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1日 星期二

宋初天台宗的山家山外之爭

天台宗自智者大師後,相繼傳灌頂、智威、慧威、左溪玄朗而至荊溪湛然。荊溪湛然撰<始終心要>,對天台義旨頗能恪守。<始終心要>全文如下:
夫三諦者。天然之性德也。
中諦者。統一切法。真諦者。泯一切法。俗諦者。立一切法。
舉一即三。非前後也。含生本具。非造作之所得也。
這裡的「性」指法性。
從存有論上看,此法性開出一切生滅法 (即染污法,法指現象)、還滅法,以及非生滅法非還滅法 (無執於生滅法、還滅法)。
「含生本具。非造作之所得也」,此言「性具」,有別於「性起」,華嚴宗言「性起」。
然而,無明亦無住,一覺醒而為法性,三惑破而成就三智三德。
悲夫。秘藏不顯。蓋三惑之所覆也。
故無明翳乎法性。塵沙障乎化導。見思阻乎空寂。
然茲三惑乃體上之虛妄也。於是大覺慈尊喟然歎曰。真如界內絕生佛之假名。平等慧中無自他之形相。但以眾生妄想不自證得。莫之能返也。
《維摩詰經》言「從無住本立一切法」。無住也者,無所依靠、憑藉。
法性無住,故一墮陷而為無明,轉成三惑。三惑包括:無明惑、塵沙惑、見思惑。統而一之,則曰無明。無明是虛妄,非究竟真實。
由是立乎三觀。破乎三惑。證乎三智。成乎三德。
空觀者。破見思惑。證一切智成般若德。
假觀者。破塵沙惑。證道種智成解脫德。
中觀者。破無明惑。證一切種智成法身德。
然茲三惑三觀三智三德。非各別也。非異時也。天然之理具諸法故。
此言一心三觀以破三感。一心三觀的心乃無明妄心,即此妄心,方能觀三諦之妙理。
三觀指:
空觀 – 破見思惑,證一切智,成般若德。
假觀 – 破塵沙惑,證道種智,成解脫德。
中觀 – 破無明惑,證一切種智,成法身德。
要之,「三惑三觀三智三德,非各別也」,這只是法性由迷轉覺的總歷程。
然此三諦性之自爾。迷茲三諦轉成三惑。惑破藉乎三觀。觀成證乎三智。智成成乎三德。
從因至果非漸修也。說之次第。理非次第。大綱如此。綱目可尋矣。
天台宗的義理綱維,盡備於斯。據此,可斷宋代山家派為天台宗之正脈。
山家派以知禮為代表,知禮倡「理具隨緣」,別於「別理隨緣」。丁福保《佛學大辭典》釋「別理隨緣」:
又曰但理隨緣。理者真如也。謂別教之真如隨緣而為一切萬法,曰別理隨緣。與圓教之真如,性具諸法,而為一切諸法異,純一之真如,依無明之和合而取隨緣之義,謂為但理隨緣。此別教隨緣之義,四明尊者對於嚴家盛所唱導。抑真如隨緣之義,原為起信論所詳說,嚴家之賢首作起信論之疏,以此真如隨緣為自家所判五教中漸頓圓三教之分際,以真如不隨緣為始教,即唯識論等之所明。因而以真如之隨緣與不隨緣,判大乘之權實,自家所立圓教之極致,亦不過為此真如隨緣之義。然四明之意謂真如隨緣之義,豈為大乘之極致,凡隨緣有二種,但理隨緣與理具隨緣是也。依自家所判,則但理隨緣為別教之分,而理具隨緣為圓教之分。不察起信論之所明含此二種,賢首單以但理隨緣釋之,且以唯識論等為無明隨緣之義者,是大謬也。唯識論之所明,豈無真如隨緣之義,彼亦有真如隨緣之義 (但法相宗不許之。還與賢首同),但彼以別教,止於但理隨緣而不及於理具隨緣,且以不知性具之深義而釋本論,不能開闡理具隨緣,以但理隨緣為至極,故只是為別教之隨緣,而非圓教之隨緣,誠可惜也。
簡單講,「別理隨緣」是「別教之真如隨緣而為一切萬法」,同於「但理隨緣」,「但理隨緣」指「純一之真如,依無明之和合而取隨緣之義」,此乃華嚴宗的教義,尤其為法藏 (賢首大師) 所篤信。
法藏以「但理隨緣」立圓教之極致,知禮 (四明尊者) 反對,指真如隨緣有兩種,除了「但理隨緣」,還有「理具隨緣」,即「圓教之真如,性具諸法,而為一切諸法」。法藏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其「但理隨緣」極其量是別教之隨緣,實非圓教之隨緣。
