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 年 2 月 26 日,跑馬地馬場發生了一場嚴重火災,687 人葬身火海 (《香港馬棚遇難中西士女墓碑記》謂:「事後稽報冊,得六百壹十四人,有舉室焚無人報院及婦孺不知來報者,約又數百人。」)
馬會成立初期,因資金缺乏,僅能搭建草棚作看台,供入場人士觀賞賽馬之用。
大火當日,正值「週年大賽」 (一說「打吡大賽」),第五場賽事 (一說第三場) 舉行時,接近摩利臣山的一個公眾看台突然倒塌 (觀眾太多,看台棚架不勝負荷),不少人遭壓死壓傷,群眾驚恐,爭相走避。由於觀眾席下有小販販賣熟食,塌下的棚架打翻煮食爐,火燒草棚,釀成致命災難。很多人走避不及,活活燒死,場面一片混亂。
事後,東華醫院負責賑濟工作,派員救援和撿拾殘骸,禮聘高僧建醮超渡亡魂,同時與港府商議設立公墓,安葬罹難人士。港府最後把死者悉數葬於咖啡園墳場 (Mount Caroline Cemetery,位於掃桿埔樂活道)「戊午馬棚遇難中西士女公墓」內,且建立「馬棚先難友紀念碑」作為紀念。
公墓設計混合中西建築方式和裝飾元素,紀念碑以三間四柱的中式牌樓形式興建,牌樓上面有「福、祿、壽」三字,正中是刻有「中西士女之墓」的碑石,並列出死難者名字,兩旁設置中英文碑記,門樓柱有對聯:「旅夢安歸驚斷離魂餘劫燼,馬蹄何處嘶殘芳草賸燒痕」。
華洋通力合作,有效應變善後,是香港可以逢凶化吉的關鍵。解決「馬場大火」遺下的問題也不例外。
合作的痕跡,反映在公墓設計、紀念碑的風格上。1941 年出版的《香港百年史》將香港的歷史描述為華洋共處、互相合作的過程,未嘗不妥當。
[主要參考資料]
1. 《解密百年香港 - 馬會春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Rk9KgwIt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