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2日 星期三

內閣制的施行與宦官專權

明太祖廢相,政歸六部。然而,太祖亦感政事之繁雜,遂生設一官以助己之意。請各位注意,此官之權必不可高至能和皇權對抗,而要其無此權,品秩上此官亦不能過高,這必是明太祖的盤算,否則其實可另立宰相,無必要多此一舉。

根據上述想法,太祖立文淵、東閣、文華殿、武英殿等內閣大學士。大學士最初只是代皇帝書寫記事,猶如秘書,卻無議政的機會,品位亦低,及至明成祖,大學士方可和皇帝議政,後來皇帝多不理政事,或魄力有限,大學士更負責提供政治建議 (稱為票議),供皇帝參考,只需皇帝批紅。當時皇帝多採其說,一時內閣儼如皇帝的代表,此亦是內閣大學士權力的高峰。內閣大學士又生出首輔制,為內閣之首,世宗朝的嚴嵩、神宗朝的張居正,俱是任內閣首輔,有著如同宰相的權力、氣派。

不過,內閣制有三個問題。

(a) 批紅權操於皇帝而內閣大學士只是其秘書,一旦批紅權旁落,內閣大學士該如何自處;

(b) 內閣首輔雖有宰相之實,卻無宰相之名。孔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民無所措手足」,可見名於中國傳統中更重於實,大學士無宰相名而做宰相事,品位又不高,不少品位比其高的官固然不會受其差使,品位比其低的做起事來也心不甘情不願,結果,執行上,內閣制面對著極大的困難;

(c) 首輔權力大,內閣大學士爭相角逐,有爭必有黨派勢力形成,引發黨爭。

這三個問題一直發酵醞釀,竟促成明朝之宦禍。

中葉以後,皇帝多不上朝,神宗更是二十年不朝,皇帝久居深宮,以宦官代己理政。本來太祖曾立宦官及后妃不得干政鐵牌,成祖時卻因宦官助其得位,對宦官極寵信,宣宗更設內書堂,教宦官讀書識字。宦官有干預政治的能力,加上手握批紅權,內閣大學士之依皇命行事實化成依宦官旨意行事,凡事看宦官之鼻息而不可逆之,造成宦禍日烈,朝政腐敗。張居正依於宦官馮保才能推行改革便是一好例子。

有名無實的行政困境令內閣大學士及首輔不可靠自身之威望處理行政事務,遂只好求借力量於外。一般來說,外力有二,一為皇帝,二為有威望的品位高的大臣。因明行君主獨裁,臣又必依君,君又不朝而以宦官作喉舌,結果,大學士只好和宦官聯合,偶爾亦會和后妃勾結。

爭奪首輔之位要有靠山方可成功,宦官於是成為各大學士爭相巴結的對象。

宦禍日烈,大學士爭權奪利,皇帝不朝,及至思宗,雖有意改變,卻因大錯已然鑄成,其才不足以挽救,明朝步入滅亡。

內閣大學士及首輔各為不同理由巴結宦官,而宦官之所以如此被巴結,全因其手上有批紅權,批紅權旁落又間接源自明太祖廢相,君主一人獨裁而來,黃梨洲「有明之無善政,自高皇帝廢相始」,一語道破,實具深意,不深知明代中央政制,難以道出。

太祖廢相,建立內閣,雖可成就君王獨裁、避免宰相謀反,但大權極容易旁落。宦官粗通文墨、君主資質平庸等,卒之釀成宦官專權,明朝亦因而衰落。

不過,話分兩頭,內閣的議政風格仍近似唐之三省議事堂議政,收集思廣益之效,可見其仍有歷史之傳承處。惟得不償失,教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