知禮的「理具隨緣」,無異於「性具」。偏偏山外派不認同,堅持「但理隨緣」為唯一的圓教。
慈怡法師主編《佛光大辭典》「山家山外」條:
指我國天台宗之山家派與山外派。即北宋初年,以四明知禮等為主之天台正統派,是為山家派;對此,而貶稱慶昭、智圓等之錢塘派為山外派……
山家派主張「妄心觀」,謂觀心目的在轉凡心而實現理心,應修圓觀之直接對象為日常起滅之剎那心,真性理心本非對象性之物,故不為觀察之對象,能成對象者只有無明妄心,即此妄心,方能觀三諦之妙理。山外派則主張「真心觀」,謂觀道之要點在依妙解而定妙行,妙解乃理解圓融三諦三千之圓理,妙行是實行圓妙之三觀;由妙解而得妙行,即無真妄之別,亦即依妙解而得實相三諦之理心,須視此一理心為觀法之直接對象,此理心 (一心、一念並非妄心妄念之一心,乃靈知自性,是不思議境……
山外派唯心論顯已從天台「性具說」脫離出來,趨近華嚴,作為此媒介者,為《大乘起信論》。山外以《起信論》為唯圓之思想,山家則以之為別圓二教之思想,故知禮於《十不二門指要鈔》中,立華嚴為別教,主張「別理隨緣」,山外則反對此說……
……又關於《觀經疏妙宗鈔》所說之「色具心具」說,兩派主張亦異。《妙宗鈔》乃知禮所撰,其內主張心法與色法同體,皆具有三千,皆為能造能具之總體;山外派之咸潤則作《指瑕》反對知禮之說,主張心法與色法互異,心法具有三千,為能造能具之總體,而色法不然,僅為所造所具之體……
如作分辨,
山家派
A. 理具隨緣 (「性具」);
B. 即日常起滅之剎那心 (一念無明法性心) 觀三諦妙理;
C. 心法、色法同體,皆具有三千,為能造能具之總體。
山外派
a. 但理隨緣 (「性起」);
b. 由妙解而得妙行,證實相三諦之理心,此理心非妄心妄念之心 (一念無明法性心),乃靈知自性、不思議境 (即《起信論》中的如來藏自性清淨心,又名真常心);
c. 心法、色法互異,心法具有三千,為能造能具之總體,色法不然,僅為所造所具之體。
山外派其實屬真常心系統、如來藏系統,而與天台宗智者大師的立論宗旨迥異,所謂「山外派唯心論顯已從天台『性具說』脫離出來,趨近華嚴」。
圭峰宗密師承清涼澄觀,清涼澄觀是華嚴宗四祖,且看宗密<原人論>如何言圓教:
五、一乘顯性教者,說一切有情,皆有本覺真心,無始以來,常住清淨,昭昭不昧,了了常知,亦名佛性,亦名如來藏。從無始際,妄相翳之,不自覺知,但認凡質故,耽著結業,受生死苦。大覺湣之,說一切皆空,又開示:靈覺真心清淨,全同諸佛。故《華嚴經》云:佛子,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即得現前,便舉一塵含大千經卷之喻。塵況眾生,經況佛智。次後又云:爾時如來,普觀法界一切眾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諸眾生,云何具有如來智慧,迷惑不見?我當教以聖道,令其永離妄想,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異。評曰:我等多劫未遇真宗,不解返自原身,但執虛妄之相,甘認凡下,或畜或人。今約至教原之,方覺本來是佛。故須行依佛行,心契佛心,返本還源,斷除凡習,損之又損,以至無為、自然,應用恒沙,名之曰佛。當知迷悟,同一真心,大哉妙門,原人至此。
