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0日 星期日

談電影《破・地獄》之七

電影《破・地獄》使用了許多巧妙技法,令作品的藝術水平提高。

(1) 運用讖語

郭文死前,與道生在家最後一次見面,閒聊中,他提到「竹子開花,家散」。儘管道生安慰這是老一輩欺騙人的話語,後來事實證明郭文離世,志斌在外,獨留文玥,郭家真的散了。一語成讖,正是伏筆的運用。又郭文與道生唱南音「今日天隔一方,難見面」,既是二人破冰的契機,亦伏二人最後陰陽永隔。

(2) 角色命名有深意

郭文玥,「文」指郭文,「玥」指珍寶,郭文的珍寶,父親疼愛、珍惜女兒之情躍然紙上,反襯出父女矛盾無從消解的悲哀。另外,Hello 文是閪佬文的諧音,暗示郭文為人難相處,名字裡見出人物真個性,此與隨意改名不可同日而語。

(3) 善用象徵物件

為了突顯文玥女漢子形象,著墨描寫她不穿胸罩。保存陳年藤椅反映郭文念舊重情。合桃酥是妻子生前愛吃,天天買來供奉,可見郭文思念亡妻數十年如一日。另南音、大紅袍象徵郭文愛好和堅守中國傳統文化,道生身上的西服是其買辦思維的標誌。浮雲蔽日的鏡頭,喻郭文逝世,道生為生育小孩的問題困擾。

(4) 對白精警

道生與女友為生育小孩爭辯,道生拋出一句,老年生子,要麼一老一幼都不開心 (彼此都不願死別),要麼一個開心一個更不開心 (兒子不孝,父親痛心),切中曾思考相關問題者的心聲。又郭文「到站就要落車,要落車而不讓其落車,就是自私」,以落車喻死亡,充滿哲理,發人深省。至於道生「新人、先人,禮金、帛金,一字之差」,惹笑得來道出實情,亦反映道生早期對殯儀行業的敷衍了事。對白別出心裁,令觀眾對角色、對電影都留有深刻印象。

(5) 利用矛盾製造張力,推進故事發展

以道生和女友為例,在道生的立場,他是為兒子未來及自己打算,知悉老來得子必生悲劇,在慎重考慮下,不如不生。女友則是著眼自己年紀不輕,身體機能下降,再不生日後可能無法成孕。價值觀矛盾造成二人爭吵,險些分離,化解二人感情危機的契機,正是郭文之死。原來能夠生而為人,欣賞沿途風光,已是福氣,何必要扼殺一個靈魂來世享福的機會?況且,憂慮亦未必真成事,多想有何益處?郭文之死開悟了道生,成全二人再次同步。

電影美中不足的地方是結局略嫌不合情理。譬如說,郭文一直死守傳統,他有沒可能留下遺言,要求兒女為自己破地獄?又兄妹長期價值觀分歧,會否因為一場法事而馬上消解?文玥馬上與志斌一家團聚,既往不咎?不太可能吧!當然道生由不贊成生育轉變為首肯,也需要更多解釋。

對傳統禮節儀式要有理解,但亦顧及在生者感受,酌量改革。作為父親,別把自己想法套向兒子,愛子女要敢於表達,竊以為是電影想給予觀眾的啟發。

2025年3月29日 星期六

及時行樂 (29-03-2025, 新舊歌合集 / 香港女團作品 / STEP by STEPHY 鄧麗欣紅館演唱會 2025 精華重溫)

1. Day 許軼@COLLAR – Wait A Second

2. 乙女新夢 – 戀愛禁止

3. 乙女奇蹟 – 你和奇蹟

4. Cozy Syndrome – 沒遺憾放任

5. Teddy Fan 范梓謙 ft. Billy Choi – 不想放假

6. 雲浩影 – 你在我不遠處

7. Cookies – 心急人上 (STEP by STEPHY 鄧麗欣紅館演唱會2025)

8. 鄧麗欣 – 親朋勿友 (STEP by STEPHY 鄧麗欣紅館演唱會2025)

9. 鄧麗欣 – 黑白照 (STEP by STEPHY 鄧麗欣紅館演唱會2025)

10. As One – Candy Ball

11. Super Girls – 蓓蕾

12. HotCha – 對我有感覺

https://www.patreon.com/posts/ji-shi-xing-le-125434126

2025年3月27日 星期四

略談明代蝗災

元末民變,跟蝗禍有關,見《元史》「蝗,民大饑」、「山東、河東、河南、關中等處蝗飛蔽天,人馬不能行,所落溝塹盡平,民大饑」、「蝗自河北飛渡汴梁,食田禾一空」。蝗蟲肆無忌憚侵蝕農作物,竟釀成嚴重的饑荒。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民間,深知蝗禍之苦,故即位後,每遇蝗災,必減免田租,以舒緩農民的經濟壓力。洪武年間,山西、山東、北平、河南等地皆曾發生蝗災。

至成祖,蝗禍依舊,其主要對治之法為派人捕蝗,見《明史》「捕山東蝗」、「蝗蝻害稼即捕絕之」、「遣使捕北京、河南、山東州縣蝗」。宣宗朝,仍「遣官捕近畿蝗」,但有意見反映「往年捕蝗之使害民不減於蝗」,《捕蝗詩》的出現,可見成祖以來做法存有流弊。

派人捕蝗雖不完善,卻始終沿用 (因無其他更有效之方法)。二祖、仁、宣時,施行仁政,「蝗蝻始生,必遣人捕枌」。祖宗世代相傳,即使世宗、神宗疏於民事,災荒甫至,仍「必賜蠲振,不敢違祖制」。此為明代施政較為可觀的一面。又派人捕蝗以外,不時蠲減、振貸、均糴以緩和災荒造成的不良後果。

