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中美貿易戰開打,中國能否招架,令人懷疑。
其他的不說,僅就農業一面講。
中國自鄧小平進行改革開放,工商業全速發展,農業不再是國家經濟的單一支柱。沿海城市欣欣向榮,一部份人先富起來,尤其令不少人離鄉別井出城打工。偏偏國內農業需求仍然龐大,於是改革開放的同時,就是加大對外國進口的依賴,尤其是美國。
美國進口的農產品質素較佳,改革開放令中國人追求高品質生活,技術卻追不上美國,只能抄襲。正貨與膺品,中國人當然選擇前者。鄧小平明白箇中內情,故於外交上強調「韜光養晦不出頭」,經濟上「對美國主導的全球市場經濟體系開放,或者說是我們主動地加入到美國主導的全球政治、經濟體系中去,並因此成為該體系的最大獲益者」。回想那些年錢其琛、魯平甚至江澤民,都是或多或少精通英語。
一路走來,「高築牆,廣積糧」的閉關自守已經不合時宜,虛心學習西方科技的創新、制度邁向民主自由才是正途。豈知習近平上台以來,先摒棄「韜光養晦不出頭」,再將政制拉回「一人獨裁」,經濟生產則是無止境的抄襲剽竊。美國堅持打貿易戰,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中國「偷取知識產權、盜取別人技術、強迫轉移技術、強迫地獵取別人資源」太甚。
不知自己有多少本錢,美國一出手,就民族主義上頭要還擊,限制美國農產品。此跟清末慈禧太后看到列強入侵,堅決用義和團懲罰外國人,連義和團是否真的刀槍不入都不理會,有什麼分別?
目前中國經濟的困境,一半是鄧小平改革開放的「偏食」導致,一半是習近平的極端民族主義、妄自尊大 (用他的話說是「強烈民族和歷史責任感驅使我矯正歷史座標」)
使然。
吉林大學經濟學院李曉教授說:「中華民族到了新的最危險時刻」,絕非危言聳聽!
香港
香港最大的問題是「上不到車」。
以前在私樓外,尚有居屋、公屋,問題得到紓緩。自曾蔭權出任特首,停建及停售居屋,公屋興建量亦追不上需求。港共實行高地價政策,用拍賣及投標方式高價售賣土地給地產商,更令貴價豪宅處處,港人要麼儲錢買樓做樓奴,要麼屈居劏房過非人生活。
梁振英、林鄭覓地建屋,這其實是下策。第一,香港本身已經地少,地產商又佔有不少好地,勉強覓地,這些地未必適合作住宅用途,還會破壞香港原有的城市規劃
(如取消郊野公園)、歷史保育 (如拆掉粉嶺高爾夫球場)。第二,建屋需時,而需求急升,供實在趕不上求。
至於林鄭六招,基本上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一手樓「空置稅」還可能觸及地產商利益。
何解房屋問題變了死症?追根究底,和港共歷屆高官沒承擔、短視、去職後「拍拍屁股走人」有關。他們倒是全球薪金最高的公務員!
不知未雨綢繆,臨急才來抱佛腳,抱不了,就馬上走,留在香港的「你死你事」,這就是「港人治港」!
- - - - - -
港共處理不了房屋供不應求的問題,於是汲汲於宣傳「大灣區」,稱之為「共同家園」。
中國靠自己無法創新,所以習近平要「支持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加強與香港的融合。
港共 (乃至一般香港人)
固然未必知「阿爺」病入膏肓,習也不明白自己對香港期望過高、不切實際。一旦問題進一步惡化,雙方再騙不下去,「一鑊熟」似乎是必然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