真性雖為身本,生起蓋有因由,不可無端忽成身相,但緣前宗未了,所以節節斥之。今將本末會通,乃至儒道亦是,謂初唯一真靈性,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變不易。眾生無始迷睡,不自覺知,由隱覆故,名如來藏。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相,所謂不生滅真心與生滅妄想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賴耶識。此識有覺不覺二義,依不覺故,最初動念,名為業相。又不覺此念本無故,轉成能見之識及所見境界相現,又不覺此境從自心妄現,執為定有,名為法執。執此等故,遂見自他之殊,便成我執。執我相故,貪愛順情諸境,欲以潤我;嗔嫌違情諸境,恐相損惱;愚癡之情輾轉增長,故殺盜等心神乘此惡業,生於地獄鬼畜等中。復有怖此苦者,或性善者,行施戒等,心神乘此善業,運於中陰入母胎中稟氣受質,氣則頓具四大漸成諸根,心則頓具四蘊漸成諸識,十月滿足生來名人,即我等今者身心是也。故知身心各有其本,二類和合方成一人,天修羅等大同於此,然雖因引業受得此身,復由滿業故貴賤、貧富、壽夭、病健、盛衰、苦樂,謂前生敬慢為因,今感貴賤之果,乃至仁壽殺夭、施富慳貧,種種別報不可具述。是以此身或有無惡自禍,無善自福,不仁而壽,不殺而夭等者,皆是前生滿業已定,故今世不同所作,自然如然外學者不知前世,但據目睹唯執自然。復有前生少者修善,老而造惡,或少惡老善,故今世少小富貴而樂,老大貧賤而苦;或少貧苦、老富貴等。故外學者不知,唯執否泰由於時運。然所稟之氣,輾轉推本,即混一之元氣也。所起之心,輾轉窮源,即真一之靈心也。究實言之,心外的無別法,元氣亦從心之所變,屬前轉識所現之境,是阿賴耶相分所攝,從初一念業相分為心境之二,心既從細至粗,輾轉妄計乃至造業,境亦從微至著,輾轉變起乃至天地。業既成熟,即從父母稟受二氣,與業識和合,成就人身。據此則心識所變之境,乃成二分:一分即與心識和合成人,一分不與心識和合,即成天地、山河、國邑,三才中唯人靈者,由與心神合也。佛說內四大與外四大不同,正是此也。哀哉!寡學異執紛然。寄語道流,欲成佛者,必須洞明粗細本末,方能棄末歸本返照心源,粗盡細除靈性顯現,無法不達名法報身,應現無窮名化身佛。
特別值得注意:
「一乘顯性教者,說一切有情,皆有本覺真心,無始以來,常住清淨,昭昭不昧,了了常知,亦名佛性,亦名如來藏。從無始際,妄相翳之,不自覺知,但認凡質故,耽著結業,受生死苦。」
「初唯一真靈性,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變不易。眾生無始迷睡,不自覺知,由隱覆故,名如來藏。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相,所謂不生滅真心與生滅妄想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賴耶識。」
以本覺真心為眾生心,常住清淨,阿賴耶識是「不生滅真心與生滅妄想和合」的結果,屬第二義,這是《起信論》的根本立場,也是華嚴宗的宗旨。
宗密信這一套講這一套沒有問題,因為他是華嚴宗。可是,天台宗山外派信這一套講這一套,就很有問題,因背離祖訓。
《佛祖統紀》:
唐之末造,天下喪亂,台宗典籍流海東,當是時,為其學者,至有兼講《華嚴》以資飾說,暨我宗隆興,此道尚晦。
此與《佛光大辭典》講法吻合:
由於唐末天下戰亂頻仍,天台宗之典籍大多散佚,其後又自朝鮮、日本逆輸回有關之天台典籍,乃造成九、十世紀天台學復興之盛況,然由於對原籍看法不一,遂導致觀點之岐異,久之乃有山家、山外之對峙。
按此,宋初天台宗的山家山外之爭,只是天台宗與華嚴宗義理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