪痛恨!如達洪阿、姚瑩之盡忠盡力,有礙於己,必欲陷之;耆英之無恥喪良,同惡相濟,盡力全之……

咸豐扳倒穆彰阿,重提穆陷害姚瑩的舊事,為姚瑩昭雪,據此可知姚瑩屬「穆黨」對立陣營。

按<張際亮:文章通性命平生萬卷書>,張際亮相信「文章通性命」,名臣潘世恩評價其詩歌:「激昂慷慨,可泣可歌,忠孝之忱,時流露於楮墨間」。除了姚瑩,他與林則徐、黃爵滋等都有交往。儘管際遇不同、地位懸殊,張際亮和林則徐同有愛國恤民之心、興利除弊之意,張因此與林惺惺相惜。

張琼<略論近代愛國詩人張際亮的憂患情結>指張際亮懷有歷朝儒家士大夫的憂患意識:

張際亮具有強烈的憂患意識,他的憂患,無關個人際遇,無關一己得失,而是心懷天下,為國家、為天下蒼生憂心不已。

張際亮的憂患意識,是對中華民族傳統憂患文化的弘揚……憂患,是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中國文人共同的心態,無論窮達,無論朝野,縈繞在文人心頭的是揮之不去的憂患之思。

奈何張際亮始終身居下僚,縱使有振興國家的想望,終究鬱鬱不得志,張琼說:

張際亮能夠預見危機,無奈身居下僚,人微言輕,只能將希望寄託在當權者身上。但是,現實卻讓張際亮不得不扼腕歎息,官員的腐敗無能更加劇了張際亮的憂憤……

張際亮就是一個例子,他不是一個只會紙上談兵的文人……他才華過人,賈誼、諸葛亮是他效法的對象……

張際亮的處境,其實是嘉慶、道光年間,有志貢獻國家的漢人士大夫,面對著一個偏袒滿洲親貴利益的政權,所遇到的普遍情況。要麼改弦易轍,置國家民族前途於不顧;要麼把握一絲機會取得聖上首肯,實踐自己改革的抱負,後者實際就是林則徐的取態。

由中唐二王八司馬借順宗權力改革,到北宋王安石爭取神宗支持變法、明代張居正藉神宗年幼柄政,「得君行道」的想法一直不絕。林則徐藉嚴禁鴉片及主戰獲道光青睞,在朝廷站穩陣腳,與其說是為了一己私利,不如理解為「得君行道」某種意義的延續。

可惜是,儒生們認為的「道」,未必在實際上對各方最有利。二王八司馬打擊宮市,宦官就非常不滿。范仲淹要裁冗官,官員也大肆反對。黃爵滋、林則徐嚴禁鴉片,首當其衝是有煙癮的宗室親王及八旗子弟,其次是販賣鴉片置富的外商 (特別是英商)。雷縉《蓉城閑話》記林則徐奉命入覲:

道出直隸,遇直督琦善,囑文忠無啟邊釁。蓋文忠任江臬時,琦為總督,曾薦文忠。今忌文忠故言此。論似公而意則私也。文忠漫應之。

琦善「無啟邊釁」的叮囑倘若屬實,背後是有務實貼地的政治智慧,「穆黨」、弛禁派非一無是處,無奈黃、林派系完全置之不理,內心認為的道義先行,「漫應之」結果是真的挑起與英國的兵爭。

儒家思想通過政治落實,往往會導致黨派鬥爭,令原來問題無從解決,同時亦令知識分子很容易身敗名裂,不得善終。劃開儒學與政治,讓其各自運行,似有必要。

又黃爵滋、林則徐派系,應被置於中國傳統歷史脈絡下照察,了解其苦心和難處,決不應用「個人政治利益豪賭」、「政治投機者」等標籤對其事功一筆抹殺。

2025年2月22日 星期六

及時行樂 (22-02-2025, 英美樂隊新歌試聽 / 談 Maho@乙女新夢生日 fan meeting / 校園歌)

1. The Offspring – Hit That

2. The Offspring – Can’t Repeat

3. The Offspring – Ok, But This Is the Last Time

4. Franz Ferdinand – Hooked

5. Franz Ferdinand – Right Action

6. Manic Street Preachers – Critical Thinking

7. Manic Street Preachers – My Brave Friend

8. Radiohead – There, There

9. 乙女新夢 – 不破不立

10. Maho@乙女新夢 – Magic! (2024 年生誕 live 主題曲)

11. Maho@乙女新夢 – 黑玻璃 (2025 年生日 fan meeting live version)

12. Lolly Talk – 四方帽之約

13. Cookies – Forever Friends

14. Twins – 朋友仔

https://www.patreon.com/posts/ji-shi-xing-le-122839007

2025年2月18日 星期二

「五胡亂華」純屬誤解

「五胡亂華」首見於南宋洪邁《容齋隨筆》卷九,洪氏說:

劉聰乘晉之衰,盜竊中土,身死而嗣滅,男女無少長皆戕於靳準。劉曜承其後,不能十年,身為人禽。石勒嘗盛矣,子奪於虎。虎盡有秦、魏、燕、齊、韓、趙之地,死不一年,而後嗣屠戮,無一遺種。慕容俊乘石氏之亂,跨據河山,亦僅終其身,至子而滅。苻堅之興,又非劉、石比,然不能自免,社稷為墟。慕容垂乘苻氏之亂,盡復燕祚,死未期年,基業傾覆。此七人者,皆夷狄亂華之臣擘也,而不能久如此。今之北虜,為國八十年,傳數酋矣,未亡何邪?