《明代蝗災與治蝗研究》統計,明朝先後發生蝗災 967 次,平均每年便要爆發三次蝗災,越到明朝中後期,頻率越高。

崇禎年間,「山東、河南蝗,民大饑」,「兩畿、山東、河南、山、陜旱蝗,人相食」,「兩畿、山東、河南、浙江、湖廣旱蝗,山東寇起」,我們有理由相信,明末民變越趨嚴重,跟蝗災無法遏止,饑荒連年有密切關係。

《明史紀事本末》有「中原群盜」一章,其中明白提到:

是年,兩京、山東、河南、山西、陝西、浙江大旱蝗。至冬大饑,人相食,草木俱盡,道殣相望。河南土寇並起,自真定至河上道路梗塞。

六月,兩京、山東、河南、浙江旱蝗,多饑盜。

據此,更見流寇滋長與旱蝗發生密不可分。

《劍橋中國明代史》以下一段分析值得注意:

……1641 年乾旱和蝗蟲成災……餓死許多人,到處是乞丐,殺害嬰孩,甚至人相食……由於普遍的糧食囤積和投機,食物價格上漲,而流通的白銀量急劇緊縮,情況更加惡化。在 17 世紀 40 年代,儘管水、旱、蟲災很嚴重,但在許多「饑饉」地區,顯然仍可買到大米,問題是價錢太貴,許多人買不起……盜匪活動增加,饑餓的農民在鄉村到處流浪覓食。

扼要言之,蝗災令糧食短缺,現存米糧被囤積,人民負擔不起天價,饑腸轆轆,遂淪為饑民,或加入流寇,或人食人。

這種情況,在新莽末年曾經出現,《漢書》記載「枯旱霜蝗,飢饉薦臻,百姓困乏,流離道路」、「連年久旱,百姓飢窮,故為盜賊」、「四方皆以飢寒窮愁起為盜賊,稍稍群聚」。歷史出奇地重複,教人意外。

2025年3月25日 星期二

江陵與京口

桓玄 (桓溫之子) 起兵作亂,「自江陵入建康僭大位」。江陵位於今湖北省荊州市,其戰略重要性,見於三國時東吳將領甘寧之言,他說:「荊州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蓋江陵之得失,南北之分合判焉,東西之強弱系焉。此有識者所必爭也。」孫皓亡國,是因為晉杜預取得江陵,由此可知江陵與建康的存亡緊密扣連。

不過,江陵有一致命缺陷,「論者謂襄陽不守,則江陵以北危;夔峽不固,則江陵之西病」。扼要言之,江陵不能獨守,必須同時握有襄陽和瞿塘峽,江陵才得保安全。以三國時的吳國為例,「吳人不能得襄陽,引江陵之兵以攻魏,輒破於襄陽之下」。到了後來,南宋之鄂州不能抵擋蒙古鐵騎,亦因襄陽已然落入蒙古之手。所以,襄陽、江陵兩相比較,襄陽地勢實勝一籌,但兩地皆可讓敵軍戰船順流而下,則一。

桓玄亂兵受到制抑,主要因為劉裕「舉兵京口」勤王。京口是今江蘇省鎮江市的古稱,其重要性,杜佑說得最清楚:「京口因山為壘,緣江為境。建業之有京口,猶洛陽之有孟津。自孫吳以來,東南有事,必以京口為襟要。京口之防或疏,建業之危立至。」南宋事功學派陳亮甚至認為,「昔人謂京口酒可飲,兵可用,而北府之兵,為天下雄。蓋地勢然也。」北府兵並非特別驍勇,而是其軍府所在地北府 (即京口) 地勢險要使然。

桓玄卒之兵敗,劉裕則憑北府兵屢立戰功,終於代東晉自立,創建南朝第一個王朝 – 劉宋政權。

進入南朝,江陵、京口仍發揮巨大影響力,「侯景肆兇,建康傾陷,蕭繹為謀不遠,茍安江陵」,何以梁元帝要用江陵作基地對付侯景?除了建康殘破,更要緊是江陵足以控制建康存亡。他萬萬想不到,蕭詧會據襄陽歸降西魏,結果「梁元帝都江陵而眆襄陽,襄陽挾魏兵以來,而江陵之亡忽焉」。至陳朝,襄陽仍為北周所有,故隋能輕易滅陳,而陳全無招架之力。

至於京口,「韓擒虎渡採石,賀若弼渡京口,而陳以亡」,「隋之亡陳,京口實為兵鋒也……隋開皇九年,賀若弼自廣陵濟江,拔京口」,據此可知隋文帝能夠一統天下,是因為取得京口的控制權。

錢穆說:

我們若不明白各時代的地理情況,便不易明白到各時代的歷史事實。(《中國歷史研究法》)

以東晉南朝為例,若不了解武昌、襄陽、石頭城、壽春、江陵、京口在地理上的優缺點,東晉內亂、淝水之戰、隋朝統一等,實在很難說個明白。

近人陳寅恪<述東晉王導之功業>、傅樂成<荊州與六朝政局>專從歷史地理的角度,指出:荊州 (包括江陵、襄陽、武昌) 位處長江中游,對於下游揚州佔有地形優勢,其因此成為攻略或防守江東的前哨。他們的看法基本上已成為治魏晉南北朝史者的常識。

