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1日 星期五

觀音灣談心

中學時習慣用右眼看文字,令我的右眼近視程度較嚴重。我曾在網上告知曉瑩,原來她的眼睛也是左眼看得比右眼清楚。不過,她是天生,非後天環境使然。她又告訴我,配眼鏡驗眼時被視作罕見例子,在家中用電腦必須戴上眼鏡。

我們一直行,到了一個泳灘,這個泳灘的名字,叫做「觀音灣」,彷彿帶有耐人尋味的寓意。我和曉瑩坐在涼亭裡,眺望海邊。一邊喝著剛買的可樂,一邊看坐於身旁的她。如此光景,假如當時死了,也算無憾。

我問曉瑩遠處的島嶼是什麼,她回答是南丫島。她真的很厲害,見識多,經驗廣。我呢?迂腐僚倒的書生一名。「我配不上她......」我心想。

當天曉瑩談得比我多,主要談和好友林小姐斷交一事,竊以為此方是半年前她重新與我聯絡溝通的主因,她希望找個安全的人傾訴。

林小姐,根據曉瑩口中描述,跟一般女生無大不同。較感性,愛好文字 (修讀文學) 圖像 (懂專業攝影),喜歡建立正面形象吸引男性追隨者,擅循循善誘而不長於說理,篤信新浪潮 (New Age) 奇怪理論及穿歌德式服飾以顯示自己有品味和型格......

曉瑩表示,高中時與林小姐關係很要好,二人同樣愛攝影、研究奇怪理論及穿歌德式服飾。可是,大學畢業後,林嫁往美國,曉瑩與男友到澳洲工作假期,雙方開始有芥蒂。林不時稱曉瑩為她的「靈魂伴侶」,留言不乏「愛你」、「想你」字句,曉瑩卻是徹頭徹尾的「行動派」,認為愛需要行動證明。兩地相隔千里,行動從何談起?結果,二人關係逐漸變得似有實無,唯獨林懵然不知。

密友變成陌生人,本甚平常。只是,曉瑩與林之間,還存在價值觀和性格上的分歧,這應該是曉瑩耿耿於懷、深感痛苦的原因。

大概言之,讀哲學出身的曉瑩比較講究邏輯思辯,亦看重孔子「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先將要說的做出來,然後再說)。對於林小姐口裡說「我愛所有動物」,同時又繼續吃肉,她不以為然,覺得林自相矛盾。而如上所述,林為人根本不好概念分解,屬文學底子,驟聽曉瑩批評,誤以為密友嘲笑自己為「偽君子」,大動肝火用儒家「推愛」強辯。中六七文化科的貨色,焉能敵得過嚴格哲學檢查?曉瑩質疑林真正意思為「我愛我所能接觸的動物」,講「我愛所有動物」不準確。若「我愛所有動物」,為何不吃素?林則推出「道德相對主義」作護符,偏偏曉瑩相信世上有一客觀共見的真理在,雙方於此糾纏不清。

林小姐又高度讚賞一條解釋交通阻塞的短片,曉瑩則認為短片以偏蓋全,沒什麼大不了,林誤會密友嘲笑自己見識少,井底蛙。

先有感情淡化,再而誤會重重,澄清拆解確實必須。曉瑩此方面是有努力挽救的,特意趁林返港,打算用一整天時間處理彼此積存的問題。奈何林率性而為的性格,令她下午五時才與曉瑩見面。短短一小時會面,問題解決不了,誤會竟加劇。說到林在街上怒視自己,自己痛哭不止,曉瑩淡然的語氣背後隱藏著悲傷。

我從旁細聽,我絕對相信曉瑩仍然珍視這位好友。然而,待人處事經歷告訴我,邏輯思辯有時並不適用於朋友親人同事身上。邏輯思辯猶如一柄利劍,你會用劍刺向朋友親人同事嗎?不會吧!況且林是唸文學的,何必強人所難,要她建構嚴謹的論證?

文人的即興、感觸復令我明白林小姐當日的怒視乃一時情緒,她會後悔的,果然曉瑩出示林事後長篇留言,請求縱使做不成「靈魂伴侶」,也留出「朋友」位置。曉瑩堅持這是林找下台階,我始終不相信。女神太不了解這位故友的脾性。

觀音灣談心後,曉瑩帶我吃甜品。期間,她拋出一句:「林小姐是不是很似你?」

什麼意思?我將會遭遇林小姐般被斷交的命運?她視我為另一個林小姐?我不知道。

(初七長洲聚會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