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香港而言,吸納華人精英加入港府,有助加快香港經濟發展,籠絡民心,使英國政府能夠長治久安地從香港獲得政經利益。楊慕琦看到問題所在,遂毅然提出「楊慕琦計劃」(The Young Plan)。
1946 年
5 月 1 日,楊慕琦復任港督。8
月 28 日,他發表了一份政制改革方案,希望「香港市民有更多責任去管理自己的事務」。10 月,楊督推出建議書,提到香港應設立一個市議會 (Municipal Council),由
30 名議員組成,三分之二議員為民選,其餘三分一則屬委任。在民選議員部份,一半由華人直選,另一半由洋人直選。
組別
|
議席
|
|
華人
|
洋人
|
|
直選
|
10
|
10
|
委任 (由指定團體提名)
|
||
香港總商會
|
-
|
2
|
香港中華總商會
|
1
|
-
|
非官守太平紳士
|
1
|
1
|
香港大學
|
1
|
-
|
香港居民協會
|
-
|
1
|
九龍居民協會
|
-
|
1
|
工會
|
2
|
-
|
共有
|
15
|
15
|
市議會負責管理消防、康樂場地、車輛牌照和市政局,未來更可以管理教育、社會福利、公共建設等。
為配合市議會設立,立法局內的官守議席減至 7 席,非官守議席則增加至
8 席。在官守議席中,5 人是當然議員
(因擔任公職而自動變成議員)。在非官守議席中,4人由非官方機構推舉,另由太平紳士中選 1 人,香港總商會選
1 人,以及從新成立的市議會推選 2 人。港督繼續是立法局主席,享有投票權。
方案推出以後,各界未能就市議會職能取得共識。即使在華人群體,方案也得不到一致贊同。
楊督 1947 年 5 月
17 日任滿離職,葛量洪爵士接任港督。葛量洪為人務實,曾說:「香港永遠不可能獨立,它要麼繼續是英國的殖民地,要麼被中國收回,成為廣東省的一部分。」覺得處理香港問題,更多是要著力於「與中國的關係」,屬「外交層面」。在他眼中,香港人注重工作和賺錢,所需要的只是「穩定的環境」、「合宜的稅率」和「公正的司法」,不曾真正了解民主,由一群「專家」治港是最適合的。葛量洪因此對「楊慕琦計劃」持保留態度。高馬可認為葛督需要為「楊慕琦計劃」失敗負上很大責任。
時值國共內戰,共軍節節勝利,國府一敗再敗。194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大批難民湧入香港。英國擔憂國共兩黨互相派人滲透香港,影響其在港統治。中英建交,中共高層表示對香港將採取「長期打算,充分利用」方針,英國認為香港沒有急切成立市議會的需要,「如果香港走向獨立式的自治,反而會刺激中國,提早收回」。事實上,周恩來 1958 年已強烈反對英方將香港從殖民地變成自治領 (據
2014 年新解密的英國檔案)。局勢不穩,前途不明朗,加上人口急劇增加,「楊慕琦計劃」於是被一再拖延,終至 1952 年 10 月胎死腹中。
已故學者顧汝德 (Leo
F. Goodstadt) 說:「由外籍人組成的殖民地政府,與以華人為主的商界精英串通一氣,致力保存遺留自上世紀的殖民地政治體制,連最溫和的改革都要扼殺。」弔詭的是,歷經二戰洗禮,香港市民普遍期望能夠獲得更為正式的民主安排,以掌握權力保護草根階層。換言之,民主意識正在下層民間慢慢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