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9日 星期六

續談搶米風潮

1919 年的搶米風潮是米商囤積食米謀取暴利、自由市場分配失靈、港府未有適時介入三者結合的產物。

《華字日報》有以下一段報導:「昨日,上、中、下環各米舖,一律閉門不肯買賣,只有此家字號開門賣米耳。聞亦有人上前欲搶,各警差解明 (解釋) ,此店深明大義,因從前躉米過多,但現下願平賣,各家每元 5 斤,他賣至每元 10 斤,可謂熱心,各人聞言始散。」

從米商稍為改變態度,售賣平價食米,不「賺到盡」,市民即自行散去,可見「參與搶米的貧苦市民,並非全屬盲動與非理性的,他們參與搶米,實乃迫不得已」。

又「從他們搶奪的對象,大多屬於被指囤積居奇、抬高米價的無良米商,其舉止似有發洩和表達不滿的意味。對於那些沒有參與囤積造市的米商,他們則『過門不入』,不加傷害。」法院輕判被捕者完全合情合理。

「新自由主義」大師海耶克 (F. A. Hayek) 極力反對政府干預自由市場、進行社會資源再分配。不過,他同時不贊成「經濟上的獨斷放任態度」。

自由經濟不是一味放任自由市場就能夠成事。當自由市場無法造就公平競爭 / 價格反映不出真實的供求狀況,做不到有效的資源分配時,政府必須採取相應措施,適度介入,令市場恢復正常。

港府承辦及收購所有私人存米,禁止食米出口外地,要求新加坡、馬來西亞山打根等地向港供米,都是希望杜絕囤積造市,令自由市場健康運作。

美國經濟學家佛利民 (Milton Friedman) 在其著作《選擇的自由》中說:「如果想了解自由市場的真正運作,就應到香港去。」

搶米風潮前後,港府各項應對,正好示範良好的自由經濟該當如何。

順帶一提,搶米風潮後,每當傳出政局不穩 / 前景不明朗的消息時,香港市民便會擔心米價暴漲,供應短缺,因而爭相購入糧油副食品貯存在家中,減少糧食供應短缺對自身的影響。1925 年「省港大罷工」、1937 年「七七事變」、1941 年「香港保衛戰」、1967 年「六七暴動」、1983 年中英談判、1989 年「六四事件」和 2003 年 SARS 時,市面皆曾出現大規模搶購食米。

[主要參考資料]

1. 鄭宏泰、高皓,《白手興家:香港家族與社會 1841 - 1941》。

2. 海耶克,《到奴役之路》(The Road to Serfd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