這段文字帶出若干重要訊息:

(1)「五胡」僅指匈奴 (劉聰、劉曜)、羯 (石勒、石虎)、鮮卑 (慕容俊、慕容垂)、氐 (苻堅) 四族。另包括羌族,可能跟氐族與羌族同源有關。

(2)「亂華」是指其擾亂、破壞漢人的禮教綱常,君主多及身而歿,臣下不講究忠義,反叛時有發生。

(3)「五胡亂華」的提出,是與女真人侵佔宋室半壁江山密不可分,洪邁是借古諷今,預言女真必亡,換句話說,「五胡亂華」極有可能不是客觀史實,而是洪邁的主觀偏見。

「五胡」究竟有無「亂華」?最好是回到史書找答案。且看下列兩條:

劉聰,字玄明……年十四,究通經史,兼綜百家之言,《孫吳兵法》靡不誦之。工草隸,善屬文,著述懷詩百餘篇、賦頌五十餘篇……弱冠游於京師,名士莫不交結,樂廣、張華尤異之也。(《晉書劉聰傳》)

劉曜,字永明……讀書志於廣覽,不精思章句,善屬文,工草隸……尤好兵書,略皆闇誦。常輕侮吳、鄧,而自比樂毅、蕭、曹……(《晉書劉曜傳》)

據此,劉聰、劉曜雖為匈奴人,卻深受漢文化影響。

涉獵經史百家,擅寫文章,對書法有心得、結交名士、以中華歷史優秀人物自許,凡此種種,皆比漢族人有過之而無不及。

不過,和純正漢人不同,他們對兵法非常重視,對騎射有要求,讀書也不求細,所謂「志於廣覽,不精思章句」,這就為漢文化帶出一新道路,令其得以更新。他們不是「亂華」,實際是為「華」帶來新生命。

再看石勒,《晉書.王衍傳》:

勒呼王公,與之相見,問衍以晉故。衍為陳禍敗之由,云計不在己。勒甚悅之,與語移日。衍自說少不豫事,欲求自免,因勸勒稱尊號。勒怒曰:「君名蓋四海,身居重任,少壯登朝,至於白首,何得言不豫世事邪!破壞天下,正是君罪。」使左右扶出。謂其黨孔萇曰:「吾行天下多矣,未嘗見如此人,當可活不?」萇曰:「彼晉之三公,必不為我盡力,又何足貴乎!」勒曰:「要不可加以鋒刃也。」使人夜排牆填殺之。

石勒雖為羯胡,又曾被賣為奴,但面對王衍的厚顔無恥 (推脫自身責任,勸石勒稱帝),他也按捺不住,慨嘆「吾行天下多矣,未嘗見如此人」,其對王衍不為西晉覆亡承擔責任,明顯是不屑的,「破壞天下,正是君罪」可以為證。王陽明言「良知、良能,愚夫、愚婦與聖人同」(<答顧東橋書>),石勒所為,正是與生俱來的良知的表現,此一良知,乃漢文化的命脈所在,反而王衍砌詞狡辯,他才是「亂華」,非石勒也。

慕容俊即慕容儁,《晉書.慕容儁傳》:

慕容儁,字宣英,皝之第二子也。初,廆常言:「吾積福累仁,子孫當有中原。」既而生儁,廆曰:「此兒骨相不恒,吾家得之矣。」及長,身長八尺二寸,姿貌魁偉,博觀圖書,有文武干略。

積福累仁而有好報,是漢文化觀念,由此可見慕容廆已有相當程度的漢化。至慕容皝,「雄毅多權略,尚經學,善天文」(《晉書.慕容皝傳》),可謂文武雙全。慕容儁繼承父親,「博觀圖書,有文武干略」,其跟劉聰等相似,都已非純粹的遊牧民族。

至於苻堅,《晉書.苻堅傳上》:

性至孝,博學多才藝,有經濟大志,要結英豪,以圖緯世之宜。王猛、呂婆樓、強汪、梁平老等並有王佐之才,為其羽翼。

《晉書.慕容暐傳》記梁琛語:

苻堅機明好斷,納善如流。王猛有王佐之才,銳於進取。觀其君臣相得,自謂千載一時。

孝順、經世致用的志向、聖君賢相的格局,這完全是儒家的政治理想,在氐族建立的政權中落實。

綜上所述,「五胡亂華」的說法,不攻自破。

日本史學家內藤湖南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說法,他認為,中華文化在秦漢時期向周邊民族幅射,往往會刺激周邊民族之覺醒,當周邊民族覺醒後,他們又會對中國施加反作用力,年輕民族的反作用力許多時為年老的中華文化「解毒」,使中毒的中華文化得以「恢復年輕」,使中國免於滅亡。所謂「五胡亂華」,實際是外民族勢力入侵中國,成為中毒的中華文化的「解毒劑」(李圭之<在傳統中發現近代:京都學派學者內藤湖南的東洋意識>引錢婉約《內藤湖南研究》)。

觀乎王衍、羊皇后的厚顏無恥與獻媚,再看五胡君主具備深厚的漢文化根底,內藤湖南的說法有一定道理。《晉書.劉元海傳》更記有劉淵 (劉聰之父) 起兵的說辭:

昔我太祖高皇帝以神武應期,廓開大業。太宗孝文皇帝重以明德,升平漢道。世宗孝武皇帝拓土攘夷,地過唐日。中宗孝宣皇帝搜揚俊乂,多士盈朝。是我祖宗道邁三王,功高五帝,故蔔年倍於夏商,蔔世過於姬氏。而元成多僻,哀平短祚,賊臣王莽,滔天篡逆。我世祖光武皇帝誕資聖武,恢復鴻基,祀漢配天,不失舊物,俾三光晦而復明,神器幽而復顯。顯宗孝明皇帝、肅宗孝章皇帝累葉重暉,炎光再闡。自和安已後,皇綱漸頹,天步艱難,國統頻絕。黃巾海沸於九州,群閹毒流於四海,董卓因之肆其猖勃,曹操父子凶逆相尋。故孝湣委棄萬國,昭烈播越岷蜀,冀否終有泰,旋軫舊京。何圖天未悔禍,後帝窘辱。自社稷淪喪,宗廟之不血食四十年於茲矣。今天誘其衷,悔禍皇漢,使司馬氏父子兄弟迭相殘滅。黎庶塗炭,靡所控告。孤今猥為群公所推,紹脩三祖之業。顧茲尪闇,戰惶靡厝。但以大恥未雪,社稷無主,銜膽棲冰,勉從群議。

擺明車馬以兩漢皇族的後人自居,批篡漢之王莽為「賊臣」,也不屑曹魏、西晉政權,視之為不合法。在劉淵看來,入主中原不是「亂華」,而是「救華」,這於史料中獲得證實。

韓毓海《天下:包納四夷的中國》有這麼一段評論:

