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5日 星期五

二次大戰

跟 1815 年維也納會議不同,1919 年的巴黎和會並不能有效維持歐洲的長期和平與穩定。意大利得不到阜姆等地,憤而離場。「國際聯盟」(League of Nations) 成立,美國卻不擔任主導角色,維和部隊亦欠奉,徒靠外交施壓迫逼虎狼國家收手,軟弱無力。《凡爾賽和約》(Treaty of Versailles) 的苛刻條款,尤其令德國人深感被羞辱,汲汲於東山再起。

歷經大規模戰事,英、法已元氣大傷。1929 年的華爾街股災 (Wall Street Crash of 1929),對兩國更是一重挫。它們加緊要求德國償還賠款,德國經濟頻臨崩潰。人民生活無以為生,一部份投向共產主義的懷抱,一部份則仇恨富有的猶太人,強調要維護日耳曼民族的「生存空間」(Lebensraum),實現民族與文化復興。後者逐步發展成納粹主義 (Nazism)。

納粹主義宣揚種族優越論,認為雅利安人種 (Aryan race) 是最優秀的、對人類進步唯一有貢獻的民族。「優等種族」有權奴役甚至消滅「劣等種族」,猶太人 (Jews) 屬於「劣等種族」,故殺害猶太人是必須的。世界乃弱肉強食、優勝劣汰的叢林,各民族必須在激烈的生存競爭中求勝,為此,實行對外侵略擴張,以戰爭為手段奪取「生存空間」,建立民族世界霸權,乃不可避免。

希特拉 (Adolf Hitler)《我的奮鬥》(Mein Kampf) 把納粹主義系統地表述出來。美國民間學者賴貝克 (Timothy Ryback) 撰《希特拉的私人藏書》(Hitler's Private Library),提到:希特拉對德國哲學家叔本華 (Arthur Schopenhauer) 與費希特 (Johann Gottlieb Fichte) 的學說下過功夫鑽研,特別是費希特的「德國例外論 (德國人從語言到思維都有自己一套德國模式,和其他歐洲國家大不相同)」、「反猶太人論 (猶太人永遠是日耳曼統一的障礙)」,對希特拉思想帶來極大震撼。希特拉曾在費希特著作上留下過百頁眉批。

另外,希特拉從尼采 (Friedrich Nietzsche) 的超人哲學 (Übermensch) 吸取養分。總之,和馬克思主義一樣,納粹主義也是一頭思想的怪物。

希特拉生於奧地利,一戰時曾為德軍服役,獲授鐵十字勳章 (Iron Cross)。1919 年,希特拉加入「德國工人黨」(German Workers' Party)。1921 年,他成為該黨的領袖,「德國工人黨」改稱「納粹黨」(Nazi Party)。1923 年,他在慕尼黑發動「啤酒間叛變」(又譯啤酒館政變,Beer Hall Putsch) 失敗,並捕入獄,期間寫成《我的奮鬥》。1924 年獲釋後,憑藉個人魅力、演說才能及政治宣傳,希特拉獲得廣泛民眾支持。1933 年,納粹黨於威瑪共和國 (Weimar Republic) 國會選舉獲勝,希特拉被任命為德國總理。

納粹主義重視民族、國家,反對平等,其因此和「工人無祖國」、講究平等的共產主義勢不兩立,予以排斥。國會縱火案 (Reichstag fire),納粹黨將矛頭直指共產黨,左派勢力遭連根拔起。

「長刀之夜」(Night of the Long Knives) 把不受控制的衝鋒隊 (SA) 全部肅清,代之以親衛隊 (SS) 及蓋世太保 (Gestapo)。至此,希特拉已然一人獨裁。

1934 年 8 月 2 日,總統興登堡 (Paul von Hindenburg) 病逝,希特拉成為元首 (Führer)。他旋即大規模武裝擴軍,並屠殺猶太人。英、法、國際聯盟予以譴責,始終未採取實際行動,有心無力。

意大利的墨索里尼 (Benito Mussolini) 是希特拉效法的前輩,也是希特拉重要盟友。

墨索里尼原本是一名記者。一戰結束後,他在米蘭建立法西斯 (Fascism) 組織,以武力鎮壓農民和工人運動。

法西斯,按照一般定義,是:

「一種具革命形式的極致民族主義,此民族主義決心要動員所有『健康的』社會和政治能量,以抵抗其認定造成民族衰敗的威脅,以實現國族或民族脫胎換骨的目標。該民族主義方案涉及政治文化的復興,包括支撐政治的社會及倫理文化的重生,而在某些案例此重生包括了基於種族學說的優生學概念的復興重生。」

墨索里尼補充:

