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4日 星期四

聖誕節帶給香港人的意義

聖誕節對香港人來說有兩重特別的意義:

1. 反映香港文化深受英國影響

每逢聖誕節臨近,中小學就會有學生誦唱 “Joy to the world”、“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Jingle Bells”。“Joy to the world” 出自英國 17 世紀一位聖詩作者 - 以撒‧華滋 (Isaac Watts) 的手筆,“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 是 1935 年發表的一首英國西部鄉村的歌謠,“Jingle Bells” 的創作人詹姆斯‧羅德‧皮爾龐特 (James Lord Pierpont) 則在新英格蘭 (New England,位於美國大陸東北角、瀕臨大西洋、毗鄰加拿大的區域,屬英屬北美殖民地之一) 出生。

又「聖誕大餐」中循例有火雞作為主菜,可追溯到 18 世紀時法國耶穌會進口火雞至英國,以致火雞逐漸在英國大行其道。至於參與報佳音、子夜彌撒,主要和港府過去友善歡迎羅馬天主教、英國以基督新教為國教密不可分。

我們不妨說,英國因素乃香港文化構成一個關鍵的部份。所謂「去 (英國) 殖民化」,無異於扼殺香港,這是中共心腸歹毒的地方。

2. 讓人憶起 1941 年的「香港保衛戰」

第 21 任港督楊慕琦在九龍半島酒店向日軍無條件投降,正值聖誕節。「黑色聖誕」的到來,標誌著「香港保衛戰」正式結束。

歷經 18 日,駐港英軍、英聯邦軍人、義勇軍等奮勇抗敵,寫下了一頁又一頁捍衛香港主權的輝煌歷史。

曉士兵團 (Hugheseliers) 放下商人身段,以一戰老兵的身份重返戰場,死守北角發電廠,阻止日軍沿英皇道入市區,表現英勇。加拿大軍人約翰‧奧斯本 (John Robert Osborn) 為救同僚,不惜縱身覆蓋手榴彈,壯烈犧牲。羅遜准將 (Brigadier John Kelburne Lawson) 更在日軍兵臨西旅指揮部 (位於黃泥涌峽) 時,手握短槍,隻身突圍被殺,終年 54 歲。

楊督方面,其先後兩度拒絕投降,意志堅決 (最後投降乃出於彈盡糧絕)。英國首相邱吉爾亦多次發電報鼓勵守軍戰鬥到底,訓示他們「不要有任何投降的設想」。

王晶、陳佐洱之流斥責英國未有盡力守護香港,這是歪曲歷史!聖誕節正好給予港人機會認清此段史實。