[註] 文中所引未有標明出處者,皆來自清人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

2025年3月23日 星期日

由乙女新夢 Rinka 的熊啤啤說起

一份由不再追捧自己的粉絲所送贈的禮物,idol 本人不但未有丟棄,反而好好保存在家長達十年之久。3 月 15 日是 idol 出道十周年正日,這份禮物首次出門,被放在台前賜予 idol 表演的力量與勇氣,這位重情、念舊的 idol,正是乙女新夢的淺紫色擔當 Rinka。

禮物是一個熊啤啤,身穿淺藍色裙子,正是十年前 Rinka 仍為乙女奇蹟成員時身穿的打歌服。縱然隨時日遠去,歌迷的小心思已成歷史,但看在 Rinka 眼裡,歌迷當年的支持是永恆,也是她最在乎。外表帥氣、高冷背後,是一顆熾熱敏感的心靈。她甚至願意唱一首很久未唱過的歌,全因粉絲曾表示喜歡聽。

感言部份,Rinka 毫無保留向在場觀眾剖白內心感受。她承認自己是一個正直的人,而很不幸,在現實世界中,正直、善良的人常常被欺負,得不到應有的好回報。不過,她覺得,做正直、善良的人還是需要的,這個世界該有正直、善良的人繼續發揮正面影響,而她希望一直做善良、正直的 idol,為大家發放正能量。這番話聽得出是由衷之言,或許就是 idol 的使命感,也是她堅持要站在舞台的原因。要之,充滿溫度,教人感動。

物販時段,有一由奇蹟年代追隨至今的忠實花粉到場,他帶來了那些年 Rinka 的珍貴生寫,可見其有備而來,專程慶賀自己的推出道十周年。Rinka 看到自己往昔的相片,一臉靦腆尷尬,囑咐在場小助手:「揀幾張靚嘅放就可以」,小助手是花粉,回答:「唔駛揀啦,張張都好靚,冇唔靚」。互相閒聊對談,卻洋溢著愛。

什麼是 idol?idol 就是有一種氣場,能夠憑其個人的人格魅力、舞台優秀的表現,連結到不同時期、不同年齡層的支持者,令他們都願意為你應援、歡呼。箇中不是戀愛感的販賣,也不是形而下的性欲吸引,而是靈性上的接通。很抽象,但身在其中,會感到這份連結很實在。

十年人事幾番新,多少物是人非,但時間也驗證出愛與堅持,Rinka 確實喜愛舞台與花粉,當年奇蹟的支持者亦對她念念不忘、魂牽夢縈,雖然臉上都是歲月的痕跡。

「喂 我 2 歲啦!NonStop Live」屬拼盤 live,Rinka 只是其中一個演出單位,同台還有其他尚待被人欣賞的地下女子偶像組合。門票將近四百元,聽四首歌,有人覺得不值,但真心喜歡,有時不用太計較,畢竟能在出道十周年正日見上一面,已是無價的回憶。

有人戲稱可以將歷年「包子」(Rinka 暱稱) 相片集合,辦一個歷史回顧展覽,應該很可觀。筆者想到 1 月初 Lolly Talk 的 Sinnie 亦有一個人展,由部員們自發組織籌備,場內除了相片,更有充滿詩意和情感的文字,Sinnie 和 Rinka 是好朋友,二人同樣是有溫度、感性的人。

台上的 Rinka,是一顆耀目的星星,散發著星光。台下送來的一束花,示意「我們都在陪伴」,一切都由歷經十年寒暑的熊啤啤見證著,仍是那條淺藍色裙子,初心未忘,很美很美。

2025年3月22日 星期六

及時行樂 (22-03-2025, 新舊歌合集 / 經典日文舞曲 / 盧國沾詞選)

1. GARNiDELiA – Gokuraku Joudo (極樂淨土)

2. WINK – 淋しい熱帯魚 (寂寞的熱帶魚)

3. WINK – 愛が止まらない 〜Turn It Into Love〜 (愛不停止~轉化為愛)

4. Kaleidoscope – 盛夏涼風

5. 鄧麗欣 – 派對動物 (step by stephy 鄧麗欣紅館演唱會 2025 版本)

6. Rika 胡敏嘉 + 孔德朗 – 你和奇蹟 (生誕暨出道十周年 live version)

7. FIESTER + Cozy Syndrome – 防御作戰中止

8. 關正傑 – 大地恩情

9. 關正傑 – 殘夢

10. 關正傑 + 雷安娜 – 人在旅途灑淚時

11. 葉振棠 – 戲劇人生

12. 葉振棠 – 太極張三豐

13. 張德蘭 – 鮮花滿月樓

https://www.patreon.com/posts/ji-shi-xing-le-124910038

2025年3月20日 星期四

恭親王奕訢的升與降

在辛酉政變被扳倒的八大臣中,有一杜翰,為咸豐帝師杜受田長子。《清史稿・杜翰傳》:

上崩於行在,穆宗即位。御史董元醇疏請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載垣、端華、肅順等持不可,翰附之,抗言甚力,遂黜元醇議。肅順曰:「君誠不愧杜文正之子也!」既而載垣等以竊奪政柄被罪,翰連坐,議革職戍新疆,詔原之,褫職,免其發遣。同治五年,卒。

值得留意是他站到肅順一邊,反對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獲肅順讚賞「不愧杜文正 (杜受田) 之子」。

今天讀清史,每謂肅順跋扈專橫,為朝中大臣所痛恨。其實,肅順果真純粹意圖奪權?綜觀國史,皇帝年幼,母后臨朝,很容易造成外戚 / 權臣坐大,漢武帝因此要賜死鉤弋夫人。肅順反對兩宮垂簾,也有為國家社稷長遠大局著想。杜翰本乎儒家經義,堅決不接受「牝雞司晨」,與肅順看法一致,所以肅順用「不愧杜文正之子」稱讚他,覺得他有乃父之風,對儒家經史了解通透,且身體力行。