「即使假定十九世紀是社會主義、自由主義、民主的世紀,這並不表示二十世紀也必須是社會主義、自由主義、民主的世紀。政治原理會消失,國家則會繼續存在。我們能相信這將是一個權力的世紀、『右翼』的世紀、一個法西斯的世紀。如果十九世紀是個人的世紀 (自由主義意味著個人主義),那我們能相信這將是一個『集體』的世紀,也因此必然是國家的世紀。」

換言之,法西斯主義為集體主義意識形態,反對社會主義、自由主義、民主和個人主義。

1922 年 10 月 28 日,墨索里尼發動「進軍羅馬」(March on Rome),國王伊曼紐三世 (Victor Emmanuel III) 29 日任命他為首相 (Prime Minister)。他未幾獲任命為總理並組建內閣。

墨索里尼擅長演說,自稱 Duce,Duce 一詞源自拉丁語 Dux,指古羅馬執政官乃至古羅馬皇帝。加上旗幟有古羅馬侍從官束棒 (fasces),墨索里尼明顯以復興古羅馬的光榮與輝煌為己任。

墨索里尼二十年代就成為意大利獨裁者 (dictator),較希特拉早十年。不過,意大利軍事實力遠不如德國。其入侵非洲阿比西尼亞 (Abyssinia)、利比亞 (Libya) 等地,後者在軍事裝備落後的情況下,全無反抗餘地。納粹德國用少於四十日攻陷巴黎,空襲倫敦令英國喘不過氣,跟法西斯意大利不可同日而語。法西斯意大利在二戰後期還成為納粹德國的負累。

1936 年,希特拉指示德軍進駐萊茵河沿岸非軍事區 (Rhineland),暗中突破《凡爾賽條約》。同年,德國和意大利建立「柏林 - 羅馬軸心同盟」(Rome-Berlin Axis)。西班牙內戰 (Spanish Civil War),德、意兩國出兵援助當地法西斯領袖佛朗哥 (Francisco Franco)。德、意此舉旨在試探英、法的反應。

1938 年初,希特拉以奧地利和德國同為日耳曼民族國家,兼併奧地利。9 月,英、法同意捷克斯洛伐克 (Czechoslovakia) 割讓領土蘇台德區 (Sudetenland) 給德國 (《慕尼黑協定》 Munich Agreement。英、法行綏靖政策 Appeasement policy,是因為當時兩國俱無足夠經濟及軍事實力重啟另一場大規模戰爭),德國反而趁機侵佔捷克斯洛伐克全境。不久,德軍入侵波蘭,二次大戰爆發。

德軍採用「閃擊戰」(Lightning War),以機動性強的裝甲部隊衝散敵軍防線,空軍優勢火力支援,再由機械化步兵與炮兵殿後,實現高度協同作戰。波蘭守軍仍停留在騎馬的層次,遇戰即潰。希特拉和蘇聯史太林約定互不侵犯 (Nazi-Soviet Nonaggression Pact),彼此瓜分波蘭。東線暫時安全,德軍矛頭即指向世仇法國。巴黎快速陷落,英法守軍被迫至鄧寇克 (又譯敦克爾克,Dunkirk),狼狽撤退。

德軍發動「不列顛空戰」(Battle of Britain),原意是摧毀英軍戰鬥機,豈知一次失誤,德軍所投擲的炸彈炸到了英國市區,英軍施以報復性空襲,德軍轉為對倫敦等各大城市狂轟。「不列顛空戰」以德軍損失大量戰機和飛行員,英國戰力未被瓦解告終。

1941 年是二戰的轉捩點。希特拉展開「巴巴羅薩行動」(Operation Barbarossa),德軍越過蘇德邊界,入侵蘇聯。蘇聯採取堅壁清野戰術,引誘德軍深入,待其補給線延長,再施以截斷、圍攻。隨著天氣寒冷,大雨不止,地上滿是泥濘,德軍裝甲部隊全無用武之地。勞師遠征令士氣消沉,紅軍終於反撲,德軍兵敗如山倒。史太林格勒一役 (Battle of Stalingrad),二十二個德軍師團被全殲。

12 月 7 日珍珠港事件 (Attack on Pearl Harbor) 刺激美國參戰,加入盟軍對抗軸心國。在美國支援下,盟軍 1943 年登陸意大利西西里島,法西斯政府倒台,墨索里尼被軟禁,輾轉被殺。1944 年 6 月,盟軍在諾曼第 (Normandy) 登陸。1945 年 4 月底,蘇聯紅軍進入柏林外圍。30 日,德國國會大廈被紅軍佔領,希特拉自殺身亡。5 月 8 日,德國簽署無條件投降書,二次大戰歐戰結束。

有評論認為,二戰是一戰的延續,世界大戰其實打了三十一年 (1914 - 1945)。這說法未嘗沒有根據。至少,法西斯主義和納粹主義都是極端民族主義的變種,而極端民族主義正是導致一戰的第一義的、根本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