自晉惠帝以來,司馬氏王族,同胞兄弟凡二十五人,自相殘殺的結果,僅剩下了三人,西晉二世而亡,不聞延祚,這就是因為文明日益發達……文明異化之慘劇;而起身於今山西長治武鄉縣的後趙羯族統治者石勒,只不過是個胡人奴隸,但他卻如此鄙視司馬氏王朝說:「大丈夫行事,當光明磊落,如日月之皎然。不應如曹操、司馬懿父子,欺孤兒寡母而取天下」。

君子愛才,取之有道,堅持這一底線的是夷狄一方的「小胡」石勒,而不是華夏一方的大貴族司馬氏。

「天子失政,道在四夷」這句話,正好可以用在魏晉南北朝時代。

韓氏的說法與內藤湖南相呼應,可見中國大陸審視「五胡亂華」時,亦慢慢改變傳統一面倒譴責的觀點。

當王昭君遠嫁匈奴時,她大概未有想到其後人會有如斯的成就。總之,「五胡亂華」不是負面的,而是應該被正面肯定的,它是中華文化得以更新、復興的關鍵。

2025年2月16日 星期日

鴉片戰爭背後的派系鬥爭

早在嘉慶十五年 (1810 年),朝廷已下詔禁絕鴉片來源,「詔以鴉片煙戕生,通飭督撫斷其來源」。往後日子,嚴禁主調不變,「申嚴販運鴉片煙律,食者並罪之」,「洋船到澳門時,按船查驗,杜絕來源。官吏賣放及民人私販者,分別治罪」(參《清史稿・仁宗本紀》)。

至道光,除了「申禁各省種鬻鴉片」,更有「命盧坤等驅逐英吉利販鴉片躉船,勿任停泊」。越禁越嚴,是因為鴉片普及與流通,已蔓延至宗室親王,史載道光三年 (1823 年) 九月,「莊親王奕𧷏等坐食鴉片革爵」(參《清史稿・宣宗本紀二》)。據<悲壯的鐵血改革家 – 張靜慧、陳斌談《林則徐》>:「令人震撼的是,不但小老百姓難逃鴉片誘惑,連高高在上的皇帝后妃、王公貴族,都是鴉片吸食者。道光皇帝本身就曾經吸食鴉片,他的侄子莊親王更是鴉片的忠誠愛好者……莊親王卻不顧禁煙嚴令,偷偷到寺廟裡吸煙,結果卻遭檢舉,被革去了王爵。」

誠然,鴉片廣泛流通,令白銀大量外流,官民身體健康嚴重受損。可是,另一方面,鴉片本作為藥材進口 (稱洋藥、阿芙蓉,為天然麻醉鎮痛藥物),朝廷可要求英商納稅,從中獲利。嚴禁之下,稅入大減,於是有許乃濟「請弛鴉片禁」。

《清史稿・邦交志・英吉利》:

太常寺卿許乃濟見銀輸出歲千餘萬,奏請弛煙禁,令英商仍照藥材納稅,入關交行後,只許以貨易貨,不得用銀購買,以示限制。已報可,旋因疆臣奏請嚴販賣吸食罪名,加重至死,而私販私吸如故。十八年,鴻臚寺卿黃爵滋請嚴吸食罪,行保甲連坐之法,且謂其禍烈於洪水猛獸。疏上,下各督撫議,於是請禁者紛起。

《清史稿・黃爵滋傳》:

先是,太常寺少卿許乃濟疏言,煙禁雖嚴,閉關不可,徒法不行,請仍用舊制納稅,以貨易貨,不得用銀購買,吸食罪名,專重官員、士子、兵丁,時皆謂非政體。爵滋劾乃濟,罷其職,連擢爵滋大理寺少卿、大理寺少卿、通政使、禮部侍郎,調刑部。

近人每以黃爵滋、許乃濟為禁煙派、弛禁派代表,殊不知中間有時序上的先後,許提議於前,而終被黃的嚴禁主張取代,箇中起決定性作用者,自然是道光帝的主意。所以,有「連擢爵滋」之舉,也有「請禁者紛起」的情況。

許乃濟提倡弛禁,不是沒有理由,今天看來,甚至是最理性、最務實的方案。仔細分析,我們可以看到:

(1) 以貨易貨,不得用銀購買,已可限制白銀外流;

(2) 禁煙律僅適用於官員、士子、兵丁,已能避免無官可用,無兵可戰;

(3) 以藥材名義對鴉片徵稅,可收窄清朝商業上的不利,補助其疲弱經濟。

奈何道光帝一意孤行,不明政治是平衡各方利益的藝術,終至用黃爵滋,跟英國的外交關係也急轉直下。

《清史稿・黃爵滋傳》:

黃爵滋……以直諫負時望,遇事鋒發,無所回避,言屢被採納。十五年,特擢鴻臚寺卿。詔以爵滋及科道中馮贊勛、金應麟、曾望顏諸人均敢言,故特加擢任,風勵言官,開忠諫之路……

由此可見黃以直言極諫見稱。

爵滋以詩名,喜交游,每夜閉閣草奏,日騎出,遍視諸故人名士,飲酒賦詩,意氣豪甚。及創議禁煙,始終主戰,一時以為清流眉目。所著奏議、詩文集行於世。

據此,黃主張禁煙且在必要時對英人用兵,他因此說「外國不可盡以恩撫,而沿海無備可危。」

林則徐撰有<題黃樹齋 (爵滋) 思樹芳蘭圖>,借芳蘭品格盛讚黃爵滋,對黃為人非常欣賞。許乃濟休致,道光召林則徐來京,不排除是黃爵滋的意思。事實上,林則徐在「廣東增嚴海防」,這也是黃爵滋「沿海無備可危」戰略思想的貫徹。

可惜是,如蔣廷黻《中國近代史》所言,林則徐羈留廣東後,才了解到中國軍器不如西洋,竭力買外國的船和炮。他致函友人痛陳中國對自身槍炮落伍的事實置之不理,卻為時已晚。禁煙、主戰的結果,是暴露清朝軍事弱點於人前,下開連串不平等條約的簽署。

賀躍夫<評《內部的鴉片戰爭》提到一個有趣的觀察:

道光皇帝在 1839 年決定嚴禁鴉片,主要就是因來自黃爵滋、林則徐士大夫圈子的清議的壓力所致。而黃、林等人之所以要抓住這一問題,按本書的分析,是出於要在清朝政治體制之内更穩固地建立其權力基礎的合法性的動機。鴉片問題為這些滿懷野心而地位又並不牢固的士大夫提供了他們感到值得一搏的機緣。具體就林則徐個人而言,他的政治意圖也在於謀求提高自己在朝廷中的政治聲望和地位,希望通過完成廣東禁煙而得到兩江總督的職位。

鴉片嚴禁派與弛禁派之爭,也不再具有任何道德評判意義,不能貼上愛國主義與賣國主義的標籤,它只不過是以黃爵滋、林則徐為首的士大夫集團為了其政治目標而使用的一個砝碼或所玩的一個遊戲。

林則徐及其盟友也大力攻擊主和派。最先指責的目標是琦善,其次是奕山,最後指向軍機大臣穆彰阿,把戰爭失敗的責任全部歸咎到他們頭上。

值得注意是黃、林代表漢人士大夫群體,傾向嚴禁、主戰,跟琦善、奕山、穆彰阿 (包括許乃濟) 代表滿洲親貴集團的勢不兩立,後者傾向弛禁、主和。兩派互相傾軋,林則徐借禁煙豪賭,結果輸了。鴉片戰爭後,穆彰阿一派控制朝政,排擠漢人士大夫,直至 1850 年,穆彰阿等才被撤職,這已是咸豐帝任內的事。

2025年2月15日 星期六

及時行樂 (15-02-2025, 新舊廣東歌 / 外語歌時段 /《Rinka’s Fairyland Music Party》觀後感分享)

1. 鄧麗欣 – 不可得

2. 鄧麗欣 – 黑白照

3. 陳蕾 – 沉沒成本

4. Teddy Fan + Sinnie Ng – 898

5. 梁漢文 + 楊千嬅 – 滾

6. 楊千嬅 + 蔡德才 – 小飛俠

7. Raidas – 某月某日

8. Radiohead – Creep

9. Evanescence – Everybody’s fool

10. Avril Lavigne – Nobody’s Home

11. BY2 – 不夠成熟

12. Rinka@乙女新夢出道 10 週年感言

13. Rinka@乙女新夢 – Shout Baby (生誕祭 version)

https://www.patreon.com/posts/ji-shi-xing-le-122325287

2025年2月13日 星期四

誤交損友?泰迪人、仙妮教大家說句 898

Teddy Fan 范梓謙與 Sinnie Ng 吳倩怡合作,推出最新單曲《898》。無論從題材上,還是表達方式上,這首歌都相當破格,帶給樂迷新鮮感,是不可多得的一首好歌。

898 是網絡潮語,為「bye 鳩 bye」的諧音。助語詞「鳩」的加入,讓簡單一句「bye bye」變得充滿挑釁性。在不同訪問中,二人皆透露,朋友關係有許多是充滿「毒素」(toxic),例如:部份人是因為利益計算而前來巴結討好,當他 / 她覺得你無法為其帶來利益,「灰剔」便取代交心。又部份人你以為他 / 她是知心友,豈知轉過頭來攻擊、中傷、泄密的正是他 / 她。面對有毒的朋友關係,沉溺、傷心不是辦法,最好的解決就是果斷說句 898。

作曲部份主要是 Teddy Fan 負責,填詞則是擅長文字表達的 Sinnie 操刀,值得留意是監製請來李一丁。Teddy Fan 加上李一丁的班底,不免令人想到女團乙女新夢的《不破不立》,後者正是以范、李為音樂骨幹。

因為歌詞充滿忿怒和果斷,表達方式上,採男女對唱,營造互相對罵的感覺。2006 年,梁漢文、楊千嬅有一首歌曲《滾》,這是香港樂壇少數用對唱互罵的作品。今次故技重施,但不再是中年怨偶,而是年青一代對損友的不滿與決絕。末尾一句「BYE BYE」,那種演繹更帶有一份灑脫。

MV 方面,型男美女手持電結他各佔山頭,誰也不向誰遷就,很能表達歌詞意思。Sinnie 不屑的眼神與狠勁,「壞過凱婷」的形象,更是 Lolly Talk 和晚安莉莉中所罕見。擺脫學院文青風,敢於突破舒適圈,展露不同面向的自己給觀眾與聽眾,是可喜可賀的事。另外,Sinnie也首次穿低胸衣服,呈現性感一面。

早在 Lolly Talk《Little Things Concert 2023》時,Teddy Fan 已因充當結他手,協助 Sinnie 表演《紅蓮華》,與 Sinnie 結緣。今次合作,雖然遲來,卻讓大家耳目一新。

2025年2月11日 星期二

愛情悲劇背後的派系鬥爭 – 談石崇與綠珠事

石崇與綠珠事,最早見於東晉干寶《晉紀》:

石崇有妓綠珠,美而工舞,孫秀使人求焉。使者以告崇,崇出妓妾數十人曰:「任所擇。」使者曰:「受旨索綠珠。」祟曰:「綠珠吾所愛重,不可得也。」使者還告秀,秀勸趙王倫殺之。

成書於貞觀年間的《晉書》,採《晉紀》之說而略作增刪:

崇有妓曰綠珠,美而艷,善吹笛。孫秀使人求之。崇時在金谷別館,方登涼臺,臨清流,婦人侍側。使者以告。崇盡出其婢妾數十人以示之,皆蘊蘭麝,被羅縠,曰:「在所擇。」使者曰:「君侯服御麗則麗矣,然本受命指索綠珠,不識孰是?」崇勃然曰:「綠珠吾所愛,不可得也。」使者曰:「君侯博古通今,察遠照邇,願加三思。」崇曰:「不然。」使者出而又反,崇竟不許。秀怒,乃勸倫誅崇、建。崇、建亦潛知其計,乃與黃門郎潘岳陰勸淮南王允、齊王冏以圖倫、秀。秀覺之,遂矯詔收崇及潘岳、歐陽建等。崇正宴於樓上,介士到門。崇謂綠珠曰:「我今為爾得罪。」綠珠泣曰:「當效死於官前。」因自投於樓下而死。

