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穆宗耶律璟行為固然荒唐,但孰令致之?大陸網絡作家「嫣紅 1969」有一篇文章<探究遼穆宗的變態心理>,嘗試予以解答。
「嫣紅 1969」首先解釋穆宗何以嗜殺:「也許他本身帶有精神分裂的傾向,加上醇酒從不間斷的侵害,他的脾氣變得格外暴虐凶惡。」
至於他動輒對左右施以宮刑,令其成為閹人,可能源於「看見別人十分痛苦,自己心中就十分快活。他沒了愛情和天倫之樂,為了宣洩鬱悶,就殘酷處置自己可以生殺予奪的奴隸。」
一條旁證足以證明穆宗具備「自己沒有幸福,也見不得別人幸福,只有讓別人不幸,他自己才會高興」心理,是「十二月甲辰,以近侍喜哥私歸,殺其妻」(《遼史》)。
「嫣紅 1969」認為,穆宗「以殺人作發洩,以喝酒作麻醉,以打獵作逃避,以昏睡作享受」。荒唐行徑背後,暗藏著長期心理壓抑。
什麼導致穆宗長期心理壓抑?「耶律璟是在血腥鬥爭中上台的,他的堂兄遼世宗被耶律察割殺死......遼國本身沒有嚴格的嫡長子繼承制度,奉行『勝者為王』的游戲規則,耶律璟在位前期,皇族的反叛奪位事件前赴後繼、層出不窮......重臣們屢屢反叛......使這位遼國皇帝精神緊張。」
穆宗本來不想當皇帝,一朝被群臣擁立,只好硬著頭皮幹,卻隨時招惹殺身之禍。為免自己死於非命,不視朝、不聽政是一種自保方式,另一種自保方式則為「大行殺戮,製造恐怖氣氛,震懾不軌分子」。
殺戳多了,加上缺乏家庭溫暖
(他從不親近「幼有儀則,性情溫婉」的蕭后),穆宗逐漸對身邊侍從諸多刁難,冷酷無情,「召不時至,或以奏對少不如意,或以飲食細故,或因犯者遷怒無辜,輒加炮烙鐵梳之刑。甚者至於無算。或以手刃剌之,斬擊射燎,斷手足,爛肩股,折腰脛,劃口碎齒,棄屍於野」(《遼史》)。
他最後為掌膳者所殺,多少是一場無可避免的悲劇。
「嫣紅 1969」在文章結尾說:「39
歲時死於非命,未嘗不是他的解脫和幸福。他整日醉酒卻心如明鏡,痛恨自己卻無法改正,殺害別人也折磨自己,只要他活著是清醒的,就只能活在痛苦中,不由自主,永無安寧。」竊以為做到對穆宗同情地了解。
由於遼世宗「慕中華風俗,多用晉臣」致使「國人不附,諸部數叛,興兵追討」(《契丹國志》),群臣於其死後不再擁立推崇中華文化者,讓比較胡化的耶律璟有機會做新皇帝。
可惜高處不勝寒,皇帝包袱令耶律璟承受著龐大心理壓力,繼而表現為種種荒唐行徑,間接促成其死亡。設想他非生於帝王家,命運或許會改寫。
新上場的遼景宗,是遼世宗次子,家學淵源,其重用漢人官員、尊重中華文化,可想而知。他的皇后蕭綽,小字燕燕,在民間戲曲中被稱為蕭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