事實上,肅順與朝中大臣交惡,不排除跟他破格擢用大量漢人官員如曾國藩、左宗棠等有關。滿洲親貴有感既得利益受損,遂轉為支持恭親王奕訢,決意剷除肅順等人。

辛酉政變後,奕訢

授議政王,在軍機處行走,命王爵世襲,食親王雙俸,並免召對叩拜、奏事書名……尋命兼宗令、領神機營。(見《清史稿・奕訢傳》)

文祥為奕訢左右手,《清史稿・文祥傳》:

穆宗即位,肅順等專政,文祥請解樞務,不許。十月,回鑾,偕王大臣疏請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同治元年,連擢左都御史、工部尚書,兼署兵部尚書,為內務府大臣,兼都統……

……文祥自同治初年偕恭親王同心輔政,總理各國事務,以一身負其責。洋情譸幻,朝論紛紜,一以忠信持之,無諉卸。洎穆宗親政,臚陳歷年洋務情形,因應機宜甚備,冀有啟悟。

據此可知成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 (中國外交部前身)、推行洋務運動,文祥皆參與其中,為主要骨幹成員。

不過,奕訢未幾遭遇政治危機,《清史稿・奕訢傳》:

四年三月,兩太后諭責王信任親戚,內廷召對,時有不檢,罷議政王及一切職任。尋以惇親王奕誴、醇郡王奕枻及通政使王拯、御史孫翼謀、內閣學士殷兆鏞、左副都御史潘祖蔭、內閣侍讀學士王維珍、給事中廣誠等奏請任用,廣誠語尤切。兩太后命仍在內廷行走,管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王入謝,痛哭引咎,兩太后復諭:「王親信重臣,相關休戚,期望既厚,責備不得不嚴。仍在軍機大臣上行走。」

須知兩宮太后 (主要是慈禧太后) 和奕訢聯手,只是一臨時的政治聯盟,隨著肅順等被殺,彼此再無共同敵人,往昔盟友未嘗不可因猜疑而轉成政敵。

奕訢畢竟是親王,當今天子是同治帝,而同治帝生母是慈禧。任他有再多抱負,立再多功勳,始終不能不看慈禧面色 (因慈禧較接近權源)。

由被指責「信任親戚,內廷召對,時有不檢,罷議政王及一切職任」,奕訢與慈禧之間已存在芥蒂。至圓明園重修一事,奕訢直接頂撞剛親政的同治帝,卒之再次捲入政治漩渦。

關於重修圓明園,可參考下列諸條史料:

《清史稿・后妃傳》:

同治間,穆宗議修圓明園,奉兩太后居之,事未行。

《清史稿・游百川傳》:

十二年,上親政,命葺治圓明園,奉皇太后駐蹕。御史沈淮疏請暫緩修理,上特諭宣示孝養兩宮之意,專修安佑宮供奉列聖御容,暨皇太后駐蹕之所,治事之地,量從節儉,不事華靡,此外均不必興修。百川繼疏申諫,上召入詰責,百川侃侃正言無所撓,上為動容,一時敢諫之名動朝野。

《清史稿・李宗羲傳》:

時詔修圓明園,宗羲疏言:「外侮內患,天時人事,皆有可慮。請省營繕,減服御。」十三年,又疏言:「星變屢見,外患方熾。上年御史沈淮奏請停止園工,臣亦冒貢愚忱。茲復有不能已於言者,時局艱難,度支短絀,特一端耳。今外人入處肘腋,圓明園距京城數十里,既無堅城管鑰之固,復少大枝護衛之兵。頻年以來,每遇民、教爭鬥,外人動挾兵船要求。天津朝警,則海澱夕驚。皇上奉皇太后於此,此臣所萬分不安者也。如蒙皇上乾綱立斷,速諭停工,天下臣民,知皇上有臥薪嘗膽之思,必共振敵愾同仇之氣。人主居崇高之位,持威福之柄,茍無敬畏之念,則驕肆之心生;茍無忠諤之臣,則讒諂之人至。近日大學士文祥引疾,侍郎桂清外調,道路頗有惜詞。臣竊謂老成憂國者,宜留之左右,以輔成聖德;忠直敢諫者,宜誘之使言,以恢張聖聽。」疏入,上嘉納之。

《清史稿・奕訢傳》:

十二年正月,穆宗親政,十三年七月,上諭責王召對失儀,降郡王,仍在軍機大臣上行走,並奪載澂貝勒。翌日,以兩太后命復親王世襲及載澂爵。十二月,上疾有間,於雙俸外復加賜親王俸。旋復加劇,遂崩。德宗即位,復命免召對叩拜、奏事書名。

《清史稿・文祥傳》:

既而恭親王以阻圓明園工程忤旨斥罷,文祥涕泣,偕同列力諫,幾同譴。恭親王尋復職,而自屢遭挫折後,任事不能如初。文祥正色立朝,為中外所嚴憚,朝局賴以維持,不致驟變。

《清史稿・李鴻藻傳》:

時有修葺圓明園之旨,朝臣同起力爭。鴻藻亦言:「粵、捻初平,回氛方熾,宜培養元氣,以固根本。不應虛糜帑糈,為此不急之務。」乃止。

《清史稿・翁同龢傳》:

又圓明園方興工,商人李光昭矇報木價,為李鴻章所劾論罪。廷臣多執此入諫,恭親王等尤力諍,上不懌。同龢面陳江南輿論,中外人心惶惑,請聖意先定,待時興修。乃議定停園工,並有停工程、罷浮費、求直言之諭。