改「美而工舞」為「美而艷,善吹笛」,另加石崇反制孫秀事敗,綠珠跳樓一節。讀喬知之<綠珠篇>,有「百年離別在高樓,一旦紅顏為君盡」,然則在武則天年間,綠珠跳樓已成共識。

綠珠姓氏、籍貫為何,怎樣跟了石崇,《太平廣記》引唐末劉恂《嶺表錄異》:「綠珠井在白州雙角山下。昔梁氏之女有容貌,石季倫為交趾採訪使,以圓珠三斛買之。梁氏之居,舊井存焉。」喬知之<綠珠篇>有「明珠十斛買娉婷」,<綠珠篇>較《嶺表錄異》早,故「十」較「三」可信。

概言之,石崇有一寵妾叫綠珠,貌美而善舞 / 吹笛,被孫秀看中,派人來索取,遭石崇拒絕。孫秀於是勸趙王司馬倫領兵收捕石崇,殺石崇全家,綠珠最後墜樓自盡。驟眼看來,這是孫秀爭女不遂,動起歹念,但事實未必如此簡單,背後涉及兩個黨派的鬥爭。

《晉書.石崇傳》:

復拜衛尉,與潘岳諂事賈謐。謐與之親善,號曰「二十四友」……及賈謐誅,崇以黨與免官。時趙王倫專權,崇甥歐陽建與倫有隙。

據此,石崇與潘岳、賈謐相友善,而跟趙王倫有矛盾。

《晉書.賈謐傳》:

謐字長深。母賈午,充少女也……謐好學,有才思。既為充嗣,繼佐命之後,又賈后專恣,謐權過人主……

賈謐的外祖父是賈充,而晉惠帝的皇后賈南風是賈充之女,則賈謐憑藉外戚身份手握大權。石崇是屬於賈后一黨。

《晉書.孝惠帝本紀》:

癸未,賈后矯詔害庶人遹於許昌。夏四月辛卯,日有蝕之。癸巳,梁王肜、趙王倫矯詔廢賈后為庶人,司空張華、尚書僕射裴頠皆遇害,侍中賈謐及黨與數十人皆伏誅。

「庶人遹」即愍懷太子司馬遹。永康元年 (公元 300 年),他被賈后矯詔殺害。趙王倫等人乘機為太子復仇,起兵清除賈后集團,賈謐伏誅,暗示石崇在政治上失去靠山。

關於孫秀背景,《晉書.孝惠帝本紀》:

……禽倫黨孫秀……至使逆臣孫秀敢肆凶虐,窺間王室,遂奉趙王倫饕據天位。

他是趙王倫的親信心腹。《晉書.潘岳傳》:

初,芘為瑯邪內史,孫秀為小史給岳,而狡黠自喜。岳惡其為人,數撻辱之,秀常銜忿。及趙王倫輔政,秀為中書令。岳於省內謂秀曰:「孫令猶憶疇昔周旋不?」答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岳於是自知不免。

正因為有宿怨,當賈謐一倒,孫秀馬上整肅潘岳。

歐陽建與趙王倫有過節,他是石崇的外甥,孫秀遂借強索綠珠一事,把石崇全家收監、殺害。《晉書.石崇傳》:

崇母兄妻子無少長皆被害,死者十五人,崇時年五十二。

都算慘烈。

儘管石崇對綠珠說:「我今為爾得罪。」又慨嘆自己招禍是因為家財太多,這些恐怕都不是事實的全部。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賈黨既已敗亡,獻媚的石崇如何能獨善其身!所謂「陰勸淮南王允、齊王冏以圖倫」,只怕也是孫秀和趙王倫為達目的所作的捏造。

2025年2月10日 星期一

真摯靈魂的相聚 – 乙女新夢 Rinka 出道十周年專場觀後感

乙女新夢成員淺紫色擔當 Rinka 於上周六晚 (2 月 8 日) 舉行個人專場《Rinka’s Fairyland Music Party》。活動在一工廈 livehouse 舉行,乙女新夢原本是香港日系地下女子偶像組合,近年才慢慢走入主流樂壇,從地下圈來,也回到熟悉的地方用最精彩的表演慶祝出道十周年,選址確實相當有心思。

演出未開始,諸位生誕委員 (是次專場同時是補賀 Rinka 生日) 已用心佈置拍照場景。他們還為偶像送上漂亮的演出限定服。當晚 Rinka 異常美麗,星光閃閃背後,是來自支持者盡心盡力加持,教人想到日系的「我推」文化,偶像與粉絲共同締造美好回憶。

從網上宣傳照看,專場傾向走 K-pop 型格路線,帶有未來科幻感。然而,看畢整個演出,K-pop 並無想像中多,J-pop 作品倒有不少。型格以外,Encore 部份有一首歌,突顯 Rinka 可愛風。沒有洗腦的《Whiplash》、《Drip》,反映 Rinka 嘗試在日、韓系風格之間取得平衡,發展出自己獨特的風格。要之,皆是以自己所喜歡的音樂為大前提,此恰好是活動主題「be real」理念的體現。

專場甫開始,嘉賓陸續登場,非常新穎。這些嘉賓都是 Rinka 的交心知己。Ai 是乙女新夢中相識多年的隊友,平時會與 Rinka 鑽研唱歌跳舞,二人更是彼此的情緒崩潰救援。Hiiro 是新晉地下偶像,與 Rinka 私底下相識。Hazelle 是香港另一女團 EOS 的隊長,因出道後際遇與乙女新夢早期困境相似,加上為人內向、易哭、愛跳舞,與 Rinka 惺惺相惜,情同姊妹。至於 S.Jewelous HK,是 Rinka 識於微時的跳舞好伙伴。因有真摯感情在背後,眾人的對話互動有一種吸引力,令人感到很溫暖。

作為出道十年的偶像,Rinka 除了向觀眾介紹嘉賓背景、扶掖後進,更讓出寶貴的舞台給她們表演,十分難得。Ai 過去給大家的印象是實力唱將,但今次演出,竟是型格穿搭配上自信跳唱。她跳舞的時候,眼神充滿自信,嘴角帶有笑意,勤加苦練有所成,和 Rinka 平時用心指導不無關係。Hiiro 有點內向,但 solo 唱歌時很有力量。末段擔當起司儀角色,更令人眼前一亮,原來她是可以帶動氣氛。至於 Hazelle,如她在台上所講,平時甚少機會演唱抒情慢歌,多得 Rinka 給予機會。順便一提,Rinka 在台上穿著 Lolly Talk Sinnie 自創品牌「SINZERELY」的晚安 Hoodie 跳舞,這帶有標誌性,不同女團之間未必要同行如敵國,相互可以有無限合作可能。

