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日 星期六

禁娼失敗

第十八任港督貝璐 (Sir William Peel) 1875 年在英格蘭北部出生,父親是一名牧師。貝璐早年入讀錫爾科茨公學(Silcoates School),後來升讀劍橋大學皇后學院,1896 年以文學士資格畢業 (1931 年再獲頒授文學碩士學位)。

畢業後,貝璐在馬來亞和新加坡殖民地政府任職,先後擔崗多個重要職位 (如高淵和大山腳的署理地方民政事務專員、新加坡署理助理輔政司、馬來聯邦布政司等)。1930 年卸任馬來聯邦布政司,旋即被派到香港接替金文泰,5 月 9 日,貝璐抵港履新。

有別於金文泰經常持相反意見,貝璐為人較隨和,作風沉穩,傾向與倫敦政府合作。倫敦政府因而得知香港大小事務。

其中一件貝璐任內發生的大事為:禁止娼妓賣淫。

1919 年,國際聯盟成立,其對香港社會風氣問題深表關注,希望港府能夠禁絕境內一切賣淫活動。基於中國傳統向來有煙花之地供娼妓營生,加上保守黨 (信奉保守主義,不贊成全盤推倒傳統,須根據傳統實行漸進改良) 執政,當時港督未有對賣淫活動作出太多規管,國際聯盟呼籲形同虛設。

直至工黨上台執政 (始於二十年代),靠近平均主義,視娼妓為有待幫助的弱勢社群,禁絕賣淫活動之訴求才有力量,工黨政府與國際聯盟站在同一陣線,給貝璐施壓。

貝璐一方面重申,港府對娼妓的規管,較倫敦政府處理國務更井井有條 (事實上,港府已想出一種採用法律以外手段來規管娼妓行業的複雜制度,利用總督各種酌情權去關閉不符合規定的妓院);一方面強調,華人社會的妓女不同西方所想像,並非街頭孤兒,而是往往能夠成為大戶人家的妾侍,過著安樂富足的生活,禁絕賣淫未必需要。

儘管貝璐努力辯解,工黨政府態度依然強硬。本地歐籍婦女團體乘機推波助瀾,貝璐卒之屈服。

經過查證,港府發現全港共有 6 所歐洲人經營的妓院,17 名領有牌照的歐籍妓女。另外,中國和日本人開辦的妓院共有 222 所,內有領牌妓女 2,657 名。國際聯盟 1931 年派出一隊人口販賣調查團到香港了解,貝璐事後按照調查團建議,1932 年 6 月勒令關閉所有由歐洲人經營的妓院 (歐籍妓女遭遞解出境),兩年後 (1934 年) 勒令關閉所有華人妓院。

港府積極禁娼,結果卻適得其反,高馬可說:「街頭流鶯驟增,歐籍士兵和水手感染性病的數字上升 (案:駐港英軍感染性病的比例由以往 7% 急升至 24%)。另外,以按摩院、桑拿浴室和澡堂名義開設的地下妓院大量出現。」社會風氣未見改善。

禁絕娼妓賣淫,理念是進步的、合符人道精神的,但執行時妄顧實際情況,僅憑強力貫徹到底,非全面改易不罷休,此終令問題變得複雜,不易解決,理念亦無從實現。

香港這方面的負面經驗,正好證明保守主義「漸進改良」路線合理 (用保守主義方式慢慢實現自由主義所揭櫫的理念,乃香港成功現代化之道)。

[主要參考資料]

1. 高馬可 (John M. Carroll),《香港簡史》(A Concise History of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