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5日 星期一

馬塞爾談「我有」與「我是」

馬塞爾與沙特並稱,同為當代法國存在主義思想家。

和沙特不同,馬賽爾是有神論者。他的存在哲學建基於具體的個人經驗,非純粹的抽象思辯。

馬氏認為,人類存有具兩種面向。一種面向叫做「有」。在「有」的面向裡,我們會以自身對世界、他人、自己的物化與佔有,來界定存有。循此而往,得以成就抽象與客觀化的思想,卻無法掌握自己存有的特性。

另一種面向叫做「是」。在「是」的面向裡,人並非旁觀者、第三者,活在隔絕的界限,而是活在對他人、對上帝的存有參與中。存有在愛中實現。

馬氏重新審視自啟蒙運動以來人類在理性的框架下對於存有的討論,覺得因為理性在前提上的蠻橫,導致存有被貶抑在理性的規範下,其超越理性認知的部份長期遭忽略。他強調第二反省的構建,以個人主觀體驗 (being) 肯定最高存有 (Being) 的存在。

按照馬塞爾的反省,人類不應停留在以「我有」什麼來界定自己存在的意義。從自己的觀點、地位、財產出發,睜開眼所見就是「有」,而閉上眼世界便消逝,這只會忽略其他個體的存在。他鼓勵人重視「我是」,透過主觀經驗中與另一主體的愛的連結,擴大「主觀我」與「客觀世界」之間的聯繫,找到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中國傳統儒家亦重視個人主觀的道德體驗,以此上通「即存有即活動」的生生不已的天道實體。「聞見之知」無法知天,唯「德性之知」可以,「德性之知」表現在人與人之間的真誠相待。凡此種種,都和馬賽爾的看法很相似。

反對理性的抽象思辯、不滿啟蒙精神,馬氏多少受二戰後的思想風氣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