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和卡繆都是享負盛名的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
沙特有名言「存在先於本質」(l'existence précède l'essence)。
簡單講,人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過怎樣的生活,全賴其如何選擇。而選擇需以人於時空間的存在為前提 (人死如燈滅,選擇即不可能),故云「存在先於本質」。
西方自柏拉圖以降,皆主張「本質先於存在」,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不過是人的理型的複製品。沙特一句話,顛覆了舊哲學傳統。
沙特又說:「人命定是自由的」(Man is condemned to be free)。
親朋戚友的規勸、老師長輩的建議,始終需要你決定實行才能成事。這個下決定的動作,永遠只能由你來做,不能假手別人。你自己下決定,後果自然由你自己承擔,不可諉過於人。沙特發現人做各大小決定時往往兩無依傍,由此而言「自由」。
和沙特不同,卡繆不太承認自己是存在主義哲學家,亦無系統性的理論著作傳世。他的思想更多源自感性生活,直接體驗。
《西西弗斯的神話》透過描述凡間最聰明的人 - 西西弗斯天天重複推石頭
(用力把大石推上山頂,大石到頂會自動掉下來,西西弗斯再由坡底推上去,日復日,年復年,永無休止),諷刺人每日都過著刻板無意義的荒謬日子,吊掛生命。
生命被吊得乾枯至死,理應提早了斷。卡繆卻說:「第三種自殺的態度是堅持奮鬥,對抗人生的荒謬。」他認為,幸福必須靠反抗才能獲得,「我們反抗,所以我們存在。」
卡繆 1951 年發表《反抗者》後,沙特曾與之進行論戰,最終決裂。
卡繆反共,沙特則 1955 年有份出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六周年慶典,兩人一左一右,非常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