扼要言之,同治十二年 (1873 年),同治帝親政,為孝養兩宮太后,他決定重修被英法聯軍燒毀的圓明園,結果遭到大臣們一面倒地反對。大臣們反對的理由有三:

1. 國家面對內憂外患,應避免大興土木,節省開支;

    2. 圓明園附近時有教案發生,加上外國炮艦動輒駛近天津,奉兩宮太后於此居住,不見得符合孝道;

    3. 有商人藉承辦重修工程中飽私囊。

    這件事上,奕訢的取態是站在大臣一邊,所謂「阻圓明園工程忤旨」。同治帝大怒,「諭責王召對失儀,降郡王,仍在軍機大臣上行走,並奪載澂貝勒」。有趣的是,慈禧竟力挺奕訢,對兒子所為不以為然,「翌日,以兩太后命復親王世襲及載澂爵」,同治帝心灰意冷,可想而知。

    一年後,同治帝病逝,但奕訢經此,「任事不能如初」。據《清史稿・奕訢傳》「太后諭責王等委靡因循」、《清史稿・后妃傳》「太后責恭親王奕訢等因循貽誤」推斷,奕訢可能不復有當年銳意改革的熱誠,做事變得因循保守。此一轉變,自然和他明白自己的角色身份有關,他永遠只能是輔助的親王。皇帝、太后要一意孤行,他是無能為力的。

    有清一代,每逢新君親政,前朝權臣必被鬥倒,順治清算多爾袞、康熙擒鰲拜、嘉慶抄和珅的家、咸豐扳倒穆彰阿,皆其例也。同治親政,奕訢險些成為箭靶。僥倖逃脫,改採守勢,因循自保,亦無可厚非。

    2025年3月18日 星期二

    談武昌、石頭城、壽春、襄陽的戰略地位,以及與東晉政局的關係

    (一) 武昌

    王敦起兵,以武昌為大本營。

    戊辰,大將軍王敦舉兵於武昌。(《晉書元帝、明帝紀》)

    又王敦死前仍主張

    退還武昌,收兵自守,貢獻不廢。(《晉書王敦傳》)

    武昌的戰略價值應該相當高。

    究竟武昌有何重要?顧祖禹說得很清楚:

    何言乎重在武昌也?夫武昌者,東南得之而存,失之而亡者也……孫權知東南形勝必在上流也,於是城夏口,都武昌。武昌則今縣也,而夏口則今日之武昌也。繼孫氏而起者,大都不能改孫氏之轍矣。故曰重在武昌也……若夫用武昌者,則莫備於江東。(《讀史方輿紀要湖廣方輿紀要序》)

    武昌位於長江南岸,與漢陽、漢口隔江相望。若佔之,敵軍戰船便可沿江東下,建康岌岌可危。東吳政權滅亡,正是喪失夏口、武昌的控制權。

    濬進破夏口、武昌,遂泛舟東下,所至皆平……孫皓窮蹙請降。(《晉書武帝紀》)

    由於王敦佔有武昌而揮軍東向,這場內亂對初建立的東晉是致命的,建康亦旋即失陷。及後的蘇峻之亂,叛軍無法佔上風,是因為武昌一直由忠於朝廷的陶侃所控制。

    時溫嶠、陶侃已唱義於武昌。(《晉書蘇峻傳》)

    陶侃領荊州,則鎮武昌。(《讀史方輿紀要湖廣方輿紀要序》)

    順帶一提,清中葉太平天國之亂,太平軍得以入金陵,定都天京,是由於漢陽、武昌之陷落。另辛亥革命令清室失去半壁江山,也是因為湖北新軍在武昌發難。由此可見武昌乃江東地區的重要屏障。

    (二) 石頭城

    關於城的由來,可追溯至

    漢建安十六年,孫權徙治秣陵,明年城石頭,貯寶貨軍器於此。諸葛武侯使建業,曰:石頭虎踞,王業之基也。其地控扼江險,為金陵必爭之處。(《讀史方輿紀要南直二》引《圖經》)

    扼要言之,孫權遷都建業後,在建業城外的石頭山上修建了一座城池。城內儲存有軍糧和軍械,為保衛建業的第一要塞,肩負著長江防禦的重要任務。

    王敦得入建康,石頭城失守是關鍵。

    東晉永昌元年,王敦自武昌舉兵向建康,以征虜將軍周札都督石頭諸軍事,守石頭,敦至,札開門納之,敦據石頭,嘆曰:吾不復為盛德事矣。帝命刁協,劉隗等,帥眾攻石頭,皆大敗。(《讀史方輿紀要南直二》)

    蘇峻能夠與溫嶠、陶侃抗衡,在於他手上握有石頭城。

    峻聞兵起,用參軍賈寧計,還據石頭,更分兵距諸義軍,所過無不殘滅。嶠等將至,峻遂遷天子於石頭……(《晉書蘇峻傳》)

    為保石頭城,蘇峻甚至願意犧牲其他據點。

    侃將救之,長史殷羨曰:「若遣救大業,步戰不如峻,則大事去矣。但當急攻石頭,峻必救之,而大業自解。」侃又從羨言。峻果棄大業而救石頭。(《晉書陶侃傳》)

    值得注意是,盧循入侵建康,劉裕第一時間也是搶佔石頭城。

    六年,盧循入寇建康,劉裕方平南燕,倍道馳還,發民亟治石頭城。議者謂宜分兵守諸津要,裕曰:賊眾我寡,若分兵屯守,則測人虛實,且一處失利,則沮三軍之心,今聚眾石頭,隨宜應赴,既令彼無以測多少,又於眾刀不分也。(《讀史方輿紀要南直二》)