儘管人氣逐漸增加,歌曲也能獲各大流行榜及主流傳媒青睞,日系地下偶像與粉絲打成一片的傳統,Rinka 始終堅持。兩度走到觀眾群,與觀眾零距離互動,觀眾將手上亮著紫色燈光的應援棒指向偶像,彷彿是在為她送上鼓勵,給予力量。漆黑一片迎來點點亮光,亮光不只存在於 livehouse,更延續至 show 後。引述一位花粉 (Rinka 支持者稱呼) 的感言:「我想同你講,放心去追逐,放心去鞭策自己,做自己想做嘅野,我會一直都在,會更加愛你。」粉絲願意支持偶像任何嘗試,這已跡近一種朋友關係。我支持你,是因為你這個人,而不是因為你擅長跳唱、是乙女新夢某成員,教人動容。

專場最感人的環節,當數 Rinka 分享出道十年感言。她提到自己不願成為討好型人格,想在未來的日子做最真實的自己,「有溫度的人」是她念茲在茲。Be Real not Perfect (周邊商品的創作理念),但 Practice Makes Perfect。十多年刻苦練舞,全是為了成就今天舞台上閃亮的自己。誠然,乙女新夢四位成員中,最有決心走跳唱路,並承諾會有許多個十年的,只有 Rinka。未有安排退路給自己,一往無前追尋所愛,是傻,是癡,但也是最吸引、最值得欣賞。

由 J-pop 到華語作品,再到 K-pop 舞蹈,慶祝生誕及出道十周年,整場演出給人的感覺是飽滿的、豐富的。表情管理上佳,有跳唱實力,也有感動位,屬高水準演出。親吻及摟抱 Ai,更是 Be Real 的最佳示範,毫無保留通過行為表達愛意。

因為自資營運的緣故,確保表演質素的同時,還要兼顧周邊商品的設計、出貨、包裝,以及尋覓、預約場地。做「工廠女工」、「倉務員」都心甘情願,無非是想花粉看到夢寐以求的專場演出。

大抽獎環節,糖兄來了。追隨 Rinka 十年的支持者,也前來相聚。物販期間,有人表示會於翌日跑渣打馬拉松,全場為其打氣,Rinka 也為他送上祝福,把粉絲的事放在心上。工廈雖寂靜、走廊雖冰冷,裡面卻是一個熾熱溫暖的天堂。這個天堂,不是由乾冰和力竭筋疲造成,而是偶像本人、嘉賓、粉絲、工作人員等以真摯靈魂互相交流編織而成。專場有完結的時候,但這種連結仍然存在,直至永恆。

高質素的日系表演,礙於場地難覓,只能在工廈開演,香港委實讓人消沉。可是,幸賴有一群不計較現實限制,決心追尋自己夢想的人,為這片赤地燃起希望。

相片來源:Voidbiov BotJai

相片來源:Voidbiov BotJai

2025年2月8日 星期六

英倫音樂狂潮 England Music Wave (09-02-2025,全英文歌時段)

昨晚因參與乙女新夢 Rinka 出道十周年暨生誕 live,未及上傳,現在補上。

關於生誕 live,非常精彩,另文撰述。

— — — — — —

1. Stereophonics – Dakota

2. New Order – Waiting for the Sirens’ Call

3. Muse – Starlight

4. The Smiths – There Is a Light That Never Goes Out

5. Daryl Hall & John Oates – Out of Touch

6. Rockwell – Somebody’s Watching Me

7. Manic Street Preachers – Brushstrokes of Reunion

8. Manic Street Preachers – The Love of Richard Nixon

9. Manic Street Preachers – Motorcycle Emptiness

10. Ashanti – Rain on Me

11. Beyoncé – Me, Myself And I

12. Craig David ft. Sting – Rise & Fall

13. Britney Spears – Everytime

14. Evanescence – My Immortal (Band Version)

https://www.patreon.com/posts/ying-lun-yin-le-121845066

2025年2月6日 星期四

離別是為了成全更堅固的友誼 – 周殷廷與中學畢業生同行

Yanting 大哥周殷廷過去一年前往不同中學分享自己的奮鬥經歷。不收取一分一毫,純粹本乎對年青人的關愛走訪各間學校,非常有社會使命感。除了分享,更和師生合照,紀錄難忘一刻。新近年宵,有中學生希望 Yanting 大哥到場支持,他二話不說前來,親民得很。因為與青少年同行,最新單曲《離別時刻》也以中六畢業為題材,為應屆中學畢業生留下感懷與寄語。

《離別時刻》是周殷廷首次有份參與曲詞編監工作的作品。謂這首歌是他送給中學畢業生的禮物亦未嘗不可。歌詞以「青春」、「友誼」、「告別」、「成長」為主軸貫串。青春「充滿了夢想與激情」,「無論前方的路途多麼曲折,我們始終相信未來是光明的」,「手牽手,肩並肩」往前行。過程中,成就出「無價的珍寶」- 友誼。「友誼如燦爛星辰,照亮了我們的青春歲月」,也「見證了我們的歡笑與淚水,成功與失敗」。奈何時光飛逝,難免離別,「離別,並不是結束,而是另一段旅程的開始。它讓我們明白,即使天各一方,友誼的連結也會將我們緊緊連在一起」。換言之,離別成就我們的成長。「經歷了離別的淬鍊,我們變得更加堅強,更加成熟」。每一次的離別,都是成長的契機。

詞中不乏校園片段的縮寫,如「班房笑聲,每日鐘聲給我聽。發夢卻是最清醒」、「週會太多,每日擔心給記過,訓導理論太囉嗦」。畢業在即,臨別依依,是不捨,是傷心,但換個角度看,這也是一種歷練的機會,一種友誼的昇華,「若想起某天哭笑過,但別遺忘我,照片中仍能相聚過」、「無論幾次闊別過,這約定仍似最初。重聚時刻定更堅壯,若想起某天的過往,在任何情況,要記得來年相聚過」。今天「良朋密友」的分開是為了「明日再會校門口」,雖「流落各地」「分開奮鬥」,但「緣份未走」。整首詞偏向樂觀積極正面看待中學階段的「生離」,勸勉年青人「珍惜眼前的每一刻,感恩每一份真摯的情誼」,十分勵志。

