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1日 星期三

從漢三彩到廣彩

早在漢朝,已有燒制鉛釉陶。在陶坯上塗上彩釉,透過運用含有不同金屬氧化物的彩釉作為著色劑,經過焙燒,從而令陶器在窯變中呈現不同色彩。漢朝鉛釉陶顏色比較單一,大部分為綠色和黃色,也有綠、黃、褐等釉色以線條或斑點的形式出現在一件陶器上,稱「漢三彩」。

進入唐代,陶器顏色逐漸變得多元化,有淺黃、赭黃、淺綠、深綠、天藍、褐紅、茄紫等多種色彩,其中又以黃、褐、綠 (或綠、赭、藍) 三色為主,謂之「唐三彩」。

宋人在「唐三彩」的基礎上發展出「宋加彩」。於已燒成的磁器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釋「瓷」字:「瓦器。從瓦次聲。」「瓷」指瓦器、陶器。至於「磁器」一詞,最早見於唐代文獻。《新唐書.地理志》:「邢州巨鹿郡土貢磁器;越州會稽郡土貢瓷器」。「磁器」最初可能指磁州 / 河北南部的窯廠所燒的瓷器) 上用色料加以繪畫,再經低溫烘烤而成。彩料有紅、綠、黃,以及金、銀彩幾種,是中國最早的釉上彩。

「宋加彩」始於河北定窯,後來磁州窯、扒村窯等競相燒造,紋飾有花卉、禽鳥等,下開明清五彩。

明清五彩為景德鎮窯的新品種,沿襲「宋加彩」而來,主色調有赤、黃、綠、藍、黑、紫。

廣州商人從景德鎮運回白瓷,在廣州繪上色彩鮮艷的圖案,予以燒製,成就廣彩。廣彩既保留明清五彩的特點,又吸收西洋工藝的精華 (不論是裝飾題材、設計和技法,都帶有西洋元素),堪稱中西合璧,藝術價值極高。廣彩普遍用於外銷,深受歐美人士歡迎。

劉子芬《竹園陶說》:「清代中葉,海舶雲集,商務聚盛,歐土重華瓷,我國商人投其所好,乃於景德鎮燒造白瓷,運至粵垣,加僱工匠,仿照西洋畫法,加以彩繪,於珠江之河南,開爐烘染,製成彩瓷然後售之西商。蓋其器購自景德鎮,彩繪則粵之河南廠所加者也。」

廣彩顏料有水青、西紅、大紅、大綠、麻色、金彩、茄色等。

1928 年,曹侶松有見於大陸政局不穩 (1928 年為國民革命軍北伐成功的大日子,在前一年,王國維投湖自盡,竊以為懼於紅色恐怖,他給友人信中提到:「觀中國近狀,恐以共和始,而以共產終。」) ,毅然將在廣州經營的廣彩生意移至香港,於九龍城隔坑村道創立「錦華隆廣彩瓷廠」(即今日的「粵東磁廠」)。全盛時期,廠內有彩繪師傅達三百人。1947 年,「亞洲彩瓷廠」和「東方廣彩瓷廠」次第成立。香港的廣彩業在戰後蓬勃發展,廣彩製品先後出口到美國、西歐、東南亞等地。

可惜好景不常,隨著美國七十年代禁止含鉛和鎘的手繪瓷器進口,香港廣彩出口生意一落千丈。八十年代中國大陸實施改革開放,不少香港廣彩生產線轉入珠江三角洲一帶,仍堅持在香港製作廣彩的,已所餘無幾。現時粵東磁廠第三代傳人曹志雄帶領著幾位香港最後一代的廣彩老師傅繼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