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商來港貿易,一律特許免納任何費用賦稅。英商在港興建貨倉、碼頭等,還開辦洋行和銀行,聘請不少華人從事搬運、運輸等與貿易相關的業務,航運及造船業亦因轉口貿易而迅速壯大。
可惜好景不常,日本侵港,轉口貿易幾乎停頓。重光之後,韓戰
1950 年爆發,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派遣人民志願軍支援北韓,聯合國宣佈對其實施禁運。香港再不能依賴轉口貿易支持經濟,許多物資也需要自給自足,對經濟構成沉重打擊。
慶幸不少逃避中共統治而遷居香港的人都是具有一定資本的企業家
(中共強行實施公私合營,進而推行完全的國有化,令私人企業將業務、資金、設備和專業技術轉移到香港),加上其他難民可提供廉價的勞動力,香港本土工業於是蓬勃發展。張連興說:
香港工業的起飛,表面上好像是奇跡,實際上卻是由各種因素交織而成。(《香港二十八總督》)
是很對的。
由於缺乏天然資源,香港工業以輕工業 (紡織業、製衣業、塑膠業) 為主。假髮、玩具、膠花、電子、鐘錶、雨傘、成衣、鞋子,在香港製造,再出口到外國。輕工業和出口貿易有長足發展,彌補了轉口貿易的急速收縮。一時之間,無人不識「Made in Hong Kong」。
根據 1954 年數字,香港成衣業工人數目佔全港勞工總數百分之三十。香港輕工業如日中天,甚至威脅宗主國英國,英國傳統紡織工業區生意一落千丈,曾多次向葛量洪提出抗議。
李怡說:
港人過去戲稱英女王為「事頭婆」,英國國歌則改詞為「個個揸住個兜」,諷刺英國經濟不景
(<香港沉淪還是奮起的關鍵時刻>)
英國國歌,電台電視極少播唱,絕大多數香港市民無法唱出原詞
(不管是英文還是中譯),只會唱一句諧謔版的「個個揸住個兜」......比較英國,香港的經濟也強得多,也是那時候,香港人嘲諷英國「個個揸住個兜」的。(<回歸十年,港人自豪感在消減>)
香港人自覺比英國高人一等,竊以為跟香港順利由轉口港轉型為輕工業城市,躋身新興工業化地區行列有密切關係。
主權移交後的香港遲遲無法轉型,經濟成長動力欠奉,僅靠金融、旅遊、運輸、地產等服務行業支撐,缺乏多元性,且極容易受外圍經濟環境及金融市場波動影響,顯得比較脆弱。依賴大陸自由行旅客消費,更令香港人喪失自豪感和優越感。另外,與五十年代難民迴異,來港新移民繼續講普通話、保存回鄉風俗。港共政府一面倒向他們傾斜,處處袒護,終於令原來土生土長香港人心生不忿,中港矛盾升溫,至於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