MV 方面更見心思。周殷廷等於用三分多鐘製造了一個回憶收納盒,將本年度來自不同中學的畢業生的珍貴回憶及感受盛載起來,跟大眾分享。一幅幅師生、同學合照,背後都有各自的故事,都是有血有肉。一段段感言,皆發自內心的真誠,教人動容。Yanting 大哥在 Instagram 分享一個未有收入 MV 中的故事,兩位女生在 11 歲相識,轉眼七年過去,二人都告別中學生涯。其中一人曾想過自殺,被好姊妹從輕生邊緣拉回來。近年青少年自殺問題相當普遍,Yanting 大哥藉新歌把這些小故事帶出,很能喚起社會對相關議題的關注,大眾對青年學生亦容易多一份體諒與關懷。

由《三生有幸》到《阿修羅》再到《離別時刻》,題材多樣,曲風不千篇一律,既從個人體驗覓靈感,也探索人性的光輝與陰暗,周殷廷確實是有思想深度的一位歌手。

2025年2月4日 星期二

談劉禪、孫皓應對司馬氏的態度,以及南人被北人歧視

劉禪、孫皓雖為亡國之君,二人應對司馬氏的態度卻迥然不同。

《三國志.蜀書.後主傳》引《漢晉春秋》:

司馬文王與禪宴,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為之感愴,而禪喜笑自若。王謂賈充曰:「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乆全,而況姜維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他日,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郤正聞之,求見禪曰:「若王後問,宜泣而荅曰『先人墳墓遠在隴、蜀,乃心西悲,無日不思』,因閉其目。」會王復問,對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語邪!」禪驚視曰:「誠如尊命。」左右皆笑。

這是成語「樂不思蜀」的由來。

且說司馬昭故意在款待劉禪的宴席上,安排演奏蜀漢樂曲,試圖激起劉禪忿恨或哀傷。豈知劉禪怡然自得,後來更答以「樂不思蜀」。郤正教他應付司馬昭問話的方法,劉禪竟如實將事情告知司馬昭,不作任何隱瞞。

有謂劉禪懦弱無能,不把亡國當一回事,但筆者更相信他有大智慧,畢竟只有這樣做,劉禪才可消除司馬昭的忌憚,保全自己的性命,「樂不思蜀」是表層,背後是全身保命,這一點跟向秀表態「以為巢許狷介之士,未達堯心,豈足多慕」相似。劉禪終做了八年安樂公,其計策是收效的。

至於孫皓,有別於劉禪以退為進,其說話往往綿裡藏針,話中帶刺。《資治通鑑.晉紀三》

庚寅,帝臨軒,大會文武有位及四方使者,國子學生皆預焉。引見歸命侯皓及吳降人。皓登殿稽顙。帝謂皓曰:「朕設此座以待卿久矣。」皓曰:「臣於南方,亦設此座以待陛下。」賈充謂皓曰:「聞君在南方鑿人目,剝人面皮,此何等刑也?」皓曰:「人臣有弒其君及姦回不忠者,則加此刑耳。」充默然甚愧,而皓顏色無怍。

以「臣於南方,亦設此座以待陛下」還擊「朕設此座以待卿久矣」,這是不甘示弱。又賈充曾指使手下殺害曹髦,乃弒君不忠之人,孫皓謂鑿目、剝面皮之刑專用到弒君及不忠的大臣身上,這是繞個圈子譴責賈充,對其為人感不屑。最妙是他全無懼色,「顏色無怍」,都算勇敢!

另外,《晉書.王濟傳》:

帝嘗與濟弈棋,而孫皓在側,謂皓曰:「何以好剝人面皮?」皓曰:「見無禮於君者則剝之。」濟時伸腳局下,而皓譏焉。

《世說新語.排調》:

晉武帝問孫皓:「聞南人好作《爾汝歌》,頗能為不?」皓正飲酒,因舉觴勸帝而言曰:「昔與汝為鄰,今為汝做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壽萬春!」帝悔之。

一言以蔽之,孫皓總是以「懟」的姿態對待司馬氏及其臣僚。針對令自己不滿、憤懣的行為,進行語言甚至行動上的回擊的行為,叫做「懟」。孫皓顯然對亡國一事耿耿於懷,也因為此,晉武帝下詔封他為歸命侯,「歸命」二字,有心理上羞辱孫皓的意思。

不過,孫皓四十二歲死於洛陽,獲得善終 (據《吳錄》:「皓以四年十二月死,時年四十二,葬河南縣界」及《建康實錄》:「後五年,薨於洛陽,葬河南芒山」)。

順帶一提,西晉雖然統一全國,南人、北人的矛盾並未因此消除,北人歧視南人時有發生。陸雲 (字士龍,吳郡吳縣人,陸遜之孫、陸抗之子,與兄長陸機合稱「二陸」,吳亡後,不受重用,到洛陽訪得張華,在張華幫助下,名氣大振) <與兄平原書>記有:

張公語云云:兄文故自楚,須作文,為思昔所識文,乃視兄作誄,又令結使說音耳。

「張公」即張華,張華指出陸機之文用韻有楚音,希望他改正。愛護陸氏的人尚且如此,其他北人只知嘲笑,反應不難推知。

正因為北人一直看不起南人,當晉室南渡,元帝過江時,遂跟顧榮說:「寄人國土,心常懷慚。」(《世說新語.言語》) 在司馬睿看來,南人是屬於他者,江南是他者的勢力範圍,其從不把南人看成自己人,也不視江南為中土一部份,南北一家親,大家都是炎黃子孫,是往後的事了。

2025年2月2日 星期日

謝霆鋒《逆行》唱出「不屑合群」的搖滾態度

謝霆鋒將在啟德主場館舉行個人演唱會,這是繼 2000 年 VIVA 演唱會後首次。二十五年過去,昔日叛逆青年已成為中年大叔,歌迷亦有一定年紀,如何包裝宣傳是次遲來的演唱會,確實是一門學問。謝霆鋒決定透過推出全新單曲扭轉乾坤,此單曲即為《逆行》。

