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6日 星期二

關於媽媽

說到媽媽離世,雖然已過十三年,但昔日母子相處仍彷如昨日,未能忘記,今且略記一二。

和爸爸在外工作不同,幼時媽媽總在家照顧我們。她擅長英文,亦懂彈琴。家中有一電子琴,她以前常用來練習,迄今我尚依稀認得那些旋律。每逢大熱天時,媽媽又會在廚房弄啫喱,用羅拔臣啫喱粉加水,再放雪櫃凝固,我和弟弟則在旁觀看,次次都吃得很滋味。因為爸爸有工作,有時我們一家人會同枱吃西瓜,有一次買了個烤雞爐,媽媽聚精會神看著雞被烤熟,陣陣香味則傳到我和弟弟鼻裡。烤爐現在仍於廚房,主人卻已不在。

我高中時,媽媽入醫院「大修」,過了一段時間才回家。媽媽回到家,身型消瘦了,也憔悴了。她常對我們說,是向觀音菩薩苦苦哀求,多得幾年壽命,好讓她能帶大兩個兒子,她才能回家。又說蕃茄是「仙果」,多吃有益。牛肉茶、利賓納,媽媽當時常常喝,我卻對媽媽所說半信半疑。

在媽媽人生最後幾年,正值我讀中大哲學系。她帶我上學,為我拭去汗水,我不願給同學看見,叫她別再拭。後來我跌倒,無法返中大,整個休學及留位手續,是媽媽一手包辦,她可是位胖胖的媽媽啊!大學通識科「電影與人生」趕不及完成期終論文,媽媽親自操刀幫忙。她從不認為我將來會找不到工作,「只係一時未搵到姐」是其口頭禪。

2008 年《功夫熊貓》上映,弟弟十分喜愛,常打開網頁給媽媽看主角阿寶拋麵,哄得媽媽很開心。2010 年糖兄妹出道,我不時給媽媽觀賞糖兄妹在朗豪坊的演出片段,媽媽對糖妹亦非常欣賞,她平時主要在 YouTube 聽陳松齡唱《天涯歌女》。同年,適值世界盃決賽週,無線沒有轉播,但冠軍戰有網上評述,我、弟弟和媽媽擠到電腦桌前,觀看荷蘭大戰西班牙。我和弟弟怎會想到,一年後媽媽便撒手人寰 (我至今仍記得在荃灣中心麥當勞遇見媽媽,託媽媽替我買新地,媽媽一口答應的畫面)。

爸爸生活健康,從不會夜訓,亦未曾喝過啤酒 (真不知如此健康的人為何會病逝)。媽媽卻比較有彈性,有時看到我和弟弟尚未睡覺,她會陪我們聊天。最記得 2011 年的農曆新年,我、弟弟、媽媽三人聊天,至凌晨三時左右,我和弟弟喊肚餓,媽媽二話不說為我們煮湯圓,結果我們有暖笠笠的湯圓吃。又弟弟嗜酒,媽媽有時也會「試喝」,「都幾暖胃喎」。總之,媽媽未離世前,我們和爸爸的關係反而不及跟媽媽的,媽媽過身,爸爸父兼母職,是以後的事了。

近日弟弟憶及媽媽喜歡按摩手臂及「挖眼珠」。因家務辛勞,她有時會叫我們替她揼骨。至於「挖眼珠」,其實是輕按雙眼,此一花名乃弟弟兒時的嬉笑傑作。這段日子確實很歡樂。奈何歲月無情,媽媽開始睡不到覺,常在客廳坐到天光,或因血壓高,或愁我讀哲學令家中金錢銳減,入不敷支。她為人又緊張,五月底就這樣別我們而去。

媽媽去世時,我二十二歲,弟弟二十歲,「帶大個仔」剛好兌現。守夜當晚,我和弟弟在靈堂內媽媽的車頭相前照舊聊天,我們都希望讓媽媽感受到在家中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