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希特 (J. G. Fichte)
哲學的重心是要尋求所有可能經驗的基礎。這裡涉及一個問題:我們有無必要超離經驗、站到經驗以外去分析經驗?費希特的答案是否定的。他認為,人有抽象思維的能力,可以界劃出經驗和使經驗得以可能的根據。故此,人身處經驗當中去分析即可。
按照康德的觀點,經驗得以可能,是物自身對認知主體刺激使然。換言之,康德傾向以客觀、外在、獨立的物自身作為經驗的基礎。費希特不採此「獨斷論」(dogmatism)
的立場,選擇從自我意識出發,以其理性表象能力解釋經驗如何可能。自我意識以某種方式建構自身,再推導出外在世界 (非我)
的存在。這是徹頭徹尾的「觀念論」(idealism)。
自我意識以某種方式建構自身,此一自我意識建構自身的能力、自由 (絕對自我),內在於自我意識,乃一原初被規定的障礙、約束、限制
(勉強類比,可用沙特「我是被命定為自由」理解)。不過,障礙、約束、限制的另一面,是刺激、引發自我意識去發現自己、創造自己。
自我意識與外在世界的存在,兩者之間的關係,可被這樣理解:外在世界的存在,確切些說,其實是外在世界為我而存在。它是要相對於我而存在,反之亦然。而由於外在世界從來離不開自我意識對它的感知、規定,自我意識的意向行為一定會構成對外在世界的規定。在這個意義下,外在世界某程度是自我意識活動的產物,例如我把意義賦予某物、用概念對某物作出規定。
經驗是自我意識發現自己、創造自己的總歷程,它同時成全了外在世界的存在 (對我而存在),費希特的洞見後來影響黑格爾。
叔本華 (Arthur Schopenhauer) 形容費希特徹底取消物自體,是一種絕妙的靈感。
1806
年,拿破崙佔領柏林期間,費希特接連發表《告德意志國民書》,宣揚德國國家主義。他提出德意志民族比其他民族更優越,批評猶太人腐蝕德意志,主張把猶太人驅逐出境。他甚至厭惡波蘭,指波蘭人是未開化的蠻族。
黑格爾撰《歷史哲學》,高呼「普魯士王國是體現『絕對觀念』的最好國家制度」。希特拉圖謀德意志民族復興,首先入侵波蘭,繼而設置集中營對猶太人作種族清洗。德國對世界造成的災難,所犯下的罪惡,跟其哲學思想有密切關係,
費希特死後,謝林沿他的思路進一步發揮。謝林不贊同費希特輕視外在世界,覺得外在世界 (他稱之為「自然」)
有其內在的理性和目的,是具有和自我意識同等地位的實在。為此,他創建自然哲學,補充費希特哲學的不足。
自然哲學探究外在世界內含的動力結構和普遍原理 (相當於古希臘的邏各斯
Logos,既生成創造萬物,又是萬物變化的一種規律)。謝林相信,當外在世界和自我意識於不受條件約束下達成一致,其即體現絕對,絕對是種種對立的同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