    石頭城的地理位置如何有利建康的防守,南宋朱夫子解釋得最清楚,朱子曰:

    建康舊都所以好,卻以石頭城為險。此城之下,上流之水湍急,必渡得此水上這岸,方得,所以建鄴可守。屯軍於此城之上,虜兵不可向矣。(《朱子語類本朝一高宗朝》)

    簡單講,於石頭城搶攤登陸本就不易,若於城上置重兵,增加登陸難度,敵軍威脅建康的機會就大大降低了。

    (三) 壽春與襄陽

    壽春位於淮河南岸,淝水入淮河之口。顧祖禹說:

    自魏晉用兵,與江東爭雄長,未嘗不先事壽春。及晉遷江左,而壽春之勢益重。(《讀史方輿紀要南直三》)

    祖約與蘇峻聯合作亂,起兵地即為壽春。前秦苻堅率領大軍南下攻晉,亦先入侵壽春,故有「登壽陽城,望八公山草木,皆以為是晉兵」的「草木皆兵」的典故。

    苻堅握有壽春,也奪得襄陽,被派到晉軍中勸降的朱序,被俘前即坐鎮襄陽。

    襄陽的戰略地位,可參以下一段:

    何言乎重在襄陽也?夫襄陽者,天下之腰膂也。中原有之,可以並東南。東南得之,亦可以圖西北者也。故曰重在襄陽也。(《讀史方輿紀要湖廣方輿紀要序》)

    奈何

    苻堅之陷襄陽也,不知襄陽之可以覆晉也。(《讀史方輿紀要湖廣方輿紀要序》)

    苻堅卒之迎來淝水戰的慘敗,前秦亦告瓦解。

    2025年3月16日 星期日

    Day 許軼收起型格,新歌《Wait A Second》展現可愛甜美

    Day 許軼推出首支個人單曲《Wait A Second》,Mike Orange 負責作曲、編曲,謝國維與 Mike Orange 聯合監製。Mike Orange 為樂隊觸執毛成員,曾擔任陳蕾大部分歌曲的編曲、監製。去年 COLLAR《ROAD TRIP》、《HOME RUN》,Mike Orange 也有參與。謝國維則是由《Chosen Family》開始監製 COLLAR 的作品。雖說單飛,音樂班底仍是一向合作無間,有相當信任度,Day 因此能表達自己想法,band sound 曲風便是她自己提出。

    音樂風格有人說是日系 J-ROCK,筆者卻覺得有點像加拿大搖滾女歌手 Avril Lavigne 早期的風格,punk rock 得來充滿青春氣息,如《Complicated》一類。以往在 COLLAR,基於團隊整體走型格路線,高舉女性自主,Day 亦被迫成熟高冷,收起可愛得意,她可是 22 歲的女生!可愛到了一定年紀不能再賣,型格年長也可以繼續,許多人為 Day 不趁年輕展露可愛活潑一面感惋惜。今次團隊可能聆聽到外界呼聲,從善如流,結果新歌甫推出,坊間一致讚好,大獲好評。

    歌詞請來陳詠謙操刀,沒有高深哲理,只有少女對愛情的憧憬。以「嗶哩吧啦」、「嘰哩咕嚕」入詞,加上「想跟你咬耳朵」、「好想去吃到飽」、「開心去花店,傷心去書店,草地曬太陽,喜歡有你鋪滿日記」、「我要每天也見你,這戀愛季節,無界限」,單純稚氣得來帶點傲嬌,切合 Day 本人的年紀。尤其有趣是「你」字的運用,彷彿 Day 是跟每個聽歌的人訴說愛意,假如你是 Day 的支持者,聽完整首歌,很難不被迷倒。

    MV 大玩魔法少女概念,顯然向日本動漫取經。不過,末段派對跳舞一幕,又有美國偶像歌手 MV 的影子。嘗試揉合日系與美國流行文化,可見 Day 用心製作自己喜歡的音樂。

    對於 Day 今次單飛,COLLAR 成員全力支持,盡顯姊妹情深,Winka 等親自探班,令 Day 拍 MV 更有信心。昔日 A2 組的舊戰友、今天 Lolly Talk 的成員如 MeiMei、阿蛋、Ahyo 等,對 Day 有屬於自己的作品也深感高興。在 MV 預告片讚好外,亦於 instagram 限時動態推介作品。女團不一定要勢成水火,可以互相欣賞、支持,今次是一個好例子。

    近年香港刮起一陣日系音樂風潮,肇始於 Lolly Talk《三分甜》大熱,激發其他歌手 / 團體做類似風格的作品,如 Sica 何洛瑤找來《三分甜》編曲人陳雞合作《JET-51CA》、地下日系女子偶像組合 MONOCHROME 因 cover 《三分甜》受粉絲歡迎而推出廣東歌《月不落之國》。加上 Cozy Syndrome、乙女新夢亦積極將日系音樂元素引入廣東歌 (兩隊皆深受日本流行音樂薰陶,且不時「遠征」,即在日本表演),致使港式 J-POP / J-Rock 作品蔚為奇觀。Day 推出《Wait A Second》,某程度上可視為此一風潮下的產物,畢竟公司要賺錢,市場流行什麼、需求什麼不能不被考慮。

    執筆之際 (2025 年 3 月 10 日凌晨),MV 仍是 YouTube 音樂發燒影片 Top 20 之內,可見這首歌非常受歡迎,給予 Day 個人發展一個好開始。

    2025年3月15日 星期六

    及時行樂 (15-03-2025, 新舊廣東歌、英文歌)