顧名思義,「逆行」即逆向而行,逆哪個方向?逆主流的方向。那個年頭,陳奕迅尚在英皇,與謝霆鋒同屬一間唱片公司,是公認友好的砂煲兄弟。《K 歌之王》、《人來人往》、《明年今日》,一首首大熱情歌,為陳贏盡名聲。謝霆鋒的崛起與走紅,卻是靠《活著 VIVA》及一連串搖滾作品。可以說,謝霆鋒是代表著廣東歌的非主流,體現在形象及行為上,就是穿背心、掟結他、墨鏡示人。喜歡他的歌迷,多少不甘於順從主流,或對順從主流有痛感。以《逆行》做歌名,很有召喚舊日隊友歸隊的感覺,只要你是其中一分子,定必感動。

作曲一貫由謝霆鋒自己包辦,填詞的卻不得了,富有思想深度,不是以往《活著 VIVA》、《潛龍勿用》可以相比。

如殘酷是旅程

只想釋放天性

不懂禮貌回應

如馴服是過程

怎可刻意適應

恕我不認命

開宗明義點出人生是殘酷的。既然這趟旅程注定煎熬,何不乾脆做回自己,本乎天性而行?此處叛逆的態度透顯,叛逆是對社教化的馴服過程不願適應,決不認命。

人的一生,自入學校讀書,即開始接受社教化,為將來成為有用的社會螺絲釘作準備。少年時討好師長,考好成績。成年後看上級面色做人,為薪金拼命。做回自己彷彿是個錯,是種原罪。夜深人靜,常覺自己孤立無援,無人明白。謝霆鋒藉歌曲告訴大家,he knows that feel bro,他自己也是如此走來,此對聽者來說,容易勾起共鳴,感到溫暖。

似蔓藤 懸崖生長

能迎難再上 不稀罕普世 來鼓掌

似石頭 沿途風霜

仍頑強進化 不伸手討要 誰欣賞

兩個「似」,是比喻,但重點更在喻體。

蔓藤、石頭都是不輕易倒下的東西。如歌詞所講,蔓藤在懸崖邊緣生長,迎難而上,絕處逢生。它不屑世間嘉許,只是默默承受及面對困難,求生意志極頑強。至於石頭,堅硬、屹立不倒,飽歷風霜而不屈。以二物比喻人的叛逆,叛逆其實正是人能夠特立獨行、卓然獨立的根據。這並非一件壞事,而是好事。

兩個「似」,由謝唱出,更像是知音人的安慰,故不少人聽到淚流滿面。

為什麼 定義我

世界不應該只得一種結果

用什麼 奈我何

就算聽不到祝福我亦如我

謝霆鋒以往作品都是 guitar pop,但稱不上 rock,理由是它們欠缺一種批判精神,一種解放意識。來到《逆行》,僅「世界不應該只得一種結果」,這是搖滾的味道了,因對現今世界的單一化、公式化提出有力的質問。

由「奈我何」、「聽不到祝福我亦如我」,堅持自己所信走下去,一往無前,遂成就「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豪邁與傲氣。

雖千百萬人 一意逆行

只想保有 年少時一點天真

歲月在烙印 放任吧靈魂

《孟子・公孫丑上》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孟子認為「逆行」的基礎在道德自省,謝霆鋒則採取貼近西方自由主義及流行搖滾樂的義理,「逆行」的基礎在保存年少時的天真。明代末年,有一學者李贄,撰<童心說>,其中教人為文論學必出自真心。真心也者,就是不違心去講外界喜歡聽的渾話,不違心去接受人人習以為常的價值標準和行為規範。李贄的體悟與謝霆鋒有類似的地方。

不屑合群 一放絕塵

今天軀殼 仍寄存當初基因

歲月在烙印 放任吧靈魂

如前所述,演唱會是遲來的,但謝霆鋒的說辭是,不要緊,因為老去的是形軀,昔日叛逆的靈魂仍然存在,搖滾的基因依舊寄存,何不透過參加今次難能可貴的聚會放任一次,做一個不再隨眾的人?經此一扭轉,Evolution live 就不是純粹懷舊,而是尋回初心之旅,演唱會瞬間充滿意義。

MV 講述一男生歷經社教化種種委屈,終因看畢謝霆鋒的演出而感動落淚,找回自己。這正是謝霆鋒舉辦是次演唱會的理念所在。

有樂迷留言:

原來等足你 25 年嘅人有咁多,大家都由小學生中學生嚟到 340 ……見到有咁多同自己一樣心情嘅人,同埋見到你終於再以歌手身份做自己嘅主場,真係好開心;你嘅歌由 CD player  iPhone 我都依然聽緊,歌詞旋律歌聲帶俾我嘅鼓舞咁多年都冇變過,多謝你。

聽到眼淚流,人生不止一條路,也沒有人能永遠符合別人期待,誰不在逆行?

原來叛逆的一群為數也不少。

激昂的結他 solo 之後,馬上收尾,在歌曲上也很罕見,謝霆鋒 come back,依然有型。

2025年2月1日 星期六

及時行樂 (01-02-2025, 新歌速遞 / 陳慧嫻演唱會 2025 精華片段)

1. 謝霆鋒 – 逆行

2. Teddy Fan 范梓謙 + Sinnie Ng 吳倩怡 – 898

3. Teddy Fan 范梓謙 – 今次動真格

4. Cozy Syndrome – End It Now

5. Ping Pung – 殺她死

6. Jaime Cheung 張天穎 – 將快樂這刻蔓延 (snap it)

7. 周殷廷 – 離別時刻

8. 陳慧嫻 – 我心不死 (The Fabulous 40 Priscilla LIVE IN HONG KONG 現場版)

9. 陳慧嫻 – 今天的愛人是誰 (The Fabulous 40 Priscilla LIVE IN HONG KONG 現場版)

10. Dear Jane – 致命良藥

11. Kolor – 二十還好

12. ToNick – 我的活法

https://www.patreon.com/posts/ji-shi-xing-le-12124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