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的核心是「唯物辯證法」,以及「歷史唯物論」。
「唯物辯證法」的「唯物」指唯物主義,包含以下四個基本觀點:
1. 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世界的本源是物質,世界的萬事萬物都是物質派生出來的。
2.
意識是客觀世界的反映,依賴於客觀世界,不能脫離客觀世界,物質決定意識。但是意識也反作用於物質,如人類對於改造世界的行動。物質與意識是對立統一的。
3.
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整個世界就是永恆運動著的物質世界。物質世界按照它自身固有的規律運動、變化和發展,規律是客觀的,不以人主觀意志為轉移。
4. 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事物在絕對的運動中存在著相對靜止,在一定條件下保持相對穩定狀態。靜止是運動的表現形式。
「辯證」是物質運動、變化、發展的規律,共有三條基本規律:
I. 量變到質變
事物具有質、量兩種屬性。當事物在數量上累積連續的、逐漸的、不顯著的變化 (量變) 至某個臨界點,事物便會出現一種質的飛躍,由一種性質轉到另一種性質
(質變)。量變是質變的準備,沒有量變就不會發生質變。而經過質變,新的量變又開始……如此循環往復,推動事物無限地發展下去。
II. 對立的統一
一切存在事物都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如光影、正負、生死、得失等。事物的矛盾給予其發展的動力。
III. 否定的否定
吸收了黑格爾的「正 - 反 -
合」,事物本來的狀態叫做「正」,事物基於內部矛盾而過渡至自身的反面,謂之「反」。這是第一個否定。由「反」再基於內部矛盾過渡至反面,是為否定的否定。經過否定的否定,事物非純粹回到原本的「正」的狀態,而是螺旋上升在更高一層達到「正」,一種更上層樓的「揚棄」。
「唯物辯證法」應用到人類歷史領域,即形成「歷史唯物論」。
「歷史唯物論」的大意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矛盾,下層建築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推動著社會的發展,決定著歷史的一般進程。
當生產力急速上升,適應生產力的性質和發展要求的先進的生產關係伴隨而來。然而,隨著生產力上升到一定程度,生產關係無法與之相適應,這個時候,不適應生產力的性質和發展要求的落後的生產關係,會阻礙生產力的上升。要進一步提高生產力,全新的生產關係必須取代舊者,階級鬥爭於是出現,暴力革命完成後,全新的先進的生產關係確立,社會走入另一新階段。馬克思據此說明人類社會歷經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最終走向共產主義社會。
下層建築對上層建築起著決定性作用,前者左右著後者的變革。所謂下層建築,即經濟基礎,即生產力和生產關係。至於上層建築,泛指一切文化、藝術、意識形態。上層建築總是為了適應經濟基礎的需要而建立,故云「唯物」。可是,它有時也會發揮鞏固
/ 損害經濟基礎的作用。
在資本主義社會裡,資產階級是剝削階級,無產者是被剝削階級。後者奮力與前者鬥爭,奪前者的權,結果必然帶來無產階級專政。不過,無產階級專政只是一個過渡時期,終極目標為:消滅一切階級,進入無階級分野、「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共產主義天堂。
除了「唯物辯證法」和「歷史唯物論」,「異化」也是馬克思主義一個重要概念。
資本主義經濟的勞動帶來四種「異化」:
a. 工人與他的「類本質」的異化 (不能成為自主、自我實現的人類);
b. 工人之間的異化,這是因為資本主義將勞動化約為市場上待價而沽的商品,而非社會關係;
c. 工人與其勞動成果的異化,產品脫離工人自身的控制,成為異己的、敵對的關係;
d. 工人與其勞動行為本身的異化,勞動成為無意義的活動,無法帶來真正滿足。
資本主義因此是萬惡,必須被推翻。
階級鬥爭、暴力革命,到了馬克思死後,恩格斯將之變成「在民主國家裡,組織無產階級合法政黨社會民主黨,在憲法的框架下為工人爭取具體的經濟利益和政治地位。」恩格斯指出,工人階級一定要利用選舉權跟資產階級爭奪每一個席位,用選票來證明無產階級的力量。今天歐洲的社會民主主義,肇源於此。
但是,恩格斯始終未有全盤否定暴力革命,他說:「我認為,如果你們宣揚絕對放棄暴力行為,是決撈不到一點好處的。沒有人會相信這一點,也沒有一個國家的任何一個政黨會走得這麼遠,竟然放棄拿起武器對抗不法行為這一權利。」
馬克思相信,只有資本主義高度發達的社會,才可以實現共產主義。弔詭的是,全球第一個共產國家竟是蘇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