    1. Tyson Yoshi + Yan Ting 周殷廷 – 1994

    2. 鄭伊健 – 友情歲月

    3. 陳小春 – 亂世巨星

    4. 馬天佑 – 我們什麼都不是

    5. 黃伊汶 – 殘忍

    6. 曾樂彤 – 白月光

    7. Keane – Crystal Ball

    8. Keane – Bend and Break

    9. Coldplay – Speed of Sound

    10. U2 – With or Without You

    11. The Script – The Man Who Can’t Be Moved

    12. Maroon 5 – She Will Be Loved

    https://www.patreon.com/posts/ji-shi-xing-le-124370834

    2025年3月13日 星期四

    Tyson Yoshi《1994》聯同 Yan Ting、Teddy Fan 重現久違的港式搖滾怨曲

    Tyson Yoshi 程浚彥推出新專輯《3rd Rocket 666》,除了⁠收錄《In My Dream》、《你不會一輩子的愛上我》等大熱歌曲,還有最新派台力作《1994》。1994 是 Tyson Yoshi 出生年份,剛踏入三字頭的他,打算為自己寫一首歌,而且是一首充滿港味、佬味的廣東歌,他因此向 Beyond、王傑的經典作品取經,並找來好友結他手兼唱作人 Teddy Fan 范梓謙合作,成就了這首近年香港樂壇難得一見的佳作。

    作曲、填詞、監製崗位都有 Tyson Yoshi 的名字,可見他是高度參與歌曲製作,付出許多心思和努力。Teddy Fan 之外,更有 MadBoii 、W.Lin、Sean Ling,說這首歌是集體合作的成果,亦未嘗不可。

    開首的結他 intro,充滿九十年代氣息,令人如走進時光隧道,回到那些年的青蔥歲月。Tyson Yoshi 的詞,出奇地文雅,而且都有典故,「後悔與唏噓」教人想到 Beyond《灰色軌跡》「我已背上一身苦困後悔與唏噓」、「傲氣永伴隨」想到古惑仔陳浩南,「不管錯或對」彷彿來自鄭伊健《友情歲月》「來忘掉錯對」。最精彩莫過於結尾的反覆詠唱和 fade out,九十年代廣東歌,往往以此加強感情表達,並以 fade out 為標誌。據說採用 fade out 是 Tyson Yoshi 再三堅持,他對九十年代 Cantopop 的特色確實有很精準的把握。

    Teddy Fan 結他技藝出眾,有創作才華。可是,由《不破不立》的日系熱血,到《898》的 funky 爽朗,再到今次《1994》大玩搖滾結他怨曲,都手到拿來,委實令人意外。中段結他 solo 固然豐富多變,但更拍案叫絕是 solo 後沒有停頓位、休息位,讓熾烈的情緒繼續蔓延、升溫,直至最後 fade out。如斯編排,廣東歌上絕少出現,以 Beyond《午夜怨曲》為例,結他 solo 後就有停頓「Whoa, hoh-hoh-hoh。Whoa 障礙能撕破」,完全無停頓,只有 Teddy Fan 編曲做得到。

    據 Tyson Yoshi 表示,其中一個 Mixing reference 就是 Beyond《午夜怨曲》。筆者認為,王傑《說謊的愛人》也可能是參考藍本之一。兩首同屬搖滾結他怨曲,大唱男人難言的苦楚,末段結他與歌者互相嗆聲,猶如彼此訴苦、安慰。這些元素,都在《1994》找得到,80 後乃至 70 後 60 後會被打動,是因為他們在新歌中找到熟悉與共鳴。

    Tyson Yoshi 不諱言《1994》是對佬的呼喚。中佬的心境,歌詞捕捉得很到位:

    往事回憶棄街角

    冷風襯托這一幕

    歲月掏空這軀殼

    未覺空虛與失落

    傷疤一天一天的加深

    這一遍又一遍

    不死  更坦蕩

    懶理世態

    年月裏隨年月去

    獨樂在暴雨這是我

    男人活到中年,總經歷幾次所愛非人,也眼白白目睹夢想幻滅。年青時會覺得空虛失落,隨著時日推移,變得麻木,認命了。唯一不變是咬緊牙關繼續生存,驕傲地活下去。

    你勸我把心聲傾訴 吐盡那苦楚

    我卻笑說不想講太多

    獨自在心中解決這一切 ah

    手中緊握怒火

    或許是明白人情冷暖、世態炎涼,或許是覺得說了別人都不會諒解,或許是羞於啟齒,總之就是將滿腔鬱結、怒忿一口吞下,自己消化處理,不打擾別人。這個心態,在《酒杯敲鋼琴》歌詞亦反映過:

    STAY AWAY LET ME BE LET ME CRY (WON’T LET YOU CRY)

    I’M A MAN WON’T LET YOU SEE ME CRY

    今夜寧願 留在孤單街

    Tyson Yoshi 能夠切中中佬的內心世界,是非常難得的。

    合作單位請來 Yan Ting 周殷廷,YT 絕對是有故事的中年型男,合唱這首歌具說服力。

    YT 更參與 MV 拍攝,加上游學修和仙氣女神雲浩影,五分鐘時間,上演了一套港產片的濃縮版,開首有黑幫打鬥,緊接有 YT 與 Tyson Yoshi 爭奪雲浩影芳心,再來是飄移鬥車,還有雲浩影從高處墮下,結尾是 Tyson Yoshi 騎電單車報仇。一幕幕《古惑仔》、《烈火戰車》、《頭文字 D》、《無間道》、《天若有情》的經典場口,呈現觀眾眼前,音樂錄像,拍得有港產片的電影感,所費不菲 (共花了近百萬),亦見 Tyson Yoshi 的認真和用心。為求畫面完美,Tyson Yoshi 犧牲愛車,還請來「錢家班」負責飛車特技。香港 MV 製作可謂絕無僅有。

    創作從來不是天馬行空,如何在前人的作品中擷取養分,融入自己的作品,繼往開來,獲得大家讚好,是一門學問,《1994》是很好的示範。

    MV 兩天成為 YouTube 熱門第一位,threads 鋪天蓋地是對《1994》的推介及讚賞,可見香港樂迷是懂得欣賞用心、優秀的作品。Tyson Yoshi 不只身形健碩,更是出色的唱作歌手,他的新專輯,絕對值得支持。

    2025年3月11日 星期二

    周玘、周勰造反與南北族群鬥爭

    周玘的父親為周處 (《世說新語》中「周處除三害」的主角),周處是吳郡陽羨人,父親周魴為鄱陽太守。「未弱冠,膂力絕人,好馳騁田獵,不修細行,縱情肆欲」,周魴的家教似乎不嚴,不能算是士族。周玘「強毅沈斷有父風,而文學不及」,更見他不是士族,只是薄有德行而已。這個特殊的出身,令他和顧榮、紀瞻等有意見上的分歧。

    陳敏謀反事件中,周玘站到顧榮等人一邊,因而獲元帝賞識,「帝以玘頻興義兵,勳誠並茂,乃以陽羨及長城之西鄉、丹陽之永世別為義興郡,以彰其功焉」。但問題來了,「玘宗族強盛,人情所歸,帝疑憚之。於時中州人士佐佑王業,而玘自以為不得調,內懷怨望,復為刁協輕之,恥恚愈甚」。扼要言之,

    (1) 周氏宗族強盛,又得人心,致使元帝有所忌憚。

    (2) 南來的中原士族因擁戴元帝,掌握實權重位,周玘看不過眼,認為仕途不樂觀,深感不滿。

    (3) 周玘遭渤海刁氏出身的刁協輕視,越發恥辱羞憤。

    加上王恢為汝南周氏出身的周顗所侮,王恢於是「與玘陰謀誅諸執政,推玘及戴若思 (即戴淵) 與諸南士共奉帝以經緯世事」。

    從周玘「將卒,謂之勰曰:『殺我者諸傖子,能復之,乃吾子也。』吳人謂中州人曰『傖』,故云耳」,可見其造反實際是江東豪族意圖對付中原士族的一次嘗試。周玘造反未成而身先死,子承父業,周勰終於發難,以討王導、刁協為名,起兵叛晉。

    據「時中國亡官失守之士避亂來者,多居顯位,駕御吳人,吳人頗怨」,可知周勰造反,非純粹啟發自父親的臨終遺言,還因為當時南北族群之間確實存有嚴重矛盾,為司馬氏政權所不能消除者。

    又「勰因之欲起兵,潛結吳興郡功曹徐馥。馥家有部曲」,部曲指地方豪強以軍事編制部勒所屬的宗族、賓客、子弟等所組成的武裝力量。徐馥家中有部曲,即他是豪族。周勰造反,所依賴的是江東豪族的支持。

    東吳亡國之君孫皓,由始至終不承認晉朝,故周勰一起兵,「孫皓族人弼亦起兵於廣德以應之」。東晉政權在江東地區不盡得人心,於此處充分反映。

    由於周札不想作亂,徐馥為其黨羽所殺,孫弼部眾潰散,周勰事敗。元帝如何善後?以周氏累世豪族,在地方上有威望,沒有追究責任,依舊安撫。此見當時東晉政權仍未能完全有效控制江東,需要繼續爭取江東人士支持,故不敢做得太盡。周勰的反應也很特別,失志歸家,淫侈縱恣,常對人說:「人生幾時,但當快意耳。」彷彿再沒有人生理想,亦沒有未來。

    據筆者愚見,周玘、周勰造反,是江東豪族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對南來中原士族的反擊。反擊以失敗收場,江東豪族亦走入末路,自此江東地區只有被北人同化、侵佔的份兒,當地人卻不能哼一聲,僅江東幾個士族可以發聲,所發之聲亦不過頌聖,不痛不癢。正因為此,周勰才會對事敗有那麼大的痛感,此非關個人的事,而是關乎整個南方族群存續的問題。

    總之,中原士族南來,初時尚懂得新亭對泣,及後在東晉政權有意偏袒下,即演變成「多居顯位,駕御吳人,吳人頗怨」,周玘、周勰先後作反,正是江東豪族忍受不住不公平的對待 (東晉政策向中原士族傾斜,任由中原士族歧視江東本地人),繼而孤注一擲,放手一搏。最後以事敗收場,江東從此亦被中原士族同化,失去自三國至西晉時自成一國、跟中原分庭抗禮的本色。

    顧榮、紀瞻、賀循等深受兩漢儒家思想影響,致力於通經致用,他們的精神面貌,跟西晉末年知識分子如王衍之流不一樣。在元帝、王導等人眼中,三人是合作對象,但與周顗、刁協等一眾中原士族相比,終究隔一層、疏一層。至於在南人眼中,顧榮、紀瞻、賀循等無疑是出賣本土利益的「賣國 (東吳政權,南人以東吳遺民自居) 賊」。江東士族左右做人難,兩邊不討好,那種困窘和難受,可想而知。

    [主要參考資料]

    1. 房玄齡等,《晉書.周處傳》

    2. 房玄齡等,《晉書.周玘傳》

    3. 房玄齡等,《晉書.周勰傳》

    4. 司馬光,《資治通鑒》

    5. 劉義慶,《世說新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