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述為作」是錢穆表達自身哲學思想之一大特色,所謂「中國思想」云云,同時即是他所首肯的立場、見解。
在形上學方面,他首先反對西方講超越上帝、靈魂不滅、現象之後有本體,再而反對唯心、唯物之二分。他說:
萬物何從來,於是有上帝。死生無常,於是有靈魂。萬物變幻不實,於是在現象之後有本體。此三種見解,不曉得侵入了幾廣的思想界,又不知發生了幾多的影響。但上帝吧!靈魂吧!本體吧!究竟還是絕難證驗。於是有人要求擺脫此三種見解,而卻又赤裸裸地墮入唯物觀念了。要反對唯物論,又來了唯心論。所謂唯心論,還是與上帝靈魂與本體三者差不多。(<道與命>)
又說:
中國思想不重在主張上帝、靈魂和本體,但亦不陷入唯物與唯心之爭。本來唯心唯物是對立並起的兩種見解。中國思想既沒有主張唯物的,自然也就沒有主張唯心的。(<道與命>)
西方自古希臘起,即崇尚知識,蘇格拉底有「知識即道德」的說法。
講究知識,前提必須承認有認知主體,以及被認知的對象,所謂「能知」與「所知」。由此衍生的二分思維,應用到形上界,遂認現世外有一天堂,萬物以外有一上帝,肉身以外有一靈魂,變化以外有一不變的本體,凡此種種,都是二分思維的結果,用莊子的話說,就是「成心」在起作用。
反對主張上帝、靈魂和本體,即是教人根本摒棄二分對立的思維方式,唯心、唯物也是二分對立下的產物,當然也要予以反對。
在錢穆看來,宇宙萬物實無始無終,解釋萬物起源並不必須。勉強要講,亦只能說萬物從無到有,乃是一「動」。
宇宙萬物只是一事,徹始徹終,其實是無始無終,只是一事。這又是何等的事呢?中國思想界則稱之曰動。宇宙萬物,實無宇宙萬物,只是一動。此動又稱曰易。易即是變化,即是動。宇宙萬物,徹頭徹尾,就可見之事象論,則只是一變動,只是一易。這一變動便是有為。但此有為卻是莫之為而為,因此並不堅持上帝創物之說。而且此一變動,又像是無所為而為……此種動與易,則只是一現象。現象背後是否另有本體,中國人便不再注意了。如此可說即現象即本體。此一變動中國人又稱之為造化。此造化兩字又可分析言之。我們也可說,造是自無造有,化是自有化無。同時在造,即是同時在化,同時在化,亦即同時在造。(<道與命>)
西方傾向「打爛沙盤問到篤」,中國人則愛本乎現象講說話。
萬物從無到有,由有轉無,整個現象稱之為「動」,「動」者,變動也。
變動又名「易」,故可用「易」標示此一變動。
就現象的性質言,是一件事,一個事態,故亦名一「事」。
由無到有是「造」,由有歸無是「化」,變動即造化。
綜合起來,「事」、「動」、「易」、「造化」不過是異名同謂,要之,都是就現象去講,而無預設萬物外另有上帝創生,現象背後另有本體。
可是,錢穆是不是要取消上帝、靈魂、本體之說?似又不然。他說:
在中國思想裡,也不堅拒上帝靈魂與本體之說,只認為此三者,如已內在於一切事象之中了。(<道與命>)
朱夫子「不即不離」的思考模式,被錢穆用來處理上帝、靈魂、本體與事象的關係。
變動、造化又可稱為「道」,「道」無所為而為。
這一變動便是有為。但此有為卻是莫之為而為,因此並不堅持上帝創物之說。而且此一變動,又像是無所為而為。(<道與命>)
此一動亦可稱為道,道是無乎不在,而又變動不居的。道即物即靈,即天即人,即現象即本體,上帝和靈魂和本體的觀念盡在此道的觀念中消散了,再沒有他們分別存在之嚴重價值了。(<道與命>)
與其言「唯心」、「唯物」,不如言「唯道」,循環往復,不息不已,有所成就,是「道」的特色。
天地間只是一動,此動無終無始,不已不息……在中國傳統思想裡,似認為此動並非一往直前,而系循環往復。惟其是循環往復,故得不息不已,又得有所成就。而並可為人所認識與瞭解。(<善與惡>)
唐、牟言生生天道,往往把其視為一實體,妙運乎氣以化生萬物。錢穆不採此立場 (即不把天道實體化),改從「氣聚以成就萬物,氣散以消解萬物」的整體的、總的歷程言生生天道,這是彼此義理上又一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