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明朝「靖難之變」一段歷史,有三個地方值得注意:
首先,燕王朱棣起兵雖然是迫於形勢,但最後實在成功奪取一個原本不屬於他的天下,換言之,從結果看,他仍然是竊國。而且朵顏三衛乃蒙古人,朱棣聯合以起兵,事後作出封賞 (儘管允諾未有兌現,朱棣不允許三衛蒙古人南遷到大寧駐牧,三衛於是聯合韃靼向明朝發動進攻,朱棣三次親征,重創三衛,三衛仍死心不息,與瓦剌結成聯盟,對明朝發動戰爭),這是「勾結外部勢力」。勾結外力以竊國,故有道德氣節者紛紛不仕無義,舉家自殺。
其次,建文帝早年有德政 (如重視人才選拔,減免田租,釋放囚犯等),《明史》評他說:「惠帝天資仁厚。踐阼之初,親賢好學,召用方孝孺等。典章制度,銳意復古。嘗因病晏朝,尹昌隆進諫,即深自引咎,宣其疏於中外。又除軍衞單丁,減蘇、松重賦,皆惠民之大者」,皆偏向正面,儼如一聖賢君主。可是,靖難事起,其即充分表現對政治及軍事識見的欠缺。其他姑勿論,僅以夾河戰敗後一連串做法看,為何要在軍事上失利了,還要派兵斷燕餉道?為何和談了,還要將對方的指揮下獄?結果導致「李遠略沛縣,焚糧舟萬計」、「燕兵焚真定軍儲」,盛庸等軍因此由盛轉衰。另外,御中官日嚴即失寬仁,聽方孝孺言邊和邊打是失於詭詐。方孝孺雖以被族誅而不屈名垂青史,但客觀地本乎史實講,整個建文帝執政集團亦不是純粹的道德。
其三,明太祖朱元璋選建文帝繼位,除了因為與已故太子朱標的感情,更有見於建文帝仁孝。在他心目中,實有一套長遠的國家規劃,先洪武,後建文。在他手上,削平群雄、驅逐蒙古人、剷除叛逆的功臣宿將,是洪武。建文的部份,他來不及做,希望皇太孫繼續。偏偏靖難的結果是建文遜國,燕王即位,朱元璋的如意算盤打不響。尤其不幸的是,後世以為朱棣繼承父親洪武遺風,而建文之所以遜國,其中一個原因是朱元璋本身大殺功